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仲平

樓仲平

樓仲平,男,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義烏工商學院客座教授,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兼職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樓仲平
  • 別名:“雙童吸管”掌門人.“傳統企業”義烏人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義烏
  • 職業: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董事長
職務,個人經歷,創業,發展,進修,

職務

義烏市雙童進出口有限公司 董事長
《聚丙烯飲用吸管》行業標準的編制起草人
樓仲平
《聚丙烯飲用吸管》國家標準的編制起草人
《聚丙烯飲用吸管》國際標準的編制起草人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塑膠製品分技術委員會(TC369)委員
浙江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個人經歷

樓仲平,14歲輟學,隨父“雞毛換糖”走南闖北,從貨郎擔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創業初期,也是年青時的喧囂與躁動,讓他一山望過一山高,先後收過農藥瓶、雞毛、賣牙刷、搞養殖……期間乾過二十多個行當,一事無成。三十而立後,他靜心沉思,不能一錯再錯,開始珍惜手上擁有!抵制各種誘惑,扛起所有壓力,專注於一根毫不起眼的小商品——吸管。產品雖小,但在他近二十年的堅持與專注下,將一根吸管打造成全球吸管第一品牌的吸管王國。據2012年統計,他的雙童吸管日產吸管近20噸,堅持走創新的道路,硬是讓他把每根售價8厘錢的吸管,做出了上億元人民幣的產值,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隱形冠軍。用樓仲平的話說:“創業選擇就像是投娘胎,你既然選擇了,就要把它做到極致、做到精深、做到百年老店”。世界上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正是秉著“以小博大”的創業精神,讓他在僅有的18畝土地上做足了文章,設計建設出義烏生態工廠、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第一企業,創造了“聚沙成塔”的財富傳奇,成為吸管行業的領頭軍。
樓仲平

創業

樓仲平“以小博大”構築自己的吸管王國
樓仲平家中有6個兄弟姐妹,他從15歲開始就跟隨同鄉走南闖北,用撥浪鼓和貨郎擔作為謀生的手段。那個時候用貨郎擔做生意樓仲平雖然沒有賺到很多錢。但是卻讓他明白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商業理念,那就是不以利小而不為。這種理念的也在以後伴隨著樓仲平完成了聚沙成塔式的財富積累傳奇。可以說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處的義烏貨郎擔本身就是許多農民在農閒時光的一種副業。在那個時候樓仲平除了用貨郎擔討生活,還嘗試了許多行業,但是沒有一種可以改變他的命運。到了1991年樓仲平決定結束長期的貨郎擔的漂泊生活,在義烏市場周邊擺起了地攤,並慢慢租攤位進入市場經營。由於進入市場經營,他分到了篁園市場的一個百貨攤位,通過攤位經營,樓仲平兩三年時間就成為5,6經營戶中的佼佼者。

發展

“因為小時候吃過苦,所以我這人做事很踏實,也特別倔。10多年前我有機會能做生意,就選中了做吸管。因為那時候做吸管的人不多,而且小商品薄利多銷,做好了照樣能賺錢。做生意最忌好高騖遠。”
那個時候第四代市場——篁園市場投入使用,樓仲平當時就看到一個商機,覺得賣塑膠製品,擺的樣品越多,門類越全,品種越多,就越能夠吸引客戶,就能簽訂更大的訂單,所以那個時候,在第四代市場還沒有開業之前,他就花了46000塊錢買了一個攤位,位於日用百貨和五金交界的地方,大通道的第一個攤位。正當樓仲平在市場上的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許多攤位上的經營戶都跟著他做,他賣什麼商品,人家也跟著賣什麼。樓仲平認為這種同質化競爭背後隱藏著很大的危機。必須要走出自己獨特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聚焦於一根毫不起眼的吸管。那時候很簡單,兩夫妻,叫自己家人幫幫手,再叫幾個職工,就這樣兩台機器開張了。
開始辦廠樓仲平才明白,辦廠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簡單,首先遇到的就是產品銷路問題。在決定辦廠的時候是衝著一個嘉興的客戶說,他有個美國的單子每天需要的產品就是一個6噸的貨車。結果是一個禮拜才能要一個貨車的貨。這樣以來,就只能自己找新的銷售渠道,那個時候企業的發展觀念很原始基本沒有品牌意識,在資金上也是運用企業自身的積累進行擴大再生長。
所以在那個階段,樓仲平幾乎每年都要增加兩三台生產吸管的設備,企業的穩步增長得到發展,伴隨著企業規模也越來越大,他的吸管廠把全村一半的民房都租下來作為廠房。看到他的吸管生意做的不錯,許多義烏商人都跟著他辦起了吸管廠,全市的吸管廠從原來的三四家一下子擴展到三四十家。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再加上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原材料的大幅上漲。
這個時候義烏包括全國的吸管廠家都出現了難以為繼的境地。這個時候樓仲平開始思索,要不要退這個行業,老婆也開始勸儘早退出尋找新的行業。但是樓仲平最後認為吸管是一種典型的消耗型的一次性產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市場需求量會越來越大的。只要度過眼前的難關,一定會有一個不錯的前景。這種認識確立後,他不但沒有收縮戰線,反而乘機收購了一些面臨倒閉的吸管企業。從而在規模上進一步迅速壯大起來。企業壯大後樓仲平認為不能再象以前那樣只懂得簡單的擴大再生產,必須要提高企業的品牌價值和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
1995年,細心的他發現所有市場上賣的吸管包裝上都印有一男一女兩個兒童的頭像,沒有這種標誌的吸管就賣不出去。他馬上到工商局去查詢,結果沒有人註冊過這個商標,他立即揣著2000塊錢,趕到工商局辦理商標註冊手續。商標的註冊極大的推動了樓仲平和他的雙童吸管走上品牌之路,這也讓他頓悟: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進修

樓仲平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是一個好學的企業家。從硬體到軟體,從學習最新發展起來的網際網路到先後來多次學習日本企業,建設生態工廠,雨水收集系統、中水回用系統、地熱空調、包括廠區的一草一木等一些列規劃,都是他親自畫圖設計。學習中他學會了企業管理,學會了如何用人,學會了凝聚人心,使一個企業成為一個眾志成城的大家庭。
97年、98年、99年這三年,是樓仲平在浙大分校進修的三年。這個進修跟以前的純粹學習是不一樣的,因為到97年的時候,在企業經營當中,他的企業已經有一定的規模,所遇到的問題,挫折,已經很多了,處於一種十字路口,當時的話,對自己的企業怎么走,怎么辦,是非常困惑的。在這三年的學習當中,學到了他這一生中沒有學到的很多東西,知道了什麼叫企業?什麼叫管理?什麼叫品牌?什麼叫觀念?什麼叫思維?所以那個是活學活用,一邊在學的時候,一邊就套用到企業經營中,有效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我上網很早的,網路在中國還是新生事物的時候,我就把吸管放到網上賣了,我用吸管把世界都‘吸’進來了。”樓仲平說起此事,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展。靠著網路,他的吸管一下子推銷到了全世界,目前,公司通過電子商務成交的業務占據了公司總業務的一半以上。
2000年——享受網際網路的免費大餐
早在2000年,我就把小小的吸管放到網上去賣,除了各種搜尋引擎外,還利用電子商務網站會員的身份,向全世界推銷小小的吸管。
那個時候,國內還流行於網路的免費午餐,通過網上的免費推廣,我們也接到了一些訂單,嘗到了一些甜頭,為公司進入全面網路化操作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002年——電子商務是我們公司的第一要務
02年開始,我們就把電子商務作為第一要務去操作。從一家傳統行業的小企業成長為產值上億元的大企業,電子商務對我們的推動非常大,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巨大轉機:
第一、經營思路上的變化。以前,所謂的做生意是面對面、人與人、物與貨幣之間的交易,不存在“虛擬”的概念。
第二、運作行為,也就是操作模式上的改變。以前是電話、傳真的時代,現在是電腦、網路的時代。網路模式的便捷性、廣泛性、影響性都是傳統模式所不可比擬的。從傳統模式轉化為虛擬的經營運作,只要你守住電腦、守住網路,不再需要人見人、人見物、人見鈔票,一切都不見,照樣可以做生意。
第三、在生產、財務和企業的管理方面。企業對電子商務的運用,降低了經營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們公司的區域網路覆蓋了每一個車間和班組,檔案的上傳下達可以無紙化傳輸;訂單可以直接下到終端的車間裡。
2003、04年——利用網路主打海外市場
現在可以說,任何一個網路都能搜尋到我們,我們的業務員從來不出去跑業務,都是客戶主動跟我們聯繫,目前公司的業務中有80%來自於網路。而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得益於兩個字——先機。守著一個商鋪,不如守著一台電腦。商場、店鋪再好,也不如網路大市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