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欽定明史(全7冊)

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欽定明史(全7冊)

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篇目浩大,涵蓋了中國古代幾乎所有的學術領域,是“康乾盛世”的巔峰之作,中華千年文化溶於其中。其最大的版本價值在於“欽定御覽”,是乾隆皇帝為自己準備的書。。《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是出版價值、版本價值、文獻價值、史料價值、學術價值、研究價值、收藏價值、書法價值、欣賞價值、傳承價值、饋贈價值集於一身的難得的出版項目。

基本介紹

  • 書名: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欽定明史(全7冊)
  • 作者:(清)聖祖仁皇帝特徵四
  • ISBN:10位[7807200413]13位[9787807200413]
  • 定價:¥716.00元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05-05
簡介,內容,特點,目錄,

簡介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弘曆下詔,開四庫全書館,次年,敕修《四庫全書》。自唐宋以後,歷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編纂典籍的傳統,唐代有《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宋代有《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特別是明代永樂年間編纂的《永樂大典》,共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圖書七八千種,堪稱鴻篇巨製。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又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到了清乾隆年間,安徽學政朱筠以為《永樂大典》收錄圖書末為盡全,因此上書建議向民間廣泛徵求佚書,同時,設立專門機構,對翰林院所藏《永樂大典》進行校輯。於是,乾隆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委派紀昀等著名學者一百六十餘人,開始編纂《四庫全書》。編纂《四庫全書》首先是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圖書,從乾隆三十七年開館征書,至乾隆四十三年,歷時七年,共徵集圖書12237種;然後是整理圖書,由四庫館臣對於內府藏書以及從各地徵集的圖書進行校訂,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其中,應抄、應刻之書被認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而應存之書則不能收入四庫全書,僅僅是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存目。《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收入圖書三千四百五十七種,凡七萬九千零七十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6752函。成為中國歷史上卷帙最多的一部叢書。《四庫全書》的編纂抄寫歷時十餘年,共抄出七部,全書底本藏於翰林院,第一部抄本藏於文淵閣,其他六部分別藏於瀋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熱河文津閣,是為北四閣;鎮江金山文宗閣、揚州大觀堂文匯閣、杭州西湖文瀾閣、是為南三閣。當乾隆帝下詔開館征書時,他已經是六十三歲高齡的老皇帝了,這項浩大的工程能否在他有生之年完成,他自己也沒有把握。用他自己的話說:“朕臨御已三十餘年,亦望望歲矣,斯事體大物博,時略嫌遲”,於是乾隆帝便有了依照全書體例,另編一套卷帙較少的叢書的想法。同年五月初一,乾隆帝頒下諭旨,以全書卷帙浩如煙海,不易檢索為由,命在《四庫全書》中“擷其菁華,繕為薈要,其篇式一如全書之例。”隨後,便另外設立了《四庫全書薈要》修書處,責成王際華、于敏中負責此項事務。至乾隆四十三年,《四庫全書薈要》第一部繕寫完畢,按照乾隆帝的意願,保存在坤寧宮後御花園內的搞藻堂。兩年以後又繕出第二部,存於長春園味腴書室。鹹豐十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焚圓明園,味腴書屋所藏《薈要》被焚毀。嗣後,大江南北兵禍連綿,文宗閣、文匯閣、文源閣以及文瀾閣所藏《四庫全書》相繼遭劫。七閣《全書》僅有三部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另有文瀾閣所藏《四庫全書》毀而未盡,得以據它本補足。而藏於搞藻堂的《四庫全書薈要》則成為碩果僅存的世間孤本。搞藻堂位於乾清宮北,本為皇帝個人休息之所,他人根本無從涉足其地,所以,人們對於《薈要》所知甚少。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國民黨政府把《薈要》連同故宮文物運至西南,全國解放前夕,國民黨又把《薈要》裹到台灣。1985年,台灣世界書局將此書影印出版,精裝十六開本,共五百冊。由於《薈要》的編纂宗旨不似《全書》那樣面向民間,而僅供皇帝御覽,所以,《薈要》有著《全書》無法與之相匹的特點。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四庫全書
首先,書品精美,質量上乘。如前所述,《薈要》幾經戰火,已經是天壤間碩果僅存的珍品,不惟如此,更重要的是,由於這部叢書的編纂費用全部由清廷承擔,修書務求精美而不計資費,因此,《薈要》的書品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據目睹此書的台灣學者說,《四庫全書薈要》“字型端嚴勁挺,紙白墨潤,裝潢考究,”這一點完全可以從世界書局的影印本中得到證實。
其次,選編精審,卷帙精約。清代編纂《四庫全書》的主要目的,在於蒐集佚書,其結果必然是卷帙浩繁,“檢玩為難”,而《薈要》的編纂卻是為了供皇帝一人御覽,故其旨在於精而不在於多。《四庫全書薈要》的體例一如《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所收圖書數量卻僅為《全書》的七分之一,計四百六十三種,其中,經部一百七十三種,史部七十種,子部八十一種,集部一百三十九種。總計二萬零二百八十八卷,一萬一千一百七十八冊。所選圖書均為先秦至於清代久享盛名的圖書精品,其思想學術、義理辭章俱屬上乘。可以說,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菁華盡備於斯。
再次,內容真實,少經刪篡。自康熙時興起的文字獄,到乾隆時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據統計,僅乾隆一朝,文字獄便有一百三十餘起。對於清代統治者來說,他們最忌諱的便是圖書文獻中有不利於清王朝統治和詆毀滿人的文字。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乾隆帝在詔令修《四庫全書》的時候,也同時敕令對圖書的內容嚴加審查,收入《四庫全書》圖書中有關華夷之別的思想言論,均被四庫館臣肆意刪改,在這一意義上,清修《四庫全書》,雖對於保留、整理中國傳統文化有所貢獻,但與此同時,《四庫全書》中也有相當一些圖書文獻失去了它的本來面目。由於《四庫全書薈要》僅供皇帝御覽,因此,其所收圖書在內容上也就務求完整,至少沒有大量刪改的必要。由於這一原因,《薈要》收入圖書種類雖然僅僅是《全書》的七分之一,而冊數卻近乎《四庫全書》的三分之一,在原本保存、內容真實方面,《薈要》確實遠遠勝於《全書》。
第四,校勘翔實,版本珍貴。《薈要》編纂過程中據以繕寫的底本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內府刊刻本,這些刻本主要來自於清內府圖書刊刻機構武英殿,二是內府藏曆代善本和鈔本,三是乾隆三十八年以後在民間徵求到的佚書,在內府藏本和民間奉獻的遺書中自然不乏宋元時期的舊本。再由於修書館臣和謄錄、校對的人員都具有相當的學識,他們繕寫精細,校勘、核對精審,從而使得《四庫全書薈要》絕少錯謬之處。據統計,《四庫全書薈要》用來校勘的圖書達五百餘種,其中宋本六十二種,金元刊本六十三種,明刊本二百八十八種,清刻本五十種,此外還有《永樂大典》本十八種,仿宋鈔本七種,稿本一種。時至今日,《薈要》據為底本的許多宋元刻本已經不復存在,這就更顯得《薈要》版本的珍貴。
由於海峽阻隔,我們暫時無法一睹《四庫全書薈要》的真容。因此,吉林出版集團對《薈要》的影印出版,無論是對於歷史文獻的研究整理,還是對於中國古代歷史與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積極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時,由於《四庫全書薈要》本來就是書中精品,再輔之現代的印刷技術,這套叢書也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大小圖書館和個人收藏的珍品。

內容

《四庫全書》編纂之初,征書紛至沓來,卷帙浩繁,不便瀏覽,已經63歲高齡的乾隆皇帝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部重要而必備的圖書,所以在開館之初,命于敏中、王際華等人從應鈔諸書中,擷其精華,以較快速度,編纂一部《四庫全書薈要》,乾隆四十三年,第一部《四庫全書薈要》完成,藏於紫禁城坤宮寧御花園的“摛藻堂”。次年,又謄繕一部,藏於圓明園內的“味腴書屋”,以備乾隆隨時閱鑒。
《四庫全書薈要》共463種,20828卷,11178冊,下設若干子目。其中,經部173種,3576卷;史部70種,6535卷;子部81種,2866卷;集部139種,7851卷。《四庫全書薈要》成書後,乾隆欣喜若狂,題詩一首:全書收四庫,薈要粹其精。事自己巳兆,工今戊戌成。於焉適枕柞,亦欲勵尊行。設日資摛藻,猶非識重輕。
《四庫全書薈要》修成迄今已有二百餘年,命運多舛。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焚掠圓明園,藏於“味腴書屋”中的那套《四庫全書薈要》被化為灰燼。而存於“摛藻堂”里的那套《四庫全書薈要》,則一躍成為天壤間僅存的孤帙。但朝廷大內,宮禁森嚴,一般人無法涉足“摛藻堂”而得窺《四庫全書薈要》。直到1924年,清遜帝溥儀遷出皇宮,民國政府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故宮文物圖書,才發現《四庫全書薈要》依然塵封故處,安然無恙,觸手如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將此書運往重慶,1949年,又將此書運往台灣。

特點

《四庫全書薈要》從編纂上宗旨就與《四庫全書》不同,《四庫全書》面向世人,而《薈要》僅供皇帝御覽,從未流向過民間,因此,《薈要》有著《全書》無法與之相匹的特色。
第一:選編慎重,卷帙精約。編纂《四庫全書》的主要目的,在於儘可能的收齊各類書籍,保存文獻,網羅繁複,其結果必然是卷帙浩繁,“檢玩為難”;而《薈要》是為了供皇帝一人御覽,旨在於精,而不在於多。《薈要》只收存享有盛名而又確實能影響世人的作品,其思想學術、義理辭章俱屬上乘,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菁華盡備於斯。所以,《四庫全書薈要》所收書籍的種類只有《四庫全書》的七分之一,而冊數是《四庫全書》的三分之一,可謂“全書中的全書,精品中的精品”。乾隆有詩云:
道資鑑古,搜玉圃以羅珍。 理取研精,披金沙而聚粹。
文河藻潤,兼收眾派之流。 冊府菁華,別挹群言之液。
六年詳輯,將漸蕆夫全編。 兩部先成,已統苞其要義。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四庫全書
擷詞條而擢秀,摛藻如春。 咀義府以含英,味腴在道。
第二:內容真實,少經刪篡。自康熙時興起的文字獄,到乾隆時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據統計,僅乾隆一朝,文字獄便有130餘起。對於清代統治者來說,他們最忌諱的便是圖書文獻中有不利於清王朝統治和詆毀滿族的文字。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乾隆在詔令修《四庫全書》的時候,也同時敕令對圖書的內容嚴加審查,收入《四庫全書》的圖書中有關華夷之別的思想言論,均被四庫館臣肆意刪改,有相當一些圖書文獻失去了它的本來面目。而《薈要》供僅皇帝御覽,因此,其所收圖書在內容上也就務求完整,沒有大量刪改的必要。在原本保存、內容真實方面,《薈要》勝於《全書》。
第三:書品精美,質量上乘。由於清廷十分重視這部叢書,修書務求精美而不計資費,因此,《薈要》的書品達到了極為精善的境界。親睹此書的學者評價:《薈要》“字型端嚴勁挺,紙白墨潤,裝潢考究”。
第四:校勘翔實,版本珍貴。《薈要》的修書館臣和謄錄、校對的人員都具有相當的學識,他們繕寫精細,校勘、核對精審,從而使得《薈要》較少有錯謬之處。《薈要》依據底本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內府刊刻本,這些刻本主要來自於清內府圖書刊刻機構“武英殿”;二是內府所藏曆代善本和抄本;三是乾隆三十八年以後在民間徵求到的書籍,在內府藏本和民間奉獻的遺書中自然不乏宋元時期的舊本。所以考證更為詳盡,更完整地保存了舊本圖書的原貌。如《薈要》中的《周易正義》考證比全書就要多出20條,宋鄭汝諧的《東谷易翼傳》、唐杜牧的《樊川集》等,都可以看出與《四庫全書》所依據的底本不同。據統計,《薈要》的圖書底本達五百餘種,其中宋本62種,金元刊本63種,明刊本288種,清刻本50種,此外還有《永樂大典》本18種,仿宋鈔本7種,稿本1種。時至今日,《薈要》據為底本的許多宋元刻本已經不復存在,這就更顯得《薈要》版本的珍貴。

目錄

周易經傳註疏十三卷附略例一卷 (魏)王弼 (晉)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疏
周易口義十五卷 (宋)胡瑗述 (宋)倪天隱記
第2冊 橫渠易說三卷 (宋)張載撰
第3冊易璇璣三卷(宋)吳沆撰
第3冊東坡易傳九卷(宋)蘇軾撰
第3冊紫岩易傳十卷(宋)張浚撰
第3冊漢上易傳十五卷(宋)朱震撰
第4冊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宋)李衡輯
第4冊易小傳六卷(宋)沈該撰
第4冊周易玩辭十六卷(宋)項安世撰
第5冊大易粹言七十三卷首一卷(宋)方聞一撰
第5冊復齋易說六卷(宋)趙彥肅撰
第5冊周易本義四卷(宋)朱熹撰 (宋)成矩輯
第6冊朱文公易說三十三卷(宋)朱監輯
第6冊童溪易傳三十卷(宋)王宗傳撰
第7冊周易輯聞六卷(宋)趙汝楳撰
第7冊周易裨傳二卷(宋)林至撰
第7冊易象意言一卷(宋)蔡淵撰
第7冊周易鄭注三卷(漢)鄭玄注 (宋)王應麟輯
第7冊東谷易翼傳二卷(宋)鄭汝諧撰
第7冊郭氏傳家易說十一卷(宋)郭雍撰
第8冊周易傳義附錄十四卷(宋)董楷撰
第8冊丙子學易編一卷(宋)李心傳撰
第9冊易學啟蒙通釋二卷(宋)胡方平撰
第9冊三易備遺十卷(宋)朱元升撰
第9冊俞氏易集說十三卷(元)俞琰撰
第10冊學易記九卷(元)李簡撰
第10冊易纂言十二卷(元)吳澄撰
第10冊周易本義通釋十二卷(元)胡炳文撰
第11冊周易本義附錄纂注十五卷(元)胡一桂撰
第11冊周易啟蒙翼傳四卷(元)胡一桂撰
第11冊大易輯說十卷(元)王申子撰
第12冊周易本義集成十二卷(元)熊良輔撰
第12冊周易會通十四卷(元)董真卿撰
第13冊日講易經解義十八卷(清)牛鈕等撰
第14冊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清)李光地等撰
第15冊御纂周易述義十卷(清)傅恆等撰
第15冊易數鉤隱圖三卷遺論九事一卷(宋)劉牧撰
第15冊易象圖說內篇三卷外篇三卷(元)張理撰
第15冊大易象數鉤深圖三卷(元)張理撰
第15冊易圖通變五卷(宋)雷思齊撰
第15冊易緯乾坤鑒度十二卷(漢)鄭玄注
第16冊尙書註疏十九卷(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
第17冊尙書全解四十卷(宋)林之奇撰
第18冊東坡書傳二十卷(宋)蘇軾撰
第18冊增修東萊書說三十五卷(宋)呂祖謙撰 (宋)時瀾增修
第18冊尙書說七卷(宋)黃度撰
第19冊書經集傳六卷(宋)蔡沈撰
第19冊尙書詳解十三卷(宋)胡士行撰
第19冊尙書句解十三卷(元)朱祖義撰
第19冊書集傳纂疏六卷(元)陳擽撰
第20冊書纂言四卷(元)吳澄撰
第20冊書傳輯錄纂注六卷(元)董鼎撰
第21冊尙書纂傳四十六卷(元)王天與撰
第21冊日講書經解義十三卷(清)庫勒納等撰
第22冊欽定書經傳說彙纂二十一卷首二卷(清)王頊齡等撰
第22冊禹貢指南四卷(宋)毛晃撰
第22冊禹貢山川地理圖二卷(宋)程大昌撰
第22冊禹貢說斷四卷(宋)傅寅撰
第23冊毛詩註疏三十卷(漢)毛亨傳 (漢)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
第24冊毛詩指說一卷(唐)成伯瑜撰
第24冊毛詩本義十六卷(宋)歐陽修撰
第24冊毛詩李黃集解四十二卷(宋)李樗 (宋)黃櫄撰
第25冊詩總聞二十卷(宋)王質撰
第25冊詩補傳三十卷(宋)范處義撰
第26冊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宋)呂祖謙撰
第26冊詩經集傳八卷(宋)朱熹撰
第27冊詩傳遺說六卷(宋)朱監輯
第27冊詩緝三十六卷(宋)嚴粲撰
第27冊詩經疑問七卷(元)朱倬撰
第27冊詩解頤四卷(明)朱善撰
第28冊欽定詩經傳說彙纂二十一卷首二卷(清)王鴻緒等撰
第29冊詩地理考六卷(宋)王應麟撰
第29冊詩集傳名物鈔八卷(元)許謙撰
第29冊陸氏詩疏廣要二卷(明)毛晉撰
第030~031冊春秋左氏傳註疏六十卷(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疏
第030~031冊春秋左氏傳註疏六十卷(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疏
第32冊春秋左氏傳說二十卷(宋)呂祖謙撰
第32冊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五卷(宋)章沖撰
第32冊春秋公羊傳註疏二十八卷(漢)何休解詁 (唐)徐彥疏
第33冊春秋穀梁傳註疏二十卷(晉)范甯集解 (唐)楊士勛疏
第33冊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宋)孫復撰
第33冊春秋劉氏傳十五卷(宋)劉敞撰
第33冊春秋權衡十七卷(宋)劉敞撰
第34冊蘇氏春秋集解十二卷(宋)蘇轍撰
第34冊葉氏春秋傳二十卷(宋)葉夢得撰
第34冊春秋辨疑四卷(宋)蕭楚撰
第34冊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
第34冊春秋臣傳三十卷(宋)王當撰
第35冊春秋集解三十卷(宋)呂本中撰
第36冊春秋胡氏傳三十卷(宋)胡安國撰
第36冊陳氏春秋後傳十二卷(宋)陳傅良撰
第36冊春秋提綱十卷(宋)陳則通撰
第36冊春秋張氏集注十一卷綱領一卷(宋)張洽撰
第37冊春秋通說十三卷(宋)黃仲炎撰
第37冊春秋經筌十六卷(宋)趙鵬飛撰
第38冊春秋或問二十卷附春秋五論一卷(宋)呂大圭撰
第38冊春秋詳說三十卷(宋)家鉉翁撰
第39冊讀春秋編十二卷(宋)陳深撰
第39冊春秋本義三十卷(元)程端學撰
第40冊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十二卷(元)俞皐撰
第40冊春秋諸傳會通二十四卷(元)李廉撰
第41冊春秋闕疑四十五卷(元)鄭玉撰
第42冊春秋屬辭十五卷(元)趙汸撰
第42冊趙氏春秋集傳十五卷(元)趙汸撰
第43冊日講春秋解義六十四卷清聖祖撰 清世宗校定
第44冊欽定春秋傳說彙纂三十八卷首二卷清康熙三十八年敕撰
第45冊御纂春秋直解十二卷(清)傅恆等撰
第45冊春秋王霸列國世紀編三卷(宋)李琪撰
第45冊春秋春王正月考二卷(明)張以寧撰
第46冊周禮註疏四十二卷(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第047~048冊周禮訂義八十卷(宋)王與之撰
第047~048冊周禮訂義八十卷(宋)王與之撰
第49冊禮經會元四卷(宋)葉時撰
第49冊太平經國之書十一卷首一卷(宋)鄭伯謙撰
第49冊考王記解二卷(宋)林希逸撰
第49冊儀禮註疏十七卷(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第50冊儀禮集說十七卷(元)敖繼公撰
第50冊經禮補逸九卷(元)汪克寬撰
第50冊儀禮鄭注句讀十七卷(清)張爾歧撰
第051~052冊禮記註疏六十三卷(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疏
第051~052冊禮記註疏六十三卷(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疏
第053~056冊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宋)衞湜撰
第053~056冊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宋)衞湜撰
第053~056冊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宋)衞湜撰
第053~056冊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宋)衞湜撰
第57冊陳氏禮記集說十卷(元)陳澔撰
第57冊日講禮記解義六十四卷清聖祖撰
第058~059冊欽定周官義疏四十八卷首一卷清乾隆十三年敕撰
第058~059冊欽定周官義疏四十八卷首一卷清乾隆十三年敕撰
第060~061冊欽定儀禮義疏四十八卷首二卷清乾隆十三年敕撰
第060~061冊欽定儀禮義疏四十八卷首二卷清乾隆十三年敕撰
第062~064冊欽定禮記義疏八十二卷首一卷清乾隆十三年敕撰
第062~064冊欽定禮記義疏八十二卷首一卷清乾隆十三年敕撰
第062~064冊欽定禮記義疏八十二卷首一卷清乾隆十三年敕撰
第65冊三禮圖二十卷(宋)聶崇義撰
第65冊大學衍義四十三卷(宋)真德秀撰
第066~067冊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明)丘濬撰
第066~067冊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明)丘濬撰
第068~069冊御定孝經注一卷唐玄宗注 (宋)邢昺疏 御定孝經注一卷唐玄宗注 (宋)邢昺疏
第068~069冊孝經註疏九卷清世宗撰 御定孝經衍義一百卷(清)葉方藹 (清)張英等撰
第70冊論語註疏二十卷(魏)何晏集解 (宋)邢昺疏
第70冊論語解十卷(宋)張栻撰
第70冊論語集說十卷(宋)蔡節撰
第71冊孟子註疏十四卷(漢)趙岐注 (宋)孫奭音義並疏
第71冊孟子說七卷(宋)張栻撰
第71冊孟子集疏十四卷(宋)蔡模撰
第71冊孟子傳二十九卷(宋)張九成撰
第72冊四書集注章句十九卷(宋)朱熹撰
第72冊四書集編二十六卷(宋)真德秀撰
第73冊四書纂疏二十六卷(宋)趙順孫撰
第74冊四書通二十六卷(元)胡炳文撰
第74冊四書通證六卷(元)張存中撰
第75冊四書通旨六卷(元)朱公遷撰
第75冊四書纂箋二十八卷(元)詹道傳撰
第76冊四書辨疑十五卷(元)陳天祥撰
第76冊日講四書解義二十六卷(清)庫勒納等撰
第77冊經典釋文三十卷(唐)陸德明撰
第78冊五經文字三卷(唐)張參撰
第78冊九經字樣一卷(唐)唐玄度撰
第78冊羣經音辨七卷(宋)賈昌朝撰
第78冊六經奧論六卷(宋)鄭樵撰
第78冊六經正誤六卷(宋)毛居正撰
第78冊經說七卷(元)熊朋來撰
第78冊十一經問對五卷(元)何異孫撰
第78冊五經蠡測六卷(明)蔣悌生撰
第79冊爾雅註疏十一卷(晉)郭璞注 (宋)邢昺疏
第79冊爾雅翼三十二卷(宋)羅願撰
第79冊釋名八卷(漢)劉熙撰
第79冊廣雅十卷(韓)張揖撰
第79冊埤雅二十卷(宋)陸佃撰
第80冊說文解字三十卷(漢)許慎撰 (宋)徐鉉等注
第80冊玉篇三十卷(梁)顧野王撰 (唐)孫強增 (宋)陳彭年重修
第80冊漢隸字源六卷(宋)婁機撰
第081~082冊御定康熙字典三十六卷(清)張玉書等撰
第081~082冊御定康熙字典三十六卷(清)張玉書等撰
第083~084冊御製增訂清文監三十二卷補編四卷總綱八卷(清)傅恆等撰
第083~084冊御製增訂清文監三十二卷補編四卷總綱八卷(清)傅恆等撰
第85冊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撰
第85冊集韻十卷(宋)丁度等撰
第86冊古今韻會舉要三十卷(元)熊忠撰
第86冊御定音韻闡微十八卷(清)李光地等撰
第86冊欽定同文韻統六卷(清)允祿等撰
第087~089冊史記一百三十卷(漢)司馬遷撰 (宋)裴駟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第087~089冊史記一百三十卷(漢)司馬遷撰 (宋)裴駟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第087~089冊史記一百三十卷(漢)司馬遷撰 (宋)裴駟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第090~092冊漢書一百二十卷(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第090~092冊漢書一百二十卷(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第090~092冊漢書一百二十卷(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第093~095冊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劉宋)范曄撰 (唐)李賢注 續志 (晉)司馬彪撰 (粱)劉昭注
第093~095冊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劉宋)范曄撰 (唐)李賢注 續志 (晉)司馬彪撰 (粱)劉昭注
第093~095冊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劉宋)范曄撰 (唐)李賢注 續志 (晉)司馬彪撰 (粱)劉昭注
第096~097冊三國志六十五卷(晉)陳壽撰 (劉宋)裴松之注
第096~097冊三國志六十五卷(晉)陳壽撰 (劉宋)裴松之注
第098~100冊晉書一百三十卷唐太宗撰
第098~100冊晉書一百三十卷唐太宗撰
第098~100冊晉書一百三十卷唐太宗撰
第101~102冊宋書一百卷(梁)沈約撰
第101~102冊宋書一百卷(梁)沈約撰
第103冊南齊書五十九卷(梁)蕭子顯撰
第104冊梁書五十六卷(唐)姚思廉撰
第104冊陳書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
第105~107冊魏書一百十四卷(北齊)魏收撰
第105~107冊魏書一百十四卷(北齊)魏收撰
第105~107冊魏書一百十四卷(北齊)魏收撰
第108冊北齊書五十卷(唐)李百藥撰
第108冊周書五十卷(唐)令狐德棻等撰
第109~110冊隋書八十五卷(唐)魏徵等撰
第109~110冊隋書八十五卷(唐)魏徵等撰
第111~112冊南史八十卷(唐)李延壽撰
第111~112冊南史八十卷(唐)李延壽撰
第113~115冊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壽撰
第113~115冊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壽撰
第113~115冊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壽撰
第116~120冊舊唐書二百卷(後晉)劉昫等撰
第116~120冊舊唐書二百卷(後晉)劉昫等撰
第116~120冊舊唐書二百卷(後晉)劉昫等撰
第116~120冊舊唐書二百卷(後晉)劉昫等撰
第116~120冊舊唐書二百卷(後晉)劉昫等撰
第121~125冊唐書二百二十五卷附釋音二十五卷(宋)歐陽修 (宋)宋祁撰
第121~125冊唐書二百二十五卷附釋音二十五卷(宋)歐陽修 (宋)宋祁撰
第121~125冊唐書二百二十五卷附釋音二十五卷(宋)歐陽修 (宋)宋祁撰
第121~125冊唐書二百二十五卷附釋音二十五卷(宋)歐陽修 (宋)宋祁撰
第121~125冊唐書二百二十五卷附釋音二十五卷(宋)歐陽修 (宋)宋祁撰
第126~127冊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宋)薛居正等撰
第126~127冊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宋)薛居正等撰
第128冊五代史七十四卷(宋)歐陽修撰 (宋)徐無黨注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29~139冊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40冊遼史一百十五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第141~143冊金史一百卅五卷(元)托克托(脫脫)等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