武昌縣(湖北武漢市江夏區舊名)

武昌縣(湖北武漢市江夏區舊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武昌區位於長江中下游東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

其東北與鄂州市毗連,東南與大冶縣接壤,南與鹹寧市相鄰,西南與嘉魚縣交界,北與武漢市洪山區相靠,西北隔長江與漢陽縣和漢南區相望。縣境東西寬54.17公里,南北長83.2公里,總面積2008.98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區域簡介,歷史沿革,建立沿革,行政區劃,地質特點,水系特點,氣候條件,氣象災害,礦物資源,經濟現狀發展,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農業,概況,林畜牧業,漁業水利,農田水利,工業發展,交通郵電,商業外貿,財政金融,支出總額,文化教育,教育概況,科技發展,文化藝術,衛生體育,

區域簡介

位置面積武昌縣位於長江中游東南岸,地處東經114º01’~114º35’、北緯29º58’~30º32’。
其東北與鄂州市毗連,東南與大冶縣接壤,南與鹹寧市相鄰,西南與嘉魚縣交界,北與武漢市洪山區相靠,西北隔長江與漢陽縣和漢南區相望。縣境東西寬54.17公里,南北長83.2公里,總面積2008.98平方公里。縣治紙坊鎮。

歷史沿革

一,武昌縣在周代屬屬南郡。前201年設定江夏郡,設沙羡縣,治塗口(現在的江夏區金口街道)。378年改汝南縣。581年改江夏縣,589年改治郢城(現在的武漢市武昌區)。1912年置武昌縣,隸屬於江漢道,1930年改隸湖北省第一專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的傅家坡設立武昌縣人民政府,隸屬於大冶專區。1952年改由孝感專區管轄。1959年11月,武昌縣劃歸武漢市,1960年縣政府遷往紙坊鎮1961年4月,又將其劃歸孝感專區,1965年劃歸鹹寧專區。
1975年11月,武昌縣再次劃歸武漢市,成為武漢市的郊縣之一。1995年撤縣建區,成立武漢市江夏區
二,三國分立時,孫權於魏黃初二年(221年)自公安遷來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為武昌郡治。故治在今鄂州市市區。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後屬隸屬鄂州。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武昌縣升為武昌軍,因該名與鄂州的武昌軍雷同,遂取“玉寶壽昌”之文,次年改名為壽昌軍,領治武昌縣。端平元年(1234年),廢壽昌軍,武昌縣隸屬鄂州。
嘉熙元年(1237年),武昌縣又升為壽昌軍,直隸武昌軍節度。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壽昌軍改名武昌散府,隸屬鄂州路。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鄂州路改稱武昌路,西移的“武昌”之名由軍事建制名稱變成了行政區劃名稱。此時,武昌縣隸屬於湖北道武昌路。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1346年),武昌路改為武昌府,武昌縣隸屬武昌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昌縣屬湖廣布政司武昌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武昌縣屬湖北省武昌鹽法道武昌府。民國2年(1913年),廢武昌府,改江夏縣為武昌縣,而武昌縣卻改名為壽昌縣。

建立沿革

建置沿革周代屬楚,秦屬南郡。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沙羡縣,治塗口(今金口),為建縣之始,屬江夏郡。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析沙羡縣西南境置蒲圻縣。吳太平二年(257年)沙羡侯降魏,沙羡縣廢。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沙羡縣,屬荊州。東晉初,中原戰亂不已,豫州汝南郡民避石勒之亂,流寓江南,鹹和年間在沙羡縣治塗口北僑置汝南郡,後降為縣。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沙羡縣為汝南縣,仍治塗口,屬江夏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縣為江夏縣,縣治遷至郢城(今武昌),郢城亦為州治。此後,縣名縣治至清末未再變。其間,唐時江夏縣先後隸鄂州、江夏郡和武昌郡,宋、元、明,清屬鄂州、武昌府。
民國元年(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隸湖北省江漢道。1927年廢道,直屬湖北省。1932年隸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武昌淪陷期間,1939年5月10日,國民政府在縣南積善鄉設敵後武昌縣政府,隸鄂南行政專署。1942年,中國共產黨先後在縣南設鹹武鄂政務委員會,在縣北設武鄂政務委員會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9月,武昌縣政府遷回武昌城區,屬第一行政專署。
1949年5月17日武昌解放。6月10日,武昌縣人民政府在武昌城區成立,隸大冶專區。1952年改隸孝感專區。1959年11月劃歸武漢市。次年縣治遷至紙坊鎮。1961年4月復劃歸孝感專區。1965年改隸鹹寧專區。1975年11月又復歸武漢市。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1949年6月,全縣劃為7個區:即紙坊、青山、豹獬、五里界、金口、安山、山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體制,全縣設紅旗、金水、同力、東風、衛星、錦繡6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下轄管理區31個。1959年增設金口鎮人民公社。
1983年1月撤社建鄉,至1985年共設20個鄉,即大橋、鄭店、寧港、段嶺廟、土地堂、金水、范湖、法泗、安山、河垴坊、山坡、賀站、保福、湖泗、舒安、大屋陳、五里界、流芳、豹獬、龍泉;設3個鎮,即紙坊、金口、烏龍泉。鄉鎮下轄村民委員會330個。
人口民族1949年武昌縣人口為23.69萬人。新中國建立後三次人口普查:1953年全縣人口38.08萬人(包括武漢市青山區、洪山區等地數);1964年全縣人口為35.35萬人,比1953年增長31%,年均增長率為27‰;1982年全縣人口為50.76萬人,比1964年增加15.42萬人,增長43.6%,年均增長率為24‰。1985年全縣人口為52.73萬人,比上年淨增8362人。其中農業人口占80.2%,非農業人口占19.8%。
新中國建立後,武昌縣出現兩次人口出生高峰,第一次是1955~1957年,年均出生率為37.85‰,年均自然增長率為27.99‰,其中1955年出生率最高,達32.56‰;第二次是1961~1971年,年均出生率為36.19‰,年均淨增率高達33.93‰。
從1971年開始,實行計畫生育,為進一步節制人口增長,提倡“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控制第二胎,禁止多胎,全縣人口出生率和淨增率均逐年降低。1971~1985年的15年間,平均出生率降為19.1‰,年淨增率為12.7‰。
由、於各區、鄉的自然條件和行政區劃的變動差異以及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均衡,縣境人口密度分布城鎮和鄉村相差甚遠,城鎮人口密度遠遠高於鄉村,1953年城鎮人口密度比農村高3.9倍,1982年高達6.4倍。全縣人口密度1982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53人,1985年為262.5人。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11.3‰。
武昌縣的少數民族有回、、侗、壯、土家、滿族等16個,共542人。

地質特點

地質武昌縣在地層區劃上屬揚子地層區下揚子分區大冶小區。地質特點是以原古生界為基底,自震旦紀以來,長期接受沉積,地層發育極為良好。
上述沉積自震旦紀至中三疊世為海相沉積,中三疊世以後多為陸相沉積,早白堊世地層則以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為主,第四係為近代河湖相沉積及坡積殘積物。
地質結構主要是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的產物,褶皺和斷裂發育,岩漿活動有一定表現。北部的古生代及早、中三疊紀地層形成緊密線狀褶紋、斷裂與地層走向的關係,分為三組:即北西西向或近東西向的走向斷層,北西向和北東向的斜斷層,區域性的梁子湖斷層呈北東一南西方向通過縣境東側。
地貌武昌縣境為鄂南幕阜丘陵向江漢沖積平原延伸的過渡地帶。地勢南北狹長微傾;東西北依湖濱江,以壠崗平原為主要地貌類型;中部及東北部地形較高;東南部和北部屬低山丘陵;西部既有孤山獨嶺,也有低湖平原;東北部和中部有成片的東西走向的殘丘。全境湖泊眾多,小河港汊注入各大湖。
山脈縣境各山南面承接鄂南幕阜山系向北蜿蜒,以鄭店與烏龍泉連界的個字山為主,向三方呈個字形伸延。個字山北為八分山,其西北為神山、金岡山、天光山等;其東南為馬鞍山、仙人山、天子山、石山、浮山等;其東迤北為青龍山、獅子山、錦繡山、鳳凰山、二龍山、丁姑山、黃龍山等。其中以八分山為最高,海拔272.5米,總面積O.8平方公里;其次為二龍山之龍泉山,海拔232.5米;丁姑山海拔200米以上;其餘浮山、荷花山、靈山、馬鞍山、東嶽山、雲井山、鴿子山、將軍山、神山、長嶺山、金雞山、鹿泉山、朱皮山、香爐山、扁擔山、風燈山和石山等均在200米以下。

水系特點

水系縣境西北瀕臨長江,東、北、西南三面環湖,有金水貫串其間,形成江湖環抱之勢;又因全縣地勢南北狹長而東西傾斜,水系呈離心扇形。按自然出江口劃分:金水出金口入江,梁子湖水出樊口,湯遜湖水出武泰閘。此3個水系包括諸多港汊、塘堰和湖?白,整個水域面積達106.9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35.46%;其中水域面積75萬餘畝,占總面積的24.92%。
長江自西南而來,從四邑公堤上沙袱入境,由武金堤下橫堤處出境,流程31.5公里,年過境水量達6600億立方米。
金水從鹹寧縣入境,穿過斧頭湖、白泥湖、上涉湖、團墩湖、西涼湖、玉門湖、魯湖、後湖通過金水閘由金口出江,共流貫法泗、范湖、金水3鄉。金水在縣境內流程為42公里,年過境水量多年為120.6億立方米。
東境有與鄂州市共界的梁子湖水系,其中有舒安湖、大溝湖,西有山坡湖,北過梁子鎮有牛山湖、豹湃湖,再由長港經樊口閘注江;縣北有湯遜湖、青菱湖、黃家湖溝通巡司河,由武泰閘出江。
土壤縣境土壤按照形成的特點,分為紅壤、黃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湖土、水稻土6個土類、13個亞類、35個土屬、93個土種。
縣西部由長江、金水沖積而成的平原區,母質主要為石灰性沖積物,多為湖土;其北部壠崗平原區,主要分布黃棕壤和湖土;中部低丘壠崗有兩條東西走向的山脈,成土母質較為複雜,主要分布有紅壤和其他岩成土類;南部壠崗平原集中分布紅壤;西部則以湖土為主。
水稻土是縣境主要的土壤類型,面積占土壤總面積的52.24%,各鄉鎮均有分布。
縣內壠崗地區,成土母質主要是第四紀粘土。其土壤分布:崗頂為死紅土,崗面為紅土、面紅土和黃土,上螃為淹育型水稻土,壠口、湖漢為沼澤型水稻土。
中部以八分山、鴿子山為主體的兩條斷續帶山脈,其土壤分布由上而下分別為重、中、輕礫石紅土或薄層、中層、厚層棕紅土,坡腳平緩地帶為紅砂土、黃砂泥土。

氣候條件

氣候武昌縣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交替明顯,嚴冬酷暑時間短,無霜期長。
年平均氣溫16.7~17.0℃。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9~29.5℃,極端最高氣溫40.1~40.3℃;一月最冷,平均氣溫3.3℃,極端最低氣溫一12.4至一15.3℃,極端氣溫具有年際變化和地區差異的特點。常年平均降水量1200~1350毫米,降水量年際變化大。1969年為最多年份,達1862.5毫米;1963年為最少年份,僅889.2毫米。春夏兩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4%,秋冬兩季僅占26%。
縣境無霜期長,常年初霜日在11月21~28日,終霜日在3月9~17日,平均無霜期253~262日。1973年最長為295日,1969年最短為226日。初雪期歷年一般在1月中旬,最早的在12月下旬(1985年),最遲的在2月下旬(1969年)。
境內冬季以北風、東北風最多,夏季以南風、西南風為多,春季則是東北風、西南風和東南風交替,秋季偏北風為多。多年平均風速為2.9米/秒,最大時為3.2米/秒(4月),最小時為2.6米/秒(10月)。1959~1981年共出現大風100次,其中1980年4月13日的最大風速達19米/秒。
多年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54.9小時,平均每天5.4小時。其中1978年為最多年份,日照時數為2233.7小時;1980年為最少年份,日照時數為1719小時。

氣象災害

主要氣候災害有洪澇、乾旱、強寒潮、冰雹和龍捲風,其中洪澇是導致農業生產不穩不高的主要災害。1924~1935年,武昌與鹹寧、嘉魚、蒲圻3縣江堤共潰決5次。1931年全部潰崩,受災人數達20萬,受災面積達466平方公里。據1959~1980年統計:全縣共發生洪澇16~18次,平均兩年一遇,全縣性大旱10次,亦是兩年一遇。
沿湖濱江地區一般3~5年有一次龍捲風。1960年2月4日,7~9級大風持續70分鐘,並伴有雷、電、冰雹,致使湖泗、祝祠、分水等地受災。此後,1973~1983年出現大風災5次,平均兩年一遇。
資源土地資源有農用面積236.76萬畝,其中耕地126.01萬畝(水田75.2萬畝、旱田50.4萬畝、菜地0.41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41.82%,人平2.50畝;山林面積35.66萬畝(林地24.83萬畝、園地5.08萬畝、荒地荒石山5.75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1.83%,人平0.71畝;水域面積75.09萬畝(江河2.1萬畝,湖泊61.68萬畝,塘堰8.67萬畝,魚池1:56萬畝,水庫1·08萬畝),人平1.94畝;其他面積64.59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21.43%。

礦物資源

礦物資源有石灰石、建築石、石膏、白雲石、陶土、煤、矽石、耐火材料、鎢、鐵、磷等礦藏13種。其中黃鐵礦位於烏龍泉東部,構造位置屬沈家灣背斜的南翼,平均厚0.77米,以富礦集中為特點,礦質品位好;煤礦以縣境北流芳嶺一帶發育最好,縣南含煤地層厚307~611米,馬鞍山煤礦有近百年採礦史;白雲石、石灰石、石英砂岩、膨潤土、粘土岩和石膏等非金屬礦,均質佳量多,有規模開採的價值。
境內森林植被具有由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特徵。宜林山地總計44.8萬餘畝,原始森林早被人工培育的灌木、草本群落所代替,僅在丘陵崗地和村落附近保存有鄉土樹種。1985年,全縣有森林面積32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0.63%;各類樹木約250餘種;尚有多種水生維管植物和332種藥用植物。
境內水產資源豐富。1985年水域面積為75萬畝,江河湖泊有魚類百種以上,人工放養的有青、鯇、鰱、鱅、鯿、鯉、鯽魚等;介甲魚類有甲魚、烏龜、河蚌,產於湯遜湖、魯湖、上涉湖的三角帆蚌和褶紋冠蚌,均是培育珍珠的較好母貝;常見水禽有獐雞、谷鴨、八鴨等;水生植物有蓮藕、菱角、茭筍、芡實等。1980年收購芡實米出口6.5萬餘公斤,1982年出口15萬餘公斤。

經濟現狀發展

社會總產值

1949年全縣社會總產值為4593萬元,1965年突破1億元,70年代在2億元左右,1978年為2.61億元。1985年為7.5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49年增長15.4倍。國民經濟尤以建國後的前8年和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速度為最快,1957年比1949年增長105.4%,1985年比1978年增長188%。

國民收入

1949年全縣國民收入為3081萬元,1957年增加到6052萬元,60年代有所下降,1978年為1.3億元。1985年為3.3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49年增長9.9倍。
國民生產總值據1985年首次統計為3.4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1.61億元,第二產業1.12億元,第三產業0.73億元。

農業

概況

農業縣內耕地以壠崗地為主,1949年有耕地面積88.28萬畝,其中水田44萬餘畝,旱地44.28萬畝。解放後連年墾荒,到1956年耕地增至99.89萬畝,比1949年增加11.62%。1958年後,因修水利、築公路、辦廠礦、建住宅等,耕地減少,1985年為78.75萬畝。從1964年開始旱地改水田後,水田增多,占耕地面積的65%左右,旱地占35%左右。
1949年農業人口為21.67萬人,農業全勞力9.84萬人,每個勞力占有耕地8.97畝。1985年,農業人口為42萬人,勞力17.99萬人,平均每個勞力占有耕地4.4畝。按農活定額計算,種植業共需勞力8.1萬人,剩餘勞力3.4萬人。實行改革開放後,1985年農民進城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勞力為3.03萬人,占總勞力的16.8%。
1949年農業總產值為4097萬元,1985年增至2.2億餘元,為1949年的5.37倍。農民人均年收入501元,比1949年人均收入增長14倍以上。
種植業縣內種植物以糧食作物為主,其中水稻占首位,小麥、大麥、豆類次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業經濟朝著商品化的方向發展。1985年糧食總產量增至3.25億公斤,為1949年的4.1倍,平均畝產344公斤,人均產糧766公斤,其中水稻占85.2%,已為湖北省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油料作物總產量127.20萬公斤,棉花總產量154.21萬公斤,分別比1949年增長2.84倍和17.66倍。其他種植作物有苧麻、菸葉、茶葉、西瓜、蔬菜和水果等。著名土特產有苧麻、舒安■頭和五里界早黃豆(界豆)等農產品。武昌界豆種植歷史長達千餘年,並以其蛋白質含量高達44.6%而馳名中外,常年種植10萬畝,年平均出口800餘噸。
縣境農作物的耕作制度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有所差異,水田、旱地“因水改旱”後,耕作制度亦隨之改變。水田傳統作物以一熟制為主,中稻面積大,雙季稻極少。1980年後,水田推行用養結合耕作制,耕作制度漸趨合理,全縣水田複種指數約為177%。其中“一熟”為“肥稻、秧稻、閒稻”,“兩熟”為“稻稻、麥稻、油稻”,“三熟”為“油稻稻、麥稻稻、麥豆稻”。旱地傳統作物以“兩熟”為主,到1979年,經歷旱改水高潮,旱地面積減少22·6%,旱地作物播種面積“兩熟”占79.05%,複種指數為197%,“兩熟”形式有“小麥(油菜)一芝麻、大麥(小麥)一黃豆、小麥(油菜)~棉花、小麥~紅苕”等。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承包戶採取“用養結合”的耕作形式,主要有“一肥一稻”、“一年三熟”或“兩年五熟”。這類耕作制減少投資投工,增加土壤有機質成分;水旱輪作,有利於恢復地力,改良土壤,減少病蟲害,提高作物產量。

林畜牧業

林業縣境成林面積,解放初不足萬畝。解放後,縣人民政府倡導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封山育林,並引進新樹種,林業有所發展。50年代,執行“自採種、自育苗、自造林、自護林、誰造誰有、伙栽伙有”的政策,始有社辦林場。80年代,縣林業部門以林果業為主攻方向,實行承包經營,有林面積逐年增加。
1985年,全縣有林面積32萬餘畝,其中:用材林17.5萬畝,經濟林4.05萬畝,竹林0.2萬畝,疏林4萬畝,未成果林4萬畝,灌木林0.3萬畝,防護林O.38萬畝,四旁植樹332萬株,計1.6萬畝。
飼養業畜牧業縣內大牲畜牛主要用於耕作勞役。60年代,堅持“公有私養、按牛記分、繁殖有獎”的措施,耕牛頭數隨之增加。80年代,集體耕牛分給個人養用或作價賣給農戶,以私養為主,歸農戶所有。
生豬飼養在合作化階段以集體飼養為主,私養為輔,各區、社、生產隊相繼辦起養豬場。1974年,武昌縣被定為湖北省供應香港活豬的基地之一,引進良種生豬,辦種豬場,建配種站。1979年,提倡發展商品生產,開放集貿市場,開始出現養豬專業戶和聯合體,全縣有養豬專業戶427個、聯合體12戶,並有養雞專業戶、聯合體1000餘個。
至1985年,全縣有耕牛3.66萬頭,生豬存欄20.52萬頭,雞鴨584.09萬隻。畜牧業產值436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9.85%,僅次於種植業。

漁業水利

漁業1985年,經過農業結構調整,全縣可用於漁業養殖和捕撈的水域各占30餘萬畝。常見魚類品種有64種:長江武昌段盛產刀鱭、鰻魚、鯝魚,內湖有馳名的武昌魚,養殖以青、鯇、鱅、鰱、鯉、鯽、鯿、魴八大類為大宗。
養魚的魚苗、魚種,一是下綆網捕撈,一是灌江納苗。境內水域灌納苗的有金水閘、武泰閘和樊口閘,最低年份捕撈魚苗約4440萬尾,最高年份1969年捕撈魚苗約8.53億尾,除供縣內放養外,還行銷外省市。1975年以後,魚苗以人工孵化為主,1985年孵化魚苗8.33億尾。
成魚養殖分湖泊養魚、塘堰水庫養魚、精養魚池和稻田養魚。1985年全縣建有上涉湖、牛山湖、金口後湖、鄧家洲、魯湖、湯遜湖6個國營養殖場、34個鄉鎮養殖場、89個村漁場,成魚產量總計1000萬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還有螃蟹養殖和河蚌育珠兩項,80年代初亦形成規模。

農田水利

50年代,縣內即著手堵口復堤、整險加固和修築涵閘,以增強防洪能力。在丘崗地帶,以改造、新建、擴大塘堰為重點,增加蓄水量,加大保收面積;在I臨江靠湖的低洼區,修築民垸,以利耕作。農業合作化後,著手“防、排、抗”綜合治理,興建電力排灌工程,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形成以電力灌溉為主的提水灌溉網。80年代,糾正“重建輕管”的傾向,實行水利管理承包責任制,抓配套挖潛,綜合經營,發揮現有農田水利的效益。
到1985年,全縣有塘堰1.39萬處,蓄水量6.5億立方米,保收面積達6.6萬畝,比1949年增長1.83倍;有水庫159座,總蓄水量為7612萬立方米;有渠道37條,長89.1公里,受益面積為38.08萬畝;有大、小電力灌溉站236處,可灌溉農田38萬畝;有排水泵站51處,受益面積23.65萬餘畝,有效灌溉面積為48.7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1.85%。70年代起,還在棉田、茶園、菜地、果園等地帶建立噴灌網點54處,灌溉面積有6390畝。1976~1985年間,境內出現水、旱災各4年,尤其是1983年外洪內澇,但均未造成大的危害。
農機截至1985年,縣內擁有各類農具機械11361台,共21.2萬匹馬力,包括手扶拖拉機、大中型拖拉機、機整機、機耕船、內燃,機、割曬機、脫粒機、揚場機、飼料粉碎機、水泵、潛水泵、噴灌機、農用汽車和各類機引農具。
全縣機械耕整面積達28.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38%。機收面積達9068畝,機械植保面積32.3萬畝。機械脫粒30.22萬噸,機械加工量19萬噸,機械化養魚面積4635畝,機械排灌面積58.7萬畝,機械運輸4152萬噸公里。

工業發展

縣內近代工業興辦甚早,但基礎薄弱,產品單一。1949年全縣工業產值僅151萬元,其中個體手工業產值約占68%。1953年實行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全縣共有手工業生產合作社50個,其產值占手工業總產值的99%,個體僅占1%。
1970年,開始發展“五小企業”,建立化肥,水泥、煤礦等小型企業,同時,機械、建材、燃化等企業,亦應運興起,形成以紙坊、金口、烏龍泉為重點的三大縣辦工業基地。
1978~1985年,全縣新增鄉鎮企業195個,工業產值達3.7億元,其中輕工業產值1.9億元,重工業產值1.8億元;其中鄉鎮工業產值2.34億元,占63.2%。全縣有機械、建材、冶煉、輕紡、電力、糧油食品加工等國營和集體廠礦721個,個體手工業44戶。1985年,機械工業主要產品有鍋爐、電焊機、變壓器、印刷機和內燃機配件等,年產值5154萬元,居全縣工業產值之首。其中鍋爐容器廠生產的6種不同型號的鍋爐容器,從1979年起連續獲得好評,名列湖北省同類產品的第一名。
建材工業產品主要有磚瓦、水泥、石灰、耐火泥和油氈等。行業產值4739萬元,占工業總產值(不含村以下企業)的20.6%,僅次於機械工業。其凌雲牌325號水泥獲湖北省優質產品稱號。
紡織縫紉業有專業廠48家,1985年產值3384萬元。
食品加工業以糧油、飼料、肉、蛋、副食品加工為主,1985年有廠40家,年產值3811萬元。

交通郵電

境內交通以陸路為主。1964年京廣路複線境內64公里建成通車,有專用支線11條共長19.46公里,中經車站6個。1985年鐵路貨運量增至70.86萬噸,比1951年增長9.4倍;發運量增至228.19萬噸,比1951年增長22.3倍。在貨物到達總量中,紙坊站占49.4%;在貨物傳送總量中,烏龍泉站占83.1%。1981年旅客傳送人數為112.05萬人次,屬歷史最高年份。1985年後因汽車運量增大,火車旅客傳送人數比1981年下降72.2%。境內有公路95條,通車裡程742.23公里,其中晴雨通車裡程占69.8%。國道主幹公路加寬到15米,橋樑大部分達到汽一13級高的達到汽一20級。1985年有各種營運汽車1744台,其中貨.車321台、客車349台、特種汽車83台;共有客運線26條,日開135個班次,營運里程8571公里。投入營運的車輛,除縣交通部門等專業汽車隊外,還有個體運輸戶的156輛。縣境長江航段長31.5公里,金水航段42公里,解放前均有木帆船和駁船從事客貨運營;解放後,因陸運增強,內河僅1條客運航線。1985年江上運輸全部改成駁船和機帆船營運,全縣有貨客船舶83艘(共7703噸位),完成貨運量8371.8萬噸公里,客運量9.2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66.43萬人公里。
1985年,縣郵電局下轄支局21個、郵電所4處、郵票代售處80個、投郵信箱117個,郵路總長3817公里,比1949年增長106倍,其中汽車郵路368公里,機車郵路70公里,腳踏車郵路3379公里,全縣90%的村落通郵。
全縣電話電纜總長95.3皮長公里,比1970年增長11倍;市話裝機用戶718戶,比1953年增長10倍;農村電話總長366桿程公里/1069線對公里,裝機用戶979戶,比1976年增長39%。
1962年正式設無線電台,有收發報機3部。1985年,縣內辟有線電報電路3條,全年拍發電報比1970年增長7.6倍。

商業外貿

1985年全縣商業網點約有7112個,從業人員1.96萬餘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7%,每一商戶平均供應75人。其中國營商業125戶、供銷合作社481戶、個體商戶6351戶、其他155戶。年商品零售總額2.09億元,其中農業生產資料占16.4%,社會消費品占83.6%。1978年後個體商戶迅速增加,至1985年個體經營達萬餘人,年營業額2284萬元,占社會零售總額的10.9%。
1980年縣內集貿市場有9處,1985年發展到24處,牲畜交易所亦由8所增為15所。年營業額約3153萬元,占當年商品零售總額的17.4%。
50年代,縣內出口商品有少量蜂蜜;60年代,開始出口生豬、苧麻;1971年又增鮮魚輸出;197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定為供港活豬出口基地之一;1978年增設羊子山家禽出口站,此時,縣出口商品品種增多,計有大米、黃豆、■頭、苧麻、蓮籽、芡實、豬鬃、雜皮、木梳和加工坯布等。此後,對外貿易以糧油食品為主,帶動畜產、土產、五金機械、工藝、紡織、化工、輕工等類品種增至60多個。
1974~1985年,縣對外貿易總收購額為8214.29萬元,其中糧油食品類占85%,畜產品類占5.2%,土產品類占2.5%,化工類占2.7%,五金機械類占2.37%,紡織品類占1.1%,工藝和輕工類占1.13%。

財政金融

縣財政預算體制建於1953年,改變“收入上繳,支出下撥”的老辦法。1980年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乾、一定五年”的財政體制。1985年改為“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分級包乾”的財政管理體制。
1985年,縣財政預算總收A.2673.8萬元,約為1952年財政總收入的7.8倍。其中:農業稅占11.8%,工商各稅占73.7%,企業收入占7.7%。1985年與1952年相比,農業稅增長2.2倍,工商各稅增長10.7倍,企業收入增長205.2倍。

支出總額

農業支出5142.2萬元,占20.7%;文教衛生支出9168.9萬元,占37%;優撫、社會救濟支出1252.4萬元,占5.1%;其他支出9219.4萬元。1985年與1952年相比,農業支出增長812.8倍,文教衛生支出增長55.4倍。
1985年縣內有金融機構7所(含縣信用合作社和保險公司),年末存款餘額1.35億元,為1951年的205倍,其中城鎮儲蓄年末餘額2460萬元,農村居民存款3425萬元。同年,年末各項貸款餘額2.08億元,為1951年的1485倍;保險費收入112.5萬元,約為1981年的8倍;貨幣淨回籠入超400萬元。1950~1985年,全縣基本建設總投資額3.12億元,其中第五、六兩個五年計畫投資額占總投資額的79.5%。

文化教育

教育概況

教育1985年,全縣有幼稚園40所,人園幼兒為3986人,人園率為30.8%;機關、廠礦、學校、街道和農村學校辦有學前班102個,人班兒童4792人。
全縣有國小316所、1884個班,在校學生7.25萬餘人,普及率為98.6%,初步形成以中心國小為骨幹、全日制國小為主、多種形式為輔的初等教育網。入學率為98.75%,鞏固率為98.9%,畢業率為99.02%,達到教育部規定的基本要求,為全省基本實現普及初等教育縣之一。
全縣有國中52所,在校學生2.51萬餘人,普及率為73.04%;有高中8所,在校學生5577名。
1985年,縣中國小教職16178人(內含專任教師5158人),比1949年增長6.4倍。
根據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精神,1985年全縣辦有農業中等學校5所,設14個專業31個班,連同縣技工學校、電視中專班在內,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達2344名。
據1950年統計:全縣文盲14.0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9%。經採取“農閒讀書、農忙停課”等辦法,青壯年文盲逐步減少。至1978年,又以“集中突擊、分散鞏固”的措施掃盲,1983年實現無文盲縣。為達到“科學興農”的目的,全縣開辦農民夜校8所、農民技校9所、農業中專2所,共有學員1.13萬人。
縣先後辦有幹部業餘文化學校、教師進修學校、函授大專、行政幹部文化班和糧食、供銷社、商業、農機職工學校,以脫產學習為主,講授專業知識。其中商業系統辦有文化補習班、技工培訓班、職工中專班和電大教學班,參加學習人數占系統職工總數的54.2%,被評為全縣職工教育先進單位,並出席武漢市成人教育表彰會。
1984年,武昌縣電大工作站開辦教學班9個,在校學生281人,參加電大自學收聽生613人。1985年參加自學考試462人,共獲736門課程單科結業證。

科技發展

科技50年代,縣科技以科技宣傳、科技試驗、破除農業生產陋習為主,成立縣科學普及小組,並創辦《農林技術》小報,推廣農林新技術,被列為全省科技推廣先進縣之一。1959年縣科技委員會成立。1960年各區建立農技站,開展科研活動。1985年,全縣設有農業科學研究所、水產科研所等科研單位12個,共有科技人員5564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05%,其中有科技職稱的1989人(含中級職稱93人,助理級340人,技術員級1556人)。各鄉(鎮)村企業建有示範、推廣技術小組284個,還有科技示範戶3188個。
1950~1985年,農業科技的推廣套用項目有234個,工業技術革新改造、技術引進和推廣套用的主要項目有210個,醫療衛生科技研究項目有184個。1977~1985獲科技成果共308項,其中農業182項、工業73項、醫療衛生29項、其他24項。在科技成果中,獲國家部級科技成果獎7項、省級17項、市級19項。
1984年後,縣科技人員在省以上刊物發表的論文有500多篇,其中選錄入科技論著有40篇,在市以上學會、協會獲獎論文有14篇。

文化藝術

1985年,全縣有文化館、站23個,辟大型宣傳櫥窗25個,刊出壁報95期,登先進典型照片1068張,先後舉辦各種實物圖片展覽1980次。組建業餘劇團180個、文藝宣傳隊23個。以文化館、站為陣地,圍繞全縣中心工作,以壁報、漫畫、幻燈、民眾演唱等形式,開展民眾文化宣傳活動。1982年,縣轄安山文化中心站獲全縣民眾業餘文藝匯演和湖北省民眾文化生活先進單位獎。
縣圖書館和文化站圖書室有35處。1985年縣圖書館藏書5萬餘冊、雜誌119種、報刊24種,定期開放,借閱圖書;並經常開展振興武昌讀者報告會、圖書評論會、讀者聯誼會、故事比賽和書畫競賽等活動。
1980年後,縣新華書店以發行專業書籍和課本為主,並開展征訂購銷業務,專人下鄉送書上門,圖書發行量逐年遞增。1985年,全縣有新華書店1個、金口門市部1個、鄉鎮發行站111個,發行圖書1983萬冊。
縣城有電影院、劇院各1座,連同鄉、鎮影劇院共17座,放映隊69個(其中廠礦辦27個、鄉辦14個、村辦16個、個體辦12個),共有2.22萬個座位。1985年,全縣電影放映計工作日1864個、3631次、觀眾170萬餘人次。
縣楚劇團有演職員60餘人,先後演出《秦香蓮》、《奪印》、《趙五娘》、《楊門女將》等劇目。1977年,相繼集體創作現代劇《風捲殘雲》、《桃山新苗》和《不稱心的女婿》3劇,在城鄉演出1652場,觀眾達17萬餘人次。《不稱心的女婿》參加省市匯報演出,榮獲創作演出一等獎和演出百場紀念獎。
縣傳統表演藝術項目還有湖北大鼓、相聲、漁鼓、快板等。
縣廣播局轄有鄉、鎮播放站23個,行政村廣播室81個。縣至各鄉鎮廣播專線有288.95公里,鄉鎮自設專線有1877公里,共有廣播喇叭6854隻,農村廣播網大體形成。縣廣播局兩度被評為省、市系統先進單位。1985年9月,縣電視台和廣播調頻台試播成功,自此,全縣80%農村當天均能收聽收看到縣台轉播的節目。

衛生體育

1985年,全縣有縣人民醫院、中醫院、麻瘋醫院、縣衛生防疫站、縣婦幼保建所、縣血防站6個衛生機構,其中3所醫院共設病床270張;有鄉鎮衛生院23個,設病床552張;有中心保健站8所,農村合作醫療站416個(其中村辦或集體辦69個、鄉鎮辦6個、聯辦或個體辦316個、其他25個)。全縣尚有企業醫療機構41個,設病床180張。
1957年武昌縣體育運動委員會成立。1985年5月起,建立鄉、鎮體委23個,並設有田徑、籃球、信鴿和老年人體育協會等體育機構。
1985年,全縣有中、小型體育場171個,占地5萬平方米;有燈光球場3個,舉重房1個,足球場3個,排球場18個。縣城辟有露天燈光球場,設13級看台,可容觀眾0.2萬人;建體育樓1座,建築面積880平方米,內設桌球訓練房、棋類比賽室等。
中、國小設體育課,堅持早操、課問操、眼保操和課外活動。1956年實行勞衛制,初、高中達標的有1544人,占學生總數的7.3%。1975年,學校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到1983年,國小應測2.05萬人,實測1.46萬人,合格1.03萬人,達標率50%;中學應測2.55萬人,實測1.81萬人,合格1.17萬人,達標率459/5。1985年,學校組建不同級別與項目的運動隊20個,其中縣級訓練點5個。1980年,創辦少年兒童體育學校1所,後改為縣重點業餘體育學校,設射擊、體育各1班。
除傳統項目武術之外,民眾體育活動常見的有扳手腕、抵棍、游泳、跳繩、拔河、下棋、釣魚、舉石鎖、豎石磙、踢毽子,以及春節玩龍燈、舞獅子、踩高蹺等遊戲活動。解放後,現代體育項目逐漸在農村興起,1954年有紙坊、金口、流芳等地農民籃球隊與縣直屬機關職工代表隊比賽。之後,農民經常組隊參加球類、田徑、游泳和腳踏車競賽。
縣內職工業餘體育活動以籃球、桌球、游泳、長跑和棋類等項目為多。1970年,縣職工代表隊首次參加鹹寧地區籃球比賽,男隊獲冠軍、女隊獲亞軍;1978年,縣業餘游泳隊參加武漢市橫渡長江活動,男女隊員均順利渡過長江,有兩人分別獲第三名和第十九名;1982年縣職工男子籃球隊先後出席省、市、地區舉行的運動會11次,獲冠軍2項、亞軍3項。
1950~1985年,全縣舉辦運動會72次,其中學生運動會36次;並組隊參加地、市運動會32次,參加省級、國家級競賽活動5次,均有項目獲得好名次。1963年,在全國青少年射擊通訊賽中,男子組周少柏獲三項臥射第一名;1982年,在湖北省中學生射擊賽中,縣流芳嶺隊獲第一名,破省紀錄。1983年5月,湖北省青少年田徑賽在武漢舉行,縣隊被評為一級運動員的有21人,並輸送運動員6人。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紅巷,匯聚了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中共五大會址、毛澤東故居等一批紅色遺址。依託紅色資源,武昌區創新開展“新時代湖北講習所”武昌周周講主題學習活動。截至6月底,武昌周周講課堂開講200餘場,現場參與黨員達2萬多人次,線上觀看民眾達60多萬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