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等位基因頻率

在給定群體中,第二常見的基因型(次等位基因)出現的基因頻率就稱為次等位基因頻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次等位基因頻率
  • 外文名:minor allele frequency
  • 縮寫:MAF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 allele frequency(等位基因頻率)的概念。用一個例子說明:假設在100個人裡面,某條染色體上某個位點有一個SNP,這個SNP位點有三個allele: A, C, G。 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的方法我們發現這100個人裡面這個位點的鹼基A出現100次,C出現80次,G出現20次(人是二倍體,因此這個SNP位點有200個)。所以我們可以計算這三個allele的頻率: A = 100/200, C = 80/200, G = 20/200. 那么根據定義,出現第二多的就是minor allele frequency。 也就是allele C,MAF為0.4。
MAF在群體遺傳學中很常被用到。因為它提供了區分群體中常見變異與特殊變異的信息。舉個例子,在一個2015年2120個撒丁島人的全基因組調查中,作者將其中發現的變異根據MAF而分為了三種。其中還發現MAF<0.05的罕見特殊變異相較於常規變異MAF>0.05,更常見發生在編碼區在此族群中。
此外,在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畫(HapMap)中,MAF大於0.05 (5%)的SNP都被作為了調查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