檉麻枯萎病

檉麻枯萎病

檉麻枯萎病在河南、安徽、江蘇、湖北、福建等級省都有發生,局部地區發病較為嚴重。安徽宿縣、阜陽、滁縣等級地區以及合肥郊區發生普遍,嚴重田塊發病率可達90%以上,死苗率為10-20%,造成留種困難,嚴重威脅檉麻的生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檉麻枯萎病
  • 病原分類地位:河南、安徽、江蘇、湖北、福建
  • 主要危害作物:檉麻
  • 主要為害部位:幼苗
  • 半知菌亞門
  • 死苗率:10-20%
  • :瘤座孢目
  • :鐮孢霉屬
  • 溫度:20-35℃
病狀,病原,發病規律,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的種子,實行輪作倒茬,藥劑保護,

病狀

出土半個月以後的幼苗即開始發病,呈現立即枯、枯萎症狀。苗期發病,真葉凋萎、青枯,或頂端幼芽焦枯,呈鉤頭狀; 幼根枯死,鬚根脫落或根尖枯死; 幼莖外表一般無明顯條斑,但在高濕時,莖上長有粉紅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莖內木質部導管變褐色。成株期發病,葉片變黃,葉脈由深綠色變黃褐色。天氣潮濕時,病株莖稈上生有長條斑,病斑邊緣紫褐色,中間長有桔紅色分生孢子,最後呈粉紅色。變褐的葉脈,經保濕會長出粉紅色分生孢子,最後呈粉紅色。變褐色的葉脈,經保濕會長出粉紅色的分生孢子。乾旱時,葉片萎垂,整株乾枯,莖部不表現條斑。病株莖內木質部均變為褐色。

病原

此病由半知菌亞門,瘤座孢目,鐮孢霉屬的的潮濕鐮刀菌豬屎豆變種(或專化型)侵染所致。病菌有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兩種。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直或略彎形,單胞,無色,在孢子梗上多為頭狀著生,呈桔紅色粘孢子團。
病菌生長適溫為20-35℃,最適溫度為27-28℃,致死溫度為60℃、10分鐘,最適PH7-8.
病菌的寄主範圍較窄,主要危害檉麻,尚可侵染豬屎豆。

發病規律

病地收穫的種子,其表面和內部均可帶菌,一般帶菌率為3-8%,帶菌種子是新茬地的初侵染來源。田間出現的病株,在高濕下,莖桿、葉片上可長出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經雨水淋刷或飛濺,可多次侵染鄰近植株的根部或莖部,危害植株的維管束組織。在病地土壤中病菌的孢子和遺留田間的病株殘體,將成為次年的重要的侵染來源。
多雨高濕,有利於病菌的傳播和侵染,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選用病地帶菌種子和病地連作,都能加重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

選用無病的種子

建立無病留種田或在無病田上選留種子。嚴格控制從病區、病田調換種子。
藥劑處理種子選手 病地種子套用50%的多菌靈200-500倍藥液浸種24小時,或用200倍甲醛溶液浸種20分鐘,這對壓低田間病害的發生良好的效果。

實行輪作倒茬

連作的重病地塊,可與玉米、薯類、花生、綠豆等作物實行四年以上的輪作,如能水旱輪作,則效果更好。
加強田間栽培管理 檉麻收穫後,徹底清除田間殘餘,深耕土壤,加速病殘體的分解,減少表土層的病菌數量。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加強中耕除草,雨季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濕度,增強植株抗性,減輕病害的發生。

藥劑保護

連作病地,除做好種子處理外,播種時可撒施或溝施六氯代苯藥土(每畝用藥1-2公斤,加適量的細土)。在7、8月間,噴灑多菌靈、代森鋅或波爾多液等級藥劑,能控制病害的迅速蔓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