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邊鎮

橋邊鎮

橋邊鎮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鎮政府駐橋邊村,人口25692人(2017年),面積132.41平方千米(2017年)。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廣化寺、橋邊、黃家棚、李家灣、白馬溪、韓家壩、六里河、雙堰口、朱家坪、上峰尖、偏岩、石堰、太平、天王寺、新村。1949為第九區,1958年改為橋邊公社,1987年建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府20公里。318國道及宜(昌)長(陽)公路過境。轄簡家沖,黃家棚、李家灣、玉皇閣、橋邊、白馬溪、響鈴口、韓家壩、六里河、龍家沖、王胡沖、偏岩、石堰、太平、新村、閔家沖、天王寺、包家埫、中嶺、松門溪、平善壩、三百蜂、上峰尖、韓家坪、八斗方、雙堰口、羅家溪、朱家坪28個村委會(合併前)。鄉鎮企業以商貿、運輸、飲食服務業為主。農業主產水稻玉米、薯類,土特產有柑橘竹子木梓、藥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橋邊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湖北宜昌
  • 下轄地區:橋邊,白馬溪,黃家棚,天王寺等
  • 政府駐地:橋邊村
  • 電話區號:0717
  • 郵政區碼:443121
  • 地理位置:宜昌西南部
  • 面積:132.4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5692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天王寺瀑布,橋邊水鄉,天台觀、青龍峽
  • 機場三峽機場
  • 火車站:宜昌南站
  • 車牌代碼:鄂E
行政,歷史沿革,地理位置,村鎮建設,教育,石堰國小,橋邊國小,點軍四中,編手工藝,旅遊資源,地圖信息,

行政

橋邊鎮地處長江西陵峽南岸,東鄰點軍街辦,南接聯棚鄉,西北與夷陵區三斗坪鎮接壤,北與土城鄉相連,版圖面積132.41平方千米(2017年),所轄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5692人(2017年)。集鎮功能完善,交通、電力、金融、保險、郵電、通訊、有線電視、衛生、自來水等產業蓬勃發展,移動、聯通信號網路覆蓋全鎮。2007年工農業總產值212596萬元,農業總產值20574萬元,2007年未農民人均純收入4205元。

歷史沿革

1949年6月,即新中國誕生前夕成立了中共宜昌縣大橋邊區委會,稱宜昌縣第九區委員會,錄屬於中共宜昌縣委領導,機關駐穆家店,後遷大橋邊。1956年5月,中共第十一區併入,稱中共宜昌縣第六區委員
會。1958年10月,建立中共宜昌縣大橋邊人民公社委員會。1961年4月恢復區建制,改稱中共宜昌縣大橋邊區委會、大橋邊區公所。1975年10月,撤消區建制,成立中共橋邊人民公社委員會、大橋邊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2月,又建立中共大橋邊區委會、大橋邊區公所。1987年11月,撤消區建制,成立中共橋邊鎮委員會、橋邊鎮人民政府。2001年6月,整體劃轉歸中共點軍區委、點軍區人民政府管轄。
農副業農副業

地理位置

本鎮緊鄰宜昌城區和三峽壩區,距中心市區10公里,距葛洲壩水電樞紐10公里,距三峽大壩20公里,距清江隔河岩水電樞紐僅30公里。陸路方面323省道穿境而過,橋邊鎮內全長11公里。同時在建的宜萬鐵路將於2009年通車,宜昌火車站南站設在我鎮黃家棚村,夷橋路、三峽右岸翻壩公路已經開工建設;水路方面有新平公路串接323省道與平善壩碼頭直接進入長江天然水上運輸線;航空方面有三峽機場距本鎮僅50公里左右。因此境內323省道、宜萬鐵路、三峽右岸翻壩公路將在橋邊交匯,與三峽機場、宜昌水運港口形成大交通、大循環,共同構建了便利的交通環境。2008年3月批准的湖北點軍工業園區規劃在橋邊境內。

村鎮建設

長江鋁業的落戶投產,橋邊鎮迎來了經濟和社會加快發展的契機,15萬噸電解鋁項目的成功引進使橋邊成為全省最具開發潛質的鋁業發展基地。慧龍工業小區吸引了一批企業投資辦廠。代表宜昌乃至渝東鄂西農業形象的現代農業示範園——高農科技公司,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培育開發出了一大秕優質菜、優質果、優質藥材,加快了全鎮1.2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和2.5萬畝柑桔園產品結構升級換代,全鎮蔬菜產量達8萬噸,柑桔產量達到4萬噸。7家柑桔加工企業為橋邊柑桔銷售注入新的活力。橋邊作為生態家園示範建設點使綠色、環保觀念深入民心。
橋邊(原名大橋邊)鎮位於長江西陵峽南岸,東臨點軍街道辦事處,西與土城鄉接壤,南同聯棚鄉搭界,北靠夷陵區三斗坪鎮。1987年,全鎮有22個村,222個村民小組。2002年8月,村組精簡合併後,全鎮有行政村14個,居委會1個,村(居)民小組143個。 2004年,橋邊鎮總面積132.41平方公里,總人口27910人。
(一)黃家棚村

2002年8月,橋邊鎮黃家棚村、簡家沖村合併為黃家棚村,周邊與偏岩村、太平村、李家灣村和點軍街辦巴王店村、聯棚鄉福安村交界。全村土地面積4.48平方公里,下設14個村民小組。2004年底全村641戶,2149人,1277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4115元。主要有蔬菜、水果、油料、牧類、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二)李家灣村

2002年8月,橋邊鎮李家灣村、玉皇閣村合併為李家灣村,周邊與黃家棚村、橋邊村、白馬溪村和聯棚鄉長嶺村、福安村交界,323省道由境內通過。全村土地面積5.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7.1公頃,下設19個村民小組。2004年底全村710戶,2251人,1050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3910元。主要有蔬菜、水果、油料、養豬養雞等種植、養殖產業。橋邊鎮養雞協會、橋邊鎮生豬生產協會均設在該村,其中,清龍牌林養雞成為宜昌市知名品牌,2004年全村肉雞出籠45000隻。
(三)橋邊村

該村為橋邊鎮機關所在地,周邊與李家灣村、太平村、韓家壩村、白馬溪村交界,323省道由境內通過,全村土地面積4.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0.09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村民小組11個,755戶,2431人,1055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3960元。主要有蔬菜、水果、糧食、油料、茶葉、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四)白馬溪村

2002年8月,橋邊鎮白馬溪村、響鈴口村合併為白馬溪村,周邊與李家灣村、橋邊村、韓家壩村、六里河村和聯棚鄉長嶺村、泉水村交界,323省道由境內通過。全村土地面積5.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0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611戶,2014人,1227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3820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總投資11億元、年產13萬噸電解鋁的宜昌長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坐落於該村高嶺坡。
(五)六里河村

2002年8月,橋邊鎮六里河村、龍家沖村合併為六里河(本名摟女河)村,周邊與白馬溪村、韓家壩村、雙堰口村和土城鄉土城村、安梓溪村、聯棚鄉泉水村交界,323省道由境內通過,全村土地面積9.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1.6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732戶,2415人,1512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4010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茶葉、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六)雙堰口村

2002年8月,橋邊鎮雙堰口村、八斗方村合併為雙堰口村,周邊與六里河村、韓家壩村、天王寺村、朱家坪村和土城鄉花栗樹村、李家壩村、土城村交界,全村土地面積1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2.4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410戶,1889人,707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3100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茶葉、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七)朱家坪村

2002年8月,橋邊鎮朱家坪村、落家溪村(羅家溪)、韓家坪村合併為朱家坪村,周邊與上峰尖村、天王寺村、雙堰口村、土城鄉花栗樹村、高岩村和夷陵區三斗坪鎮交界,全村土地面積16.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4.1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343戶,1050人,466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2480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茶葉 、桑蠶、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八)上峰尖村

2002年8月,橋邊鎮上峰尖村、三百蜂村、松門溪村、平善壩村合併為上峰尖村,周邊與新村村、天王寺村、朱家坪村和夷陵區三斗坪鎮交界,全村土地面積21.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7.79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486戶,1515人,887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2500元。主要產業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茶葉、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該村屬省級貧困村,地處西陵峽口,旅遊資源豐富,具有開發價值。
(九)韓家壩村

2002年8月,橋邊鎮韓家壩村、王胡沖村合併為韓家壩村,周邊與橋邊村、太平村、天王寺村、雙堰口村、六里河村、白馬溪村交界,規劃中的宜萬鐵路由境內通過,全村土地面積7.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3.5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5個村民小組,489戶,1655人,761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3856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茶葉、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十)天王寺村

2002年8月,橋邊鎮天王寺村、閔家沖村、包家埫村合併為天王寺村,周邊與石堰村、新村村、上峰尖村、朱家坪村、雙堰口村、韓家壩村、太平村交界,規劃中的宜萬鐵路由境內通過,全村土地面積1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3.3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502戶,1532人,750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3150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茶葉、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十一)太平村

太平村周邊與黃家棚村、偏岩村、石堰村、天王寺村、韓家壩村、橋邊村、李家灣村交界,規劃中的宜萬鐵路由境內通過,全村土地面積3.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5.4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466戶,1703人,735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4105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牧業、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十二)石堰村

2002年8月,橋邊鎮石堰村、石堰柑橘場合併為石堰村,周邊與偏岩村、太平村、天王寺村、新村村交界,規劃中的宜萬鐵路由境內通過,全村土地面積7.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6.2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569戶,1891人,1130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3860元。主要有蔬菜(其中有120畝優質“節節根,即魚腥草”基地)、糧食、油料、水果(其中有100畝血橙基地)、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十三)新村村

2002年8月,橋邊鎮新村村、中嶺村合併為新村村,周邊與上峰尖村、天王寺村、石堰村和點軍街道辦事處紫陽村、牛扎坪村交界,土地面積19.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2.47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430戶,1346人,720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3000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十四)偏岩村

偏岩村周邊與黃家棚村、太平村、石堰村和點軍街道辦事處巴王店村、李家河村、紫陽村交界。全村土地面積3.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6.08公頃。2004年底,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637戶,2057人,1060個勞動力,農民人平純收入4060元。主要有蔬菜、糧食、油料、水果、生豬、家禽等種植、養殖產業。
(十五)廣化寺社區居委會

2002年9月,橋邊鎮廣化寺社區居委會成立。2004年3月,中共橋邊鎮廣化寺社區支部委員會成立。廣化寺社區總戶數1065戶,總人口1715人。

教育

石堰國小

宜昌市點軍區石堰國小坐落於橋邊鎮石堰村一組,前稱是點軍區橋邊鎮石堰完全國小,創建於1978年,校園面積22242平方米,建築面積2474平方米。服務於橋邊鎮石堰村、太平村、偏岩村、新村、天王寺村,
服務區範圍總面積約78.5平方千米,總人口8760人。二十多年以來,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學校已經發展成為“宜昌市保育寄宿制示範學校”,在校學生330多名,教職工35人,其中專任教師32人,學歷全部達標,國小高級教師28人,教師隊伍年輕化,高學歷、高職稱化。學校有一個團結、務實、創新的領導班子,在校長劉雲芝的帶領下,學校認真貫徹“兩全”、以“三高”“四優”(教師高水平,學生高素質、管理高效益;校風優良、教風最佳化、環境優美、服務優質)為目標,從嚴治校、科學管理,積極探索市場經濟下農村國小辦學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學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形成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覺的道德主體意識,使其成為具有愛國心和責任感,能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的公民。
校園校園
近幾年,在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宜昌市溫州商會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學校於2006年投資五十五萬元新建了一棟700平方米的教學樓、2007年區教育局投資十五萬元改造了學生宿舍、2008年區教育局投資二十萬元新建了校門,改造了學校的供水系統、區域網路。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好評。

橋邊國小

橋邊國小始建於1937年,坐落於橋邊魏家沖,解放後編為宜昌縣第十四完全國小,後搬遷至橋邊村清水壩畔,定名為宜昌縣橋邊鎮橋邊中心完全國小。1998年,校址搬遷至橋邊鎮橋邊村四組。2002年,學校更名為宜昌市點軍區橋邊國小。現橋邊國小校園面積為12189.8㎡,校舍4410㎡。學校服務於九村一鎮直機關,服務範圍98平方公里。
學校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 “崇尚科學,教人求真”為辦學理念,以“崇德、博學、求實、創新”為校風,以“敬業、樂教、務實、高效”為教風,以“樂學、善思、求真、進取”為學風,做學生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橋邊國小占地面積12189.8㎡,山環水繞,環境清幽。建築面積4410㎡,08年新建教學樓,藍瓦白牆,美觀大方。教師辦公樓、學生宿舍、師生食堂,舒爽整潔,設施齊全。校園裡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綠化面積1420㎡。學校每間教室均配有電腦、投影儀等電化教學設備,學生微機室,擁有計算機68台,配置高,質量好,運行穩定。學校圖書室藏書20430冊,科學、數學實驗儀器和體音美器材配套達標,體育設施配套齊全,保證每個學生擁有公平和充足的教學資源。
學校教職工總數62人,其中專任教師58人,學歷達標100%,教師資格合格率達到100%。
學校現有1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700人,在編在崗教職工62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52人,大專及以上學歷59人,區級骨幹教師6名,市級骨幹教師、學科代頭人1名。學校先後獲得宜昌市文明單位、宜昌市花園式學校、宜昌市綠色學校、宜昌市平安校園、點軍區文明單位等稱號。

點軍四中

(市二十八中)
點軍四中位於橋邊鎮李家灣村。學校占地23319m2,其中綠化面積7117m2,綠化率達30.5%,校舍建築面積8925m2,建有教學樓2棟、學生宿舍2棟、科技樓1棟、學生食堂餐廳及全天侯塑膠運動場。學校各功能室齊備,理化生實驗器材裝備達到省I類標準,體音美器材齊全,圖書室藏書22400多冊。“班班通”設備17套。學校現有15個教學班,520名學生,92名教職工,在86名專任教師中,中學一級教師72人,高級教師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名,區級骨幹教師12人。學校辦學目標明確,全體師生緊緊圍繞“研究學生,以學定教,目標明確,措施到人”的整體教學方針,重視教學研究,強化過程管理,打造高效課堂。積極開展“訪萬家鑄師德,比教學練師能”兩課活動,在市、區級“比教學”優質課競賽中,10多名教師獲獎。關心學生健康,關注學生髮展,實施素質教育,認真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鍊時間不少於1小時,在市區級“大家唱,大家跳”活動評比中多次獲獎。創新培訓模式,大力開展了以備課組為單位的同伴互助學習、以網路為平台的網上學習、以專家引領和指導的專題培訓等,提供和創設多元化、多途徑、多層次的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立體空間。建立教師成長檔案,有效監控教師發展培養情況。

編手工藝

橋邊鎮有豐富的竹林資源,篾編手工藝歷史悠久,全鎮90%的農戶都擅編篾器。近幾年來,該鎮積極引導
“留守農民”利用早晚、農閒、雨天編織篾器,增加現金收入。該鎮雙堰口村和朱家坪村已成為篾編專業村,全鎮會編織篾器的農戶超過了1000戶,編織能手、經銷大戶達100多戶,戶平年創收入1000多元。隨著篾編產業的壯大,該鎮黨委政府意識到,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和單打獨鬥的銷售網路已不再適應市場需求,必須引導農戶提高組織化程度。於是,“橋邊鎮篾編產銷協會”應運而生。首批發展會員110多名,骨幹會員50名,產銷形成了一條龍。
篾編產業篾編產業
橋邊鎮野生竹林多,會篾編手藝的人也多。能否引導“留守農民”利用農閒時間,坐在家裡創收呢?橋邊鎮黨委、政府領導經過調查研究,認為完全可行。鎮裡成立了篾編協會,組織農戶按市場行情生產和銷售,很快使篾編這個傳統手工業在農村復活。不到一年時間,全鎮從事家庭篾編業的農民增至千餘人。陳永念等5箇中老年農民還在城區和小溪塔等地設立了門市部,專門銷售橋邊篾器,年純收入都在萬元以上。

旅遊資源

天王寺瀑布
距離宜昌城區7公里、地處點軍區橋邊鎮東北部的天王寺村護珠園地段,竟然深藏著10多個瀑布。這裡大小水潭串連串,瀑布一個接一個,可謂山清水秀,風景奇特。倒河壩距離天王寺村村東兩公里處,由上游
的3條溪水匯集而成,一個急轉彎成為倒河,水從山上直傾而下,形成高30多米、寬20多米的瀑布,水聲轟鳴,氣勢磅礴,由瀑布衝擊而形成的大水潭有近百平方米,非常壯觀。黑潭溝瀑布群面積約3平方公里,這裡層巒疊嶂,怪石林立,多條小溪匯集,形成瀑布群,瀑布下面的水潭深不見底。最大的瀑布高約80米,最小的瀑布也有4米高。這個村還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分布於此的上百口礦泉水,礦物質非常豐富,大旱天也不枯竭。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飲用它,能延年益壽,從不生怪病。雖說村的面積不大,但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無任何污染。據初步統計,該村健在的60歲以上的老人近300來人,80至9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百人。
橋邊水鄉生態農業觀光園
宜昌南華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重點投資橋邊水鄉生態農業觀光園地處湖北省宜昌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正在建設省域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核心城市。這裡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是旅遊投資的重要地段。現今,我國的鄉村游、農家樂、生態觀光游廣泛為人們所接受,是最為熱門的旅遊投資方向。事實證明各類鄉村游、生態觀光游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橋邊水鄉位於宜昌市點軍區橋邊鎮,地處宜昌城區通往三峽車溪民俗旅遊區和青龍峽生態旅遊區的重要旅遊幹線上,是點軍區都市農業示範區確定的沿323省道建設的都市農業旅遊產業帶,優越的地理環境以及便利的交通為遊人提供了一片體驗寧靜,享受陽光的自由之地,是一個集農業與旅遊開發的綜合生態農業園區。
在城區夷陵廣場(十六中對面)可乘坐到水鄉的專線車,或做海通車到橋邊鎮下車步行。

地圖信息

地址:宜昌市點軍區三二三省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