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關鎮

正陽關鎮

正陽關鎮,又名正陽關,位於淮、潁、淠三水交匯處,系中華名關之一,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鎮。屬安徽省壽縣,現為安徽省重點建設中心鎮,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國民間藝術古鎮。今為正陽關鎮,屬安徽省壽縣,現為安徽省重點建設中心鎮,省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該鎮機構設定齊全,設有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轄18個村,4個居委會,2個水上運輸單位,總人口46201人(2017年),總面積102.8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4.2平方公里,非農人口1.8萬人。正陽關歷史地位顯赫,曾經是淮上重鎮,素有“小上海”之稱,在其解放後,大批的商賈,資本家及軍人,前往海外及寶島台灣,今天在美國、加拿大、荷蘭、英國、德國、日本以及港澳台有眾多的老正陽關人,其古鎮人民海外親屬眾多頗為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正陽關鎮
  • 外文名稱:zhengyangcheckpoint
  • 別名:淮南古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淮南市
  • 下轄地區:拱辰社區、解阜社區、枸杞社區
  • 政府駐地:正陽關新區正新路
  • 電話區號:0554
  • 郵政區碼:232281
  • 地理位置:華東
  • 面積:102.8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6201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 著名景點:玄帝廟;古城門;文化館木樓、廣嗣宮巷、鄭家祠堂影壁。
  • 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
  • 火車站:淮南站
  • 車牌代碼:皖D
鎮情概況,歷史沿革,方言特徵,正陽關名人,地理氣候,曾經的安徽八大市,產業概括,基礎建設,文化古蹟,行政區劃,經濟概況,資源特產,肘閣表演,旅遊資源,敬老院,

鎮情概況

正陽關鎮位於縣城壽春鎮西南30公里處,東鄰正陽關農場、安豐塘鎮和板橋鎮,西臨淮河與潁上縣相望,南連迎河鎮,北與豐莊鎮接壤。正陽關鎮於2004年9月由原正陽鎮和原建設鄉整建制合併而成,鎮政府駐地在正陽新區正新路。轄18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2個水上運輸單位,總面積102.81平方公里(含正陽關農場15平方公里),擁有耕地57887畝,城區面積3.15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正陽關鎮,又名正陽關,系中華名關之一,古稱潁尾、潁口,陽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早在東周中期已具雛形。《左傳》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有“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記載,以此計算,正陽關鎮已有2530多年歷史;又據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出版的《壽州志》載“東正陽鎮,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漢昭烈築城屯兵於此”。
正陽關鎮鎮政府正陽關鎮鎮政府
正陽關鎮
正陽關地處淮河潁河淠河三水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貨物集散地,明王朝見正陽是個收取商人、船民賦稅的好地方,於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設立收鈔大關,年徵稅銀達62400多兩,有“銀正陽”之稱,“正陽關”即因此得名。
據史料記載,開關當年,正陽關就上繳國庫6.24萬兩稅銀。到了清朝,河流運輸更加發達,“帆船競至、商賈沓來”,正陽關額徵稅銀已提高到9.02萬兩;道光二十年(1840年),又增設“淮北督銷正陽關鹽厘總局”,負責將淮鹽銷往大別山區“南五縣”(今六安、霍邱、固始、商城和潢川);1907年,正陽關又成立皖北商務總會,江西、浙江、山西等15個省的會館接連興建,英、俄、德等國的公司也慕名而至,相繼開張,正陽關進入到了興旺發達的高峰期,在0.62平方公里的城區內,竟有運輸公司5家,浴池8家,旅館13家,飯店22家,玄帝廟、迎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寺廟72座半(南城門洞裡有一個土地老爺石像,被稱作“半座廟”),還有巡檢衙門、三府衙門、警察局等地級市政府機構,人口達5萬之眾(正陽關警察局1934年轄區人口已達到30000人,居安徽第六)經戰火洗禮的中華雄關,搖身一變成為皖西重鎮
正陽關於1949年解放,1950年3月成立正陽市,隸屬六安專區,同年6月撤市為區。1953年改置正陽鎮,1954年復設正陽區,1961年成立正陽人民公社,1963年復鎮建制。1969年將十字·路、建設兩公社和枸杞公社楊圩大隊併入正陽鎮,成立正陽人民公社。1970年又劃出十字路、建設兩公社和枸杞公社楊圩大隊,改社為鎮。2004年9月,縣鄉鎮區劃調整,將正陽鎮更名為正陽關鎮,原建設鄉整建制併入。
解放前安正鐵路的落馬,既安慶到正陽關的鐵路,直接導致了正陽關的沒落,應水而生應水而落,正陽關在全國八大關中可謂是最命運多舛的一個,也是目前區劃建制為鎮的僅有的一個中華名關,其95年正陽關在任鎮委書記許來洲的一聲令下,正陽關原有的歷史遺蹟被基本拆除了大部分,石條街,古井,古名居均被拆除,今天的正陽關已經傷痕累累,這樣,一年之間中華大地上少了一個完美的千年古鎮,許來洲應此成了歷史的罪人。今天正陽關的仁人志士,提出正陽關脫離壽縣,改為縣級建制以發展古鎮,建設古鎮。

方言特徵

方言屬於本省中原官話信蚌片,以山東膠東方言遺留。語音方面同安徽皖北地區接近,同縣內周邊地區以及壽春鎮的江淮官話差異較大。但由於本地、南、北三面都與說江淮話的地區接壤,故明顯受到附近的江淮官話少量影響。與皖北方言霍邱、潁上、鳳台、淮南接近。整體上,大範圍本縣其他很多地區一樣,由於本地歷史上來自山東膠東的移民較多,無論辭彙還是語音上面都保留了很多山東膠東地區的特點。
名字含義
“正陽”二字始出於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遠遊》篇,曰“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據《辭源》、《辭海》等權威工具書對“正陽”的解釋,“正陽”有以下三種含義:
正陽關鎮
1、南方日中之氣,如“漱正陽而含朝霞”,王逸註:正陽者,南方日中之氣也。
2、指帝王,古人以日為人君之象,而日為眾陽之宗,故以“正陽” 指帝王。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正陽顯見,覺寤黎蒸”,據司馬貞索隱引文潁曰:正陽,陽明也,謂南面受朝也。
3、農曆四月為正陽,如:四月惟夏,運臻正陽。(有的書說農曆四月、十月為正陽)。
註:淮河流域以“正陽”為地名有“正陽縣”和“正陽關”。正陽縣在淮河上游北岸,漢為慎陽縣,隋改真陽,清避世宗胤縝諱,改正陽縣。

正陽關名人

正陽關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歷代優秀人物輩出,僅在中國近代史上,就曾出現過協助陳獨秀倡導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高語罕;有協助孫中山創建黃埔軍校的我黨早期黨員茅延楨等一批優秀人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優秀人物更是不勝枚舉;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前參贊李宗恕先生為古鎮大碼頭巷人;解放軍31集團軍軍政委張學傑將軍;香港著名導演程小東祖籍系古鎮南街的人。香港女演員翁美玲系祖籍是正陽關廣嗣宮巷人,美籍華人演員馬修·摩伊(馬修·梅)(MatthewMoy),1984年2月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出生(其母親祖籍為正陽關三元口人)。

地理氣候

正陽關鎮地處淮河、潁河、淠河匯合處的東岸,地勢低平,地理坐標:東經116°32',北有緯32°25',地面海拔一般在19——25米之間,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有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點;主風向東南、西北走向;年平均氣溫為15.2℃,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8℃,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0.8℃;據壽縣範圍內,一般年份最低溫度均在-6℃以下,極值(1955年1月11日)-24.1℃;7月最熱,平均氣溫27.9℃,最高氣溫35℃以上,極值(1959年8月21日)達40.4℃。多年平均降水量913毫米,淮河汛期一般在7月上旬或8月下旬(即“七上八下”)。
正陽關鎮正陽關鎮

曾經的安徽八大市

正陽關自明代末年到解放前夕的300年間,長期經濟文化繁榮,自民國到解放前夕為安徽八大要城之一,其台灣版本的中國地圖和安徽地圖,正陽關依舊為安徽主要城市之一,1950年安徽省概況,正陽關為八大城之一,為列於合肥和安慶之後,正陽關一個曾經的老八市(見下圖1950年安徽概況),今天的近況,實在讓人唏噓。隨著2016年1月4日,壽縣整建制劃歸淮南,正陽關必將重新綻放。
正陽關鎮

產業概括

正陽關鎮黨委、政府多年來依託古鎮優勢,統籌城鄉發展,走“工業興鎮、農業穩鎮、招商活鎮、旅遊興鎮”之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調整農業結構,擴大優質雜交稻、高產小麥種植面積,取得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2006年底有個私企業121家,較為有名的企業有:正陽關繡品總廠、正源食品廠、羊毛衫編織廠、正陽江淮船舶修造廠等。全鎮已形成以繡品、羊毛衫編織,船舶製造、翻砂鑄造、紙品包裝、板材加工、肉雞養殖加工、糧油食品深加工、大棚蔬菜等支柱產業。
正陽關鎮正陽關鎮

基礎建設

正陽鎮於1999年11月被省體改委批准為綜合改革試點鎮,同年12月又被省政府命名為中心建制鎮。正陽鎮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小城鎮建設,成效顯著,於2003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重點建設中心鎮,城區基本實現了道路、電力、通訊、給排水、有線電視、環衛設施相配套。
正陽關鎮正陽關鎮
正陽關鎮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曾多次受到省、市、縣的表彰。1993年被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0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鄉鎮一等獎,2005年11月全縣綜治政法工作現場會在正陽關鎮召開,2006年3月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徐立全來正陽關鎮調研綜治信訪工作,同年6月,被六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鄉鎮”。
截止至2008年底正陽關鎮有中學2所、其中壽縣正陽中學為六安市示範高中。國小12所,在校學生8200多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3%,國中入學率達97%;幼稚園8所,在園兒童近600人;有設施齊全的文化館1所;醫院3所,有病床50張、醫務工作人員56人;自來水廠1座,日產量達7000噸;有35KV變電所1座,燈光球場1座,占地5.4萬平方米公園1座。鎮區及部分村已安裝了有線電視,電話普及率達85%,彩電普及率達90%。

文化古蹟

正陽關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省級保護文物1處,縣級保護文物12處。有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的玄帝廟,有明正德7年(公元1512年)鑄造玄天大帝等諸神銅像,有建於清同治年間的三座古城門(即北門、南門、東門)和許多古街古巷、古民居等。
正陽關鎮正陽關鎮
正陽關鎮民間藝術源遠流長,形式多種多樣,民眾文化基礎深厚,2000年11月經六安市文化局批准成立正陽關民間藝術團,民眾經常開展文化活動。2000年被省文化廳確定為“杜鵑花工程”示範點,2002年3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安徽省民間藝術之鄉”,2003年2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3年5月被省委宣傳部定為“省雙百工程”示範點。抬閣、肘閣等民間藝術奇葩於2006年12月被省政府列為全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正陽關鎮以民間藝術為載體,文化塔台,經濟唱戲,自1999年農曆二月十九舉辦首屆玄帝廟物資交流會以來,每年都吸引周邊縣市許多民眾來正陽觀看民間文藝演出,參與物資交流,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行政區劃

正陽關鎮位於縣城西南30公里處,東鄰正陽關農場和板橋鎮,西臨淮河與潁上縣相望,南連迎河鎮,北與豐莊鎮接壤。現為安徽省重點建設中心鎮,省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轄18個村,4個居委會,2個水上運輸單位,總人口46201人(2017年),總面積108.8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15平方公里,非農人口1.8萬人。
正陽關鎮正陽關鎮

經濟概況

正陽關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主要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05年小麥種植面積為45838畝,總產量16157噸;水稻52637畝,總產量30188噸;蔬菜播種面積9078畝,產量9078噸;速生意楊5300餘畝,養殖水面4500畝,年捕撈量90萬公斤;出欄大牲畜550頭,豬25930頭,羊6006頭,家禽31萬隻。農產品加工企業有正達肉雞廠、正源食品廠。正陽關鎮個私工業企業近100家,較為有名的企業有:正陽關繡品總廠、正陽船舶修造廠、鎮南鑄造一條街、正陽關鎮羊毛衫廠。現在正陽關鎮已形成了繡品、羊毛衫編織、船舶修造、翻砂鑄造、紙品包裝、板材加工、肉雞養殖加工、糧油食品深加工、大棚蔬菜等支柱產業。
正陽關鎮正陽關鎮

資源特產

淮王魚,又稱回黃魚,是淮河中壽縣到正陽一段獨產的一種名貴魚種。形似鯰魚,呈鮮黃色,嘴扁且長在頭的下部,身體光滑,無鱗,一般在2公斤左右,大的可達20公斤,但現在已不多見。據《壽州志》記載:西漢時,有人把這種魚獻給淮南王劉安品嘗,他覺得鮮美可口,給它取名叫“回黃”,並經常以此魚宴請賓客,淮南王喜食“回黃”的事傳到民間,人們習慣就叫它“淮王魚”。現代再版的《魚類養殖學》一書改稱其為“回王魚”。 淮王魚是天然魚類,多產在迎水寺、沫河口、硤山口一帶的岩洞、石縫、洞穴之中,現水產科技部門,正在研究淮王魚的人工繁殖。不久,名貴的佳肴將出現在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肘閣表演

淮上古鎮——正陽關,悠久的歷史,孕育出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其中最著名的,當推被譽為沿淮民間文藝奇葩的——肘閣。
1、歷史革沿
據記載,古鎮正陽關解放前廟宇繁多,曾有72座之多(可惜大部分毀於1954年大水和“文革”時期),那時每年都要舉辦多次廟會。一些封建思想嚴重、婚後不孕的女子,常常在廟會期間到廟裡燒香,向觀音菩薩、送子娘娘等神像祈禱,讓自己懷孕生子,並許下誓願。若懷孕生下小孩,一般都在廟會期間,孩子父母將小孩穿紅披綠,或端座在大桌上由家人抬著,或放在肩上頂著,去廟裡燒香還願。這種酬神娛神的活動,久而久之,又經正陽關許多代民間藝人的加工整理,便演變成了今天在廟會上或其他重大喜慶節日上常常演出的肘閣。據一些老人講,正陽關的肘閣已有幾百年歷史了。
解放後,正陽關肘閣表演日漸式微,“文革”期間肘閣表演甚至銷聲匿跡,直到“文革”結束後,到1980年代初期,才又開始表演。近年來,正陽關鎮黨委、政府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高度重視民間藝術的發展,把發展民間藝術作為實現鄉風文明的重要工作來抓。為把象肘閣這樣的民間藝術瑰寶奉獻給廣大觀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挖掘、整理了一大批民間藝術,肘閣就是其中之一。為傳承好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遺產,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10月由民間藝人熊啟明、趙德兵、趙勇、吳守林、楊金玉、熊德龍、沙孝龍等人發起,陳家禮、楊志祥、夏家勝、趙立富等150多名愛好民間藝術的民眾自發組成民間藝術團,後報經市文化局批准,於當年11月正式成立正陽關民間藝術團。藝術團成員都是業餘演員,白天勞作,常常晚上集合在文化館或大會堂,參加文藝排練,自娛自樂。許多人既是演員又是導演,他們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切磋技藝,共同做好民間文藝的傳承工作。正陽關鎮因此榮獲文化部頒發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
2、肘閣表演
肘閣又名肘閣戲,肘閣表演,一般由一些身強體壯的大漢俗稱羅漢和一些5——7歲小男孩、小女孩組成。羅漢身著鐵架子,藝人們稱作“鐵領衣”,即把鐵架捆綁在腰背上,並從背部引出一根1——3米長的彎曲鐵棍(因其彎曲似臂肘,故曰肘閣),彎曲鐵桿(俗稱芯子)通過套管連線著另一個鐵架,鐵架一般做成斷橋、雨傘、樓閣、假山等形狀,並在鐵架上紮上一些彩花,羅漢們身著羅漢衫,用鐵棍頂著鐵架上的1——3個小演員。小演員們身著戲服、畫著戲妝在鐵架上表演。鐵架上有一個小演員的叫一棚肘閣,有兩個小演員的叫兩棚肘閣,有三個小演員的叫三棚肘閣。
肘閣表演的內容大多是戲曲中的人物故事,由於空中頂的是真人,為保證安全,頂人的羅漢不僅要有足夠的力量,還要有掌握重心和平衡的能力,表演講究一定的技巧。肘閣表演一般在、笛、管等民間樂曲的伴奏下,頂人羅漢按一定的步伐節奏邊走邊扭,鐵架上的小演員們根據各自伴演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節,按《紅樓夢》、《西遊記》、《白蛇傳》、《打漁殺家》、《西廂記》、《牛郎織女》劇中人物化妝著戲衣,在空中或站在傘邊上,或坐在椅子上,或站在扎制的斷橋上,小演員們隨著下面頂的人的步伐,在空中邊搖邊擺,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動作。有的做著滑稽的動作,讓人忍俊不禁;有的面帶微笑,顯得活潑可愛。整個場面活潑驚險詼諧,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有“空中舞蹈”之譽。常引得觀眾緊追不捨,驚嘆不已,因其內容健康活潑,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精品。
多次到六安市阜陽市淮南市合肥市南京市鳳台縣、潁上縣等地演出,深受歡迎,頗受好評;多次參加各地舉辦的各種民間文藝會演,並多次獲獎。
現存精彩節目有:猴子捉金錢豹、黛玉葬花、打櫻桃、青蛇白蛇愛許仙、盜玉杯、紅泥關等。
表演肘閣的著名民間藝人有:葉永貴、王志剛、石玉安、陸林、孫寶玉等人。2005年省文化廳曾將正陽關肘閣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每逢重大喜慶節日,特別是每年的正陽關農曆二月十九和九月九玄帝廟會期間,正陽關一些民間藝人,為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便紛紛上演肘閣等一大批民間文藝節目,表演精彩紛呈,萬人空巷,讓廣大民眾一飽眼福,豐富了廣大民眾的文化生活,受到了民眾一致好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

旅遊資源

正陽關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鎮,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現有安徽省級保護文物1處,壽縣保護文物12處。另外,有建於清末的徐公亭,有1929—1934年設立的中央交通站正陽分站舊址和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等。
漫步街頭,古街古巷處處瀰漫著濃郁的古鎮氣息,許多保存完好的格門、花窗、四合院、青磚、黛瓦,馬頭牆式的明清古民居隨處可見。有載於《嘉靖壽州志》的正陽關八景:蒼溝舟市、秀澗離筵、劉備古城、董生遺址、邊洲漁會、淮水帆飛、西城春柳、南湖晴光等。
據一些健在老人講解放前鎮內廟宇眾多,竟建有“七十二座半廟宇”,成為正陽關的一大特色。現在,保存較好 的廟宇有玄帝廟、城隍廟、灶王廟、大王廟、火神廟等。
玄帝廟
特別是玄帝廟,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大殿內供奉的玄天大帝等五尊銅神像均為大明正德7年(公元1512年)用4噸精銅鑄造而成,是難得一見的古代雕塑鑄造藝術精品。以玄帝廟為依託興建的玄帝廟公園,已成為古鎮人民遊玩的首選。
每年的玄帝廟物資交流大會吸引周邊縣市十多萬民眾到正陽關參會,經濟、社會效益顯著。鎮內有建於清同治年間的三座高大古城門,即北門、南門、東門(西門毀於抗日戰爭時期),每座城門內外門額上均刻有古人的題字,字型渾厚遒勁,含義深刻,意味雋永,常使遊人駐足品味三思。
清真寺
正陽關清真寺始建於明代,無象寶殿,畫棟雕檐,寶殿前的楹聯:“望空非是空,雷雨風雲孰執掌;無象真有象,乾坤日月大經綸。”常讓人盪氣迴腸。
正陽關鎮黨委、政府在城建改造中依託千年古鎮優勢,走旅遊興鎮之路,遵循“保留、修復、挖掘、開發”的原則,十分注意保留古鎮格局、古代建築,使千年古鎮在與時俱進的同時,又不失其古樸典雅的風貌。
古老的正陽關是你觀光旅遊的好去處。
正陽關古城門
淮上古鎮正陽關,雖在歷史上屢遭兵燹和洪水的侵害,但至今仍保存有三座建於大清同治年間的古城門——北門、南門、東門(西門已毀於解放前)。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三座城門的內外門額上均鐫有古人的題字,字型或雍容端莊或遒勁蒼潤,非但含義深刻、意味雋永,而且還是難得一見的書法珍品。正陽關原有民築土圩以御洪水,清同治五年(1866年)壽州知州施照,在土圩舊址上“改築城垣……,城周圍七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計四里三分。女牆一千三百七十垛”。城設四門,上有城樓,城門內外均有石刻題額。

東門內額題字:朝陽;外額題字:熙宇春台。朝陽:即東方初升的太陽,此題字寓意人們對正陽寄予無限美好的希望,願正陽就像東方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蒸蒸日上。熙宇春台,此典故出自老子《道德經》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用今天的話說,眾人興高采烈,好像去參加豐盛的筵席,又像是在溫暖的春天裡登上高台眺望美景,一派和諧景象。“熙宇春台”意為人們登上東門,心情就如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裡登上高台眺望美景那樣舒暢。這樣既指東門的高大,又指其四周風景怡人,是眾人遊玩的好去處。
南門內額題字:解阜;外額題字:淮南古鎮。“解阜”出於舜帝《南風歌》,據《史記》樂書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南風歌云:“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意為做官者要為百姓排憂解難,減輕百姓負擔,增加百姓收入,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淮南古鎮,意指正陽關是淮南國的古鎮,言其歷史之悠久也。據《史記·黥布列傳》載,漢高祖三年,九江王黥布歸漢,“四年七月(即公元前203年7月),立布為淮南王”,壽春為淮南王國地,正陽關當然也歸淮南國管轄,故有“淮南古鎮”之稱。
西門原內額題字:西映長庚;原外額題字:淮流管鑰。西映長庚,語出《詩經》小雅-大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長庚即金星,亦名太白、啟明,昏見為長庚,旦見為啟明。“西映長庚”意為:黃昏時節,長庚星伴隨著夕陽的餘輝一道映照在西門上,主要講述是夕陽西下時的西門美景。淮流管鑰:正陽關是淮河水運重要樞紐,七十二水通正陽,東可至揚州,西可入桐柏,北通潁阜,南溯大別山。“淮流管鑰”意為西門就像是淮河上一把能控制淮水流量的鑰匙,言西門對淮河水運的重要性,是扼守淮、潁、淠三水之咽喉。在抗日戰爭時期,從淮南過來的一條日本鬼子炮艇,從淮河上向城門樓猛烈轟擊,炸垮了西門。
北門內額題字為“拱辰”,外額題字為“鳳城首鎮”,“拱辰”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章,“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意為做官從政者,要以“官德”為先,以德服人,這樣百姓就會像眾星環繞北斗那樣,團結在你的周圍,從而獲得百姓的信任和擁護。晉潘安仁《籍田賦》有“若湛露之晞朝陽,似眾星之拱北辰也”句。鳳城首鎮,意為正陽關為鳳陽府內第一大鎮。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為擴大家鄉鳳陽府的管轄範圍,曾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將壽州劃入鳳陽府。據明嘉靖壽州志云:“明興,高皇帝為壽春府,尋改壽州隸鳳陽府”。正陽屬壽州,幫正陽亦屬鳳陽府。又因正陽關“七十二水通正陽”,得水運之利,擅舟揖之便,商販輻輳,是淮河中游重要物資集散地,自明代成化元年設立收鈔關以來,一直是淮河中游的商貿大鎮,有“淮南第一鎮”之譽,故有“鳳城首鎮”之說。
由此可見,正陽關城門門額題字大部分出自《道德經》、《詩經》、《論語》、《史記》等典籍,含義雋永,確實值得遊人駐足品味三思。正陽城牆於1940年被國民黨桂系部隊拆除,東、南、北三座城門仍保存至今。正陽的古城門讓人特別油生懷古的幽思。
旅遊線路有
①淮河漂流線:孟家湖→清河口→董家碼頭→迎水寺→沫河口。
②垂釣休閒線:劉備城水倉庫→肖嚴湖→南堤→正陽南塘心。
③尋覓歷史遺蹟線:玄帝廟→迎水寺→北門→廣嗣宮巷→文化館木樓→中正街→清真寺→東門→巷門街→三元街→南大街→賢良巷→南門→大王廟→董家碼頭→清河口→孟家湖。

敬老院

正陽關鎮敬老院位於枸蘇公路沿線,交通便利,院落整潔,環境優美,設計規模為省一級敬老院。 本院於2007年10月新建,占地面積12畝,總投資70萬元,其中基建60萬元,設備購置10萬元,現初具規模,擁有瓦房36間,平房2間,設有食堂、餐廳、會議室、衛生室、會計室、健身房、娛樂室、辦公室、男女洗浴室、供水房,配有彩電、VCD、冰櫃、消毒櫃、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麻將、撲克等服務設施。
敬老院計畫大力發展副業生產和院辦經濟,計畫年養豬10頭,出欄生豬8頭,種植蔬菜和季節蔬菜,副業產值1.5萬元。敬老院現有院民50人,管理及工作人員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