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詞典

標點符號詞典

《標點符號詞典》是1994年3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詞典類工具書。

《標點符號詞典》共收詞目1400餘條,內容包括舊式標點符號、新式標點符號、研究和闡述標點符號的著作和論文等,正文前編有“詞目筆畫素引”,正文後編有“詞目分類索引”,附錄有“國家政府歷次頒布的標點符號使用方案”、“古今名人學者論標點”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標點符號詞典
  • 作者:袁暉等
  • 類別:詞典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4年3月
  • 頁數:496 頁
  • 開本:32 開
  • ISBN:7203030326
成書過程,編寫背景,出版工作,內容說明,書籍目錄,編寫特點,社會評價,編寫人員,

成書過程

編寫背景

標點符號是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的,它可以幫助文字精密地、準確地記錄語音,表情達意,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郭沫若認為:“標點之於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時還在其上。言文而無標點,在現今是等於人而無眉目。”葉聖陶指出:“標點很要緊。一個人標點不大會用,說明他語言不夠清楚。”呂叔湘朱德熙也說:每一個標點符號有一個獨特的作用,說它們是另一形式的虛字,也不為過分。應該把它們和‘和’、‘的’、‘呢’、‘嗎’同樣看待,用與不用,用在哪裡,都值得斟酌一番。”可見標點符號的運用,在書面語言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須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新聞出版署修訂發布了《標點符號用法》,總結了近百年中國新式標點符號使用的經驗,根據語言文字套用的現實需要,制定了新的使用規範。為了配合《標點符號用法》的發布,做到輔助和推廣工作,應山西人民出版社文史編輯部杭海路之約,編者編寫了《標點符號詞典》。

出版工作

1994年3月,《標點符號詞典》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杭海路、郭永慷任責任編輯。

內容說明

《標點符號詞典》共收詞目1400餘條,內容包括:舊式標點符號,即中國古代標點符號;新式標點符號,即中國現代標點符號;研究和闡述標點符號的著作和論文等。該詞典以收中國國家頒行的標點符號為主,酌收部分在社會上較為流行的其他標點符號。曾一度通行的某些標點符號的用法,也酌情收入,但在釋文上體現規範化的精神。異名術語均分別立目,在主條釋文部分用“又稱‘××’”標示附條。附條中用“即‘××’”標示主條。附條中標明術語的出處,一般不舉書證。異名術語或相關術語,釋文後標明“見‘××’”,其用法可到主條中查證。釋文中需要說明的詞語,用括弧注釋或以按語的方式加以解釋,個別讀音異常的字,加注漢語拼音。術語的主條均舉例說明。例句一律不另加引號。兩個以上的例句之間用“|”號隔開,例句一般注出作者和篇名。詞典正文前編有“詞目筆畫索引”,正文後編有“詞目分類索引”,供查用。詞典正文後的附錄有:“國家政府歷次頒布的標點符號使用方案”、“古今名人學者論標點”、“英語主要標點符號簡介”、“使用標點符號常見的錯誤”、“關於漢語標點符號的著作目錄”、“關於漢語標點符號的著作目錄”等。

書籍目錄

《標點符號詞典》目錄
目錄
頁碼
1
前言
9
凡例
11
詞目筆畫索引
1
詞典正文
1
附錄:
(一)國家政府歷次頒布的標點符號使用方案
(二)古今名人學者論標點
(三)英語主要標點符號簡介
(四)使用標點符號常見的錯誤
(五)關於漢語標點符號的著作目錄
(六)關於漢語標點符號的著作目錄
-
297
335
372
386
424
435
詞目分類索引
469
參考資料:

編寫特點

囊括古今標點符號術語,勾勒標點符號史的脈絡,反映符號源流演變的客觀事實,是《標點符號詞典》的特色之一。標點符號來自何方,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固有的,還是從西方引進的,這歷來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詞典的編者廣泛地蒐集古代標點符號的資料,分析歸類,立為詞目,加以詮釋,令人信服地說明:標點符號本來就存在於中國浩瀚的古代文獻之中,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籍常見的標點符號”條目中,編者都立目詳釋,往往大目中又立若干小目,目中套目,形成一簇一簇的詞條。通計全書,共立古代標點符號詞目245條。通過這些詞目,讀者可以盡覽古代標點符號之全貌。
該詞典收錄了從清末切音字運動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大量史料,全面反映標點符號歷史性的嬗變。作為工具書的《標點符號詞典》雖無法全面描寫這種發展史,但從它所蒐集的史料,從它對這些史料的客觀的介紹中,人們可以看到新式標點的發展脈絡,加深對新時期標點符號規範意義的理解。
除了靜態的描寫外,有不少詞目反映了符號的源流演變,還有不少詞目是研究和闡釋標點符號的著作和論文,至於民間流行和政府頒行的各種標點符號的方案,更是盡力收錄。因此可以說,這部詞典勾勒出“史”的軌跡。
對標點符號作靜態的、共時的描寫,細緻地介紹各種符號的具體運用,反映語言規範化的基本精神,是《標點符號詞典》的又一特色。用法是標點符號的核心問題,一部標點符號詞典能否編寫成功,關鍵就在於用法的敘述是否全面、精當。該詞典集各種符號用法之大成,在立目、釋義、引例等方面都精心策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首先,立目突出一個“細”字。全書共收錄各類標點符號58種,其中常用符號16種,這是由政府頒行的法定的符號,有明確的規範標準;非常用符號13種,這些符號雖未經政府頒行,但在書報雜誌上時而可以見到,有的使用頻率已相當高,它們是常用符號的後備軍;古代標點符號29種,這些符號有的已演變為現代標點符號,有的已經死亡,只存在於古籍之中。對上述種種符號的用法,編者不是採取一符一目的方式,搞大板塊結構,而是層層分解,劃小板塊,一符多目,一事一目。例如,引號的用法就分如下條目:引號的套用、引號和冒號的連用、引號和省略號的連用、單雙引號的使用、引號使用的靈活性、引號的移行規則、雙逗點引號的使用、單逗點引號的使用、單雙逗點引號的套用、雙直角引號的使用、單直角引號的使用、單雙直角引號的套用、直接引用的標點、間接引用的標點、全部引用的標點、局部引用的標點、簡稱上的引號、反語上的引號、強調性詞語上的引號、綽號上的引號。這些小詞目,簡單靈活,一事一議,行文不會給人以冗長拖沓之感;同時集合成群體,又涵蓋面寬廣,包羅萬象,不會給人以遺珠之憾。
除了以符號為綱建立詞目外,該詞典還以語法單位為綱建立詞目。有根據詞類建立的詞目,如“擬聲詞後的標點”、“‘等’前面的停頓”;有根據短語建立的詞目,如“聯合短語各項間的連線和停頓”、“主謂短語作句子成分的標點”;有根據句法成分建立的詞目,如“主語後面的停頓”、“複雜定語之間的停頓”。此外,還有根據句型、句類、句群建立的詞目。這些詞目與各類符號詞目互相配合,縱橫交織,形成了一個網路結構,統括了標點符號一般和特殊的用法,使人一卷在手,即可遍閱標點用法之全貌,是讀者釋疑辨難的助手。
其次,釋義突出一個“準”字。標點符號詞典博採眾說,釋義多樣,因條而異,不主故常,但都突出一個“準”字。在術語條目詞義的歸納上,該詞典注重從內涵與外延的結合上,準確、全面地加以界說。作為語文專科詞典,編者注意用語法修辭的知識闡釋符號的用法,揭示符號運用中的細微差別。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主謂短語作句子成分的標點”條中指出:“主謂短語作賓語,帶賓語的動詞前面沒有停頓的,賓語之前可以停頓;作賓語的主謂短語內部有停頓的,賓語前面一定要有停頓。”一種是“可以停頓”,表明符號的運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停,亦可不停;一種是“一定要有停頓”,表明沒有例外,非停不可。再如“複雜定語之間的停頓”條中說:“聯合短語作定語,或幾個定語依次遞加在中心語上,定語之間或做定語的詞語之間可以有停頓,這種停頓用頓號或逗號表示。”複雜定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短語作定語,一種是多項遞加定語。這兩種情況都“可以有停頓”,但一種是“定語之間的停頓”,一種是“做定語的詞語之間的停頓”,即定語內部的停頓。只有運用語法學知識進行闡釋,才能準確地反映這種差別。
再次,引例注重一個“當”字。作為一部規範性、描寫性兼具的詞典,該書注意引例的使用,堅持以書證為主,並一一註明出處,基本上做到無一例無來歷。該書的書證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古代史料,如馬王堆漢墓帛書、《武威漢簡》;古代經典,或原本,或評點本,或點勘本;現代作品,主要是文學作品,也有科技、政論等方面的作品;標點符號專書。書證中的引例大都是經過推敲的比較適切的例子。有些冷僻的術語則多例互證,輾轉相注,以求圓通。
資料翔實,編排科學,也是《標點符號詞典》的特色。翔實的資料不僅反映在詞典的正文之中,而且反映在附錄之中。在編排方面,多義詞目的不同義項按其重要與否、通用與否或邏輯順序排列,而不以時間先後為序。例如,對“點號”一詞,詞典確定的第一義項為:“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的合稱,與‘標號’相對。”這是流行的說法。接著排出的第二義項為“即逗號和頓號”,這是“五四”時期的稱呼。最後一個義項才是“指舊式標點符號中與圈號相對的符號”。這樣確定義項並沒有混淆術語的源流,反而因為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更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

社會評價

一部別開生面的詞典——《標點符號詞典》,該書的出版,填補了中國沒有標點符號辭書的空白,具有開創意義。(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岳方遂評)
《標點符號詞典》是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標點符號的工具書,填補了標點符號研究的空白。(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蘇培成評)

編寫人員

《標點符號詞典》編委會
主編
袁暉
編寫者
朱景松、吳欣欣、陸善生、岳方通、岳方遂、俞莉莉、袁暉、高平平、裘榮棠、管錫華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