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青鳳蝶

樟青鳳蝶

樟青鳳蝶,Graphium sarpedon Linnaeue,鱗翅目鳳蝶科青鳳蝶屬的一種蝴蝶。分布於中國、日本、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危害樟樹、楠、月桂、白蘭、含笑、陰香、鱷梨、柑橘等。初孵幼蟲,先吃卵殼,後在嫩葉背面取食葉肉,3齡後食量增大,可將葉片吃盡,以2—3年生幼受害最烈。嚴重影響植物生長發育和觀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樟青鳳蝶
  • 拉丁學名:Graphium sarpedon Linnaeue
  • 別稱:青帶樟鳳蝶,藍帶青鳳蝶,青帶鳳蝶,竹青蝶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亞目:錘角亞目
  • :鳳蝶科
  • 亞科:鳳蝶亞科
  • :燕鳳蝶族
  • :青鳳蝶屬
  • :樟青鳳蝶
  • 分布區域:陝西、四川、西藏、雲南、貴州、湖北、海南、廣東、台灣、香港等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生產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翅展70~85 mm。翅黑色或淺黑色。前翅有1列青藍色的方斑,從頂角內側開始斜向後緣中部,從前緣向後緣逐斑遞增,近前緣的1斑最小,後緣的1斑變窄。後翅前緣中部到後緣中部有3個斑,其中近前緣的1個斑白色或淡青白色;外緣區有1列新月形青藍色斑紋;外緣波狀,無尾突。雄蝶後翅有內緣褶,其中密布灰白色的發香鱗。前翅反面除色淡外,其餘與正面相似。後翅反面的基部有1條紅色短線,中後區有數條紅色斑紋,其他與正面相似。有春、夏型之分,春型稍小,翅面青藍色斑列稍寬。
樟青鳳蝶樟青鳳蝶
球形,底面淺凹。乳黃色,表面光滑,有強光澤。直徑與高均約1.3mm。
幼蟲
初齡幼蟲頭部與身體均呈暗褐色,但末端白色。其後隨幼蟲的成長而色彩漸淡,至4齡時全體底色已轉為綠色。胸部每節各有1對圓錐形突,初齡時淡褐色;2齡時呈藍黑色而有金屬光澤;到末齡時中胸的突起變小而後胸的突起變為肉瘤,中央出現淡褐色紋,體上出現1條黃色橫線與之相連;氣門淡褐色;臭角淡黃色。即將化蛹時體色為淡綠色半透明。
樟青鳳蝶樟青鳳蝶
體色依附著場所不同而有綠、褐兩型。蛹中胸中央有1前伸的劍狀突;背部有縱向稜線,由頭頂的劍狀突起向後延伸分為3支,兩支向體側呈弧形到達尾端,另1支向背中央伸至後胸前緣時又二分,呈弧形走向尾端。綠色型蛹的稜線呈黃色,使蛹體似樟樹的葉片。體長約33 mm。

生活習性

以蛹在枝條或葉上懸掛越冬,浙扛南部年發生4代。

種群分布

分布在陝西、湖北、湖南、四川、陝西、貴州、雲南、西藏、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西、廣東、海南、台灣、香港。

生產規律

1年發生2—3代,以蛹懸掛在寄生主中、下部枝葉上越冬。4月中旬5月下旬陸續羽化。越冬代及第一至三代幼蟲期分別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上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蟲夜間羽化,羽化後1—2天在林間飛翔,覓食花蜜作補充營養。數日後求偶交配產卵。產卵1粒於嫩葉尖端,偶爾2粒。每雌產卵18—34粒。幼蟲5齡,每隔4天蛻1次皮,蟲體隨齡期增長,以5齡幼蟲食量最大,每頭幼蟲1天取食樟葉1—5片。幼蟲老熟爬行隱蔽的小枝葉背後,用絲固定尾部,2—3天化蛹。卵期一般4—6天,幼蟲期約20天,越冬代蛹期90天左右。幼蟲發育適宜溫度為20—28℃。

防治方法

1、成蟲產卵期,巡查苗圃樟苗,及時摘除產於軒尖的卵粒。
2、結合冬季管理,摘除越冬蟲蛹。
3、藥劑防治,幼蟲發生初期,
噴施20%殺滅菊酯乳油或25%滅幼脲Ⅲ號懸浮劑1 500倍液,由於鳳蝶幼蟲抗藥性差,其防效可達到98%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