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業縣(樂業)

樂業縣

樂業一般指本詞條

樂業,被譽為“世界天坑之都”,位於廣西西北部,地處雲貴東南麓,東北與河池市天峨、鳳山兩縣相鄰,東南依凌雲縣,西南與田林接壤,西北與貴州省的冊亨、望謨羅甸三縣隔紅水河相望。縣城距國家重點工程龍灘水電站160公里,距百色市168公里,距廣西首府南寧市400公里,距貴州省省會貴陽市370公里,是重慶、貴州經龍邦口岸(國家一類口岸)往東協國家最為便捷的通道之一。

全縣現轄4鎮4鄉,有84個村民委(社區)108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石山面積占30%,土山面積占70%,居住著壯、漢、瑤、苗、布依、彝、仫佬、仡佬、京、水、侗等11個民族,其中壯族占50%,漢族占48%,其他少數民族占2%。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樂業縣
  • 外文名稱:Leye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廣西百色
  • 下轄地區:同樂鎮、甘田鎮、新化鎮等
  • 政府駐地:同樂鎮
  • 電話區號:0776
  • 郵政區碼:533200
  • 地理位置:廣西西部
  • 面積:2617平方公里
  • 人口:總人口15.7萬
  • 方言:壯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鳳山地質公園,大石圍天坑,布柳河仙人橋景區等
  • 車牌代碼:桂L
  • 行政代碼:451028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貌,氣候,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工業,農業,旅遊,鳳山地質公園,大石圍天坑,布柳河仙人橋景區,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穿洞天坑,火賣生態文化村,羅妹蓮花洞,五台山原始映山紅,神奇的巨型天然佛像,政府領導,特產,野生刺梨,優質薄殼核桃,民風民俗,唱燈戲,古老造紙術,母里亞母系風情,詞語“樂業”,

歷史沿革

樂業縣境,秦代屬象郡。漢初,屬南越國地。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出兵南越,次年冬平定南越,重新置郡,縣境屬交州鬱林郡、益州牂牁且蘭縣地。縣境大部為夜郎國地。
三國時代,縣境屬吳國的廣州鬱林郡地(東部屬蜀國的益州毋斂縣地)。
晉朝屬廣州晉興郡(東部屬毋斂縣地)。
南朝:宋、齊時期屬廣州晉興郡(東部屬寧州毋斂縣地);梁、陳時期屬南定州晉興郡(東部屬龍州馬平郡地)。
隋朝屬揚州鬱林郡地(東部屬始安郡地)。
唐初屬嶺南道羈縻雙城州地。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後屬嶺南西道邕管羈縻黔州道黔州地(東部屬羈縻峨州,治所在今天峨縣坡結鄉,西南補屬羈縻橫山郡之如賴縣),半為溪峒。
五代時,先屬楚,後入黔州屬後蜀。
宋初屬廣南西路的來安路,磡峒。皇祐五年(1053年)後,屬廣南西路邕州都督府、右江道橫山寨(東部屬夔州路的峨州地)。
元朝屬廣西道田州路泗城土州(東部屬慶遠南丹溪峒等處軍民安撫司、那州、地州、東蘭州)。
明朝,屬廣西布政司泗城土州、慶遠府程縣。
清初屬廣西行省泗城土州。順治十五年(1658年),昇州為土府。順治十八年改為軍民府,屬思恩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即改土府為流,將原來的世襲改為流官)。直隸右江道。乾隆五年(1740年)置凌雲縣(轄縣域的全部),屬泗城府。同年凌雲置天峨分縣(縣衙署置天峨縣境平臘屯),縣域東部為其所轄。乾隆九年,泗城府改隸左江道。乾隆四十六年天峨分縣衙署遷至向陽圩,縣域東部仍為其所轄。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府治之凌雲縣,直屬泗城府。民國2年,撤銷泗城府,易為凌雲縣公署。民國19年改稱凌雲縣政府。由民國2年至民國23年屬廣西省田南道。當時,樂業為團區。民國元年至民國23年間,向陽圩為天峨彈壓委員辦公署、凌雲北路民團總督隊、第十四區團務分局及“特別區公所”駐地,縣域東部為其轄區。民國24年1月,從凌雲縣分出樂業團區成立樂業縣(把天峨團區的西馬鄉撥給樂業,把原樂業團區的浪平鄉、百平鄉撥給田西縣)。是年屬百色行政監督區,區治百色。民國31年3月屬廣西第五行政督察區,區治百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期仍置樂業縣,1951年8月裁撤,將樂業併入凌雲縣,稱為凌樂縣。1953年後屬桂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專區。1956年3月後屬桂西壯族自治州百色地區工作委員會,1958年3月後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專員公署。1961年8月凌樂分縣,復置樂業縣至今。
1996年,樂業縣面積2615平方千米,人口約13.2萬人。轄2個鎮、8個鄉:同樂鎮、甘田鎮、武稱鄉、邏沙鄉、新化鄉、馬莊鄉、邏西鄉、幼平鄉、花坪鄉、雅長鄉。縣政府駐同樂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樂業縣總人口144816人。其中:同樂鎮29285人,甘田鎮10899人,武稱鄉11390人,邏沙鄉15605人,新化鄉20590人,馬莊鄉10872人,邏西鄉8693人,幼平鄉16110人,花坪鄉13111人,雅長鄉8261人。
2002年8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新化鄉改為鎮建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桂政函[2002]146號);花坪鄉改為鎮建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桂政函[2002]147號)。調整後,樂業縣轄4個鎮、6個鄉:同樂鎮、甘田鎮、新化鎮、花坪鎮、武稱鄉、邏沙鄉、馬莊鄉、邏西鄉、幼平鄉、雅長鄉。
2005年6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5]176號)同意調整樂業縣部分鄉鎮的行政區劃:撤銷武稱鄉,原武稱鄉板洪、百樂2個村劃歸甘田鎮管轄,原武稱鄉武稱、魚塘、達存、龍門4個村劃歸同樂鎮管轄;撤銷馬莊鄉,原馬莊鄉扁利村劃歸幼平鄉管轄,原馬莊鄉個馬、七更、卡倫、打路、中停、平峨、魚里7個村劃歸邏西鄉管轄。
全縣現轄4個鎮、4個鄉:同樂鎮、甘田鎮、新化鎮、花坪鎮、邏沙鄉、邏西鄉、幼平鄉、雅長鄉。縣政府駐同樂鎮。

行政區劃

2000年,樂業縣轄2個鎮、8個鄉:同樂鎮甘田鎮武稱鄉邏沙鄉新化鄉馬莊鄉邏西鄉幼平鄉花坪鄉雅長鄉
2003年,花坪鄉撤鄉改花坪鎮,新化鄉撤鄉改新化鎮。
2003年樂業縣行政區劃一覽
同樂鎮
三樂、新興、新業、立新4個居委會;常仁、平寨、龍洋、央林、豐洞、刷把、六為、上崗、九利、石合、百龍11個行政村
甘田鎮
夏福、四合、達道、九洞、甲龍、大坪6個行政村
新化鎮
仁里、皈里、諧里、百坭、中合、百寸、店坪、磨里、伶弄、樂翁、林立、那尾、那社、連串14個行政村
花坪鎮
運賴、花岩、花坪、南乾、岜木、浪篩、煙棚7個行政村
武稱鄉
武稱、龍門、百樂、板洪、達存、魚塘6個行政村
邏沙鄉
仁龍、山洲、漢吉、太平、黨雄、九龍、塘英、全達、邏瓦、龍南、黃龍11個行政村
馬莊鄉
扁利、個馬、中停、七更、卡倫、平峨、魚里、打路8個行政村
邏西鄉
民西、民友、巴勞、民權、民治、民享6個行政村
幼平鄉
上里、幼里、馬三、百安、五寨、渡口、隴那、百中、通曹、達心10個行政村
雅長鄉
新場、百康、尾溝、三寨、雅庭5個行政村
2005年,撤銷武稱、馬莊兩鄉。

地理環境

樂業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降水量1100--1500毫米,相對濕度83%,極端高溫34℃,極端低溫-5.3℃。因其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在16.3℃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地貌

縣境屬於雲貴高原的東南麓。由於古代地殼多次變化,地層褶皺起伏,加上受流水的侵蝕強烈,地表遭受切割,峰高谷深,已失去第三系的始新世—古新世形成的雲貴高原地貌景觀。雖然演變,但仍有相似之處。如新化(甲里)谷地,始新至新世所堆積的紫紅色塊狀礫岩,已上升到河谷以上60~120米,地面抬升幅度200~300米,紅層礫岩,已被水流切穿基底,到三迭系中統的砂岩、頁岩,同時在河流兩側中堆積Ⅰ—Ⅱ級階地鬆散堆積物有白泥、砂卵石層。

氣候

樂業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縣境內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縣內各地年平均溫度在16.0℃~20.9℃,1964年至1985年間,平均氣溫為16.4℃,其中1980年最高,為16.9℃。1976年、1984年最低,為15.8℃。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是23.4℃,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是7.4℃,氣溫年較差為16.0℃,極端最高34.0℃(出現在1983年5月14日),極端最低為-5.3℃(出現在1975年12月29日)。

資源

土地資源

據1981年農業普查,全縣土地392.5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50709畝,占總面積的3.84%,林地面積2150629畝,占總面積的54.79%;牧地面積96439畝,占總面積的2.46%;其他荒地971412畝,占總面積的24.74%;難以利用的石山30093畝,占總面積的7.64%,其他地類256218畝,占65.30%。
1989年至1990年,全縣土地利用詳查,全縣土地面積392.95萬畝。土地資源的特點:荒草地多,可開發為耕地、林地或牧草地。部分裸岩及石礫地可封山育林或種植一些樹種,發展林業。土地質量中等,以耕地為例,一級地占29.35%,二級地占26.14%,三級地占19.26%,四級地占25.25%。從土壤肥力看,有機質含量>3%(屬豐量)的占23.44%;2%~3%(屬中量)的占63.55%;<2%(屬缺少)的占13.01%。

礦產資源

主要有金礦、白雲石、煤炭、金屬矽等20多個礦種,其中黃金儲量200--300噸,煤炭儲量達1.3億噸,白雲石儲量1.3億噸。
縣境內礦產有黃金、水晶、煤礦、汞礦、銻礦、褐鐵礦、石灰岩、白雲岩、黏土、黃鐵礦、溶洞磷礦、螢石、重晶石、鈾礦等14種。其中:僅水晶和煤礦探明有儲量。計有礦產地46處。其中:小型礦床2處,礦點37處,礦化點7處(據廣西地質礦產局1989年資料)。

人口

樂業縣人口的變化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醫療條件的改善而發展,解放前發展慢,解放後發展快。民國26年(1937年)48476人,民國37年發展到51488人,11年增加3012人。解放後,1950年51388人,到1990年增加到131076人。40年淨增79688人,增長1.57倍。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4481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同樂鎮29285、甘田鎮10899、武稱鄉11390、邏沙鄉15605、新化鄉20590、馬莊鄉10872、邏西鄉8693、幼平鄉16110、花坪鄉13111、雅長鄉8261。

經濟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0.01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年度目標10億元的100.1%,其中三次產業分別完成2.89億元、2.34億元和4.78億元,分別增長6.2%、27.8%和23.8%。一、二、三產業比重由35.34:20.66:44轉變為28.89:23.32:47.79;財政收入完成1.1075億元,同比增長47.2%,占年度目標1億元的110.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01億元,同比增長45.68%,占年度目標15億元的126.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81億元,同比增長19.76%,占年度目標2.8億元的100.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14078元,同比增長17.13%,占年度目標13500元的104.28%;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2828元,同比增長17.98%,占年度目標2700元的104.74%;2009年城鎮新增就業750人,占年度目標700人的107.14%;城鎮登記失業率2.03%,控制在年度目標以內;單位GDP能耗為2.107噸標準煤/萬元,控制在年度預定目標內。
樂業縣樂業縣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按科學發展三年計畫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
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2.26億元,年均增長12.54%;財政收入完成1.34億元,年均增長28.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7億元,年均增長16.66%;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年末餘額17.13億元,增長3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71.5億元,年均增長33.53%。
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072元,年均增長14.8%;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815元,年均增長14.52%。

工業

解放前,僅有一些小手工業,大多為農閒時經營,產值極低。解放後的50年代,凌樂縣有國營工業企業1個,集體工業2個,即發電廠、鐵工廠、磚瓦廠。發電廠年發電量僅2萬度左右。鐵工廠生產的農具僅2萬多件。60年代樂業縣僅有7~8家小企業,70年代工業企業增加小型的加工業、電業。80年代工業生產有了較快發展,百朗電站、縣水泥廠、油脂廠等逐年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1989年的工業總產值比1985年增長3.6倍。但是總的來看,樂業工業基礎還很薄弱。沒有大型的支柱企業,能源(如電力等)供應不足,設備陳舊落後,項目、產品少,人才、發展基金缺乏。

農業

樂業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耕地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紅薯、花生、油菜、甘蔗、棉花等農作物。
民國22年全縣有耕地140401畝,占土地面積的2.9%。其中水田64099畝,占耕地面積的45.65%;旱地76302畝,占耕地面積的54.35%。農業戶9678戶,占總戶數的97.17%。其中自耕農占46%,半自耕農占48%,佃農占6%。水稻年產585萬公斤,平均畝產91.27公斤;陸稻年產13.26萬公斤,平均畝產43公斤;玉米年產289.8萬公斤,平均畝產59公斤。民國35年有水田69092畝,旱地32035畝。其中水稻年產690.9萬公斤,平均畝產100公斤;陸稻年產39萬公斤,平均畝產100公斤;玉米年產55.215萬公斤,平均畝產150公斤。
解放後,逐漸改變土地私有制為集體所有制。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貧苦農民分得了土地,接著成立互助組、合作社。逐步改善生產條件,興修水利,改良土壤、廣施肥、勤管理,講究種植技術。尤其社會穩定,農業發展快。樂業縣境內的耕地面積從1952年110276畝發展到1957年的148152畝,糧食作物產量從13177噸增到16411噸。縣內糧食略有餘裕。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抽調60%左右的農村勞動力上水庫、公路工地和“大辦鋼鐵”,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雖有209232畝,但缺少勞力管理,有收成的僅114162畝,總產量僅15042噸。1959年播種面積下降至145666畝,總產量12795噸。接著搞“反瞞產、反私分、高徵購”,加上三年連續自然災害,反單幹風等,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最低是1960年產8245噸,1963年糧食有收面積僅87528畝,糧產量9650噸。經調整,1965年糧食生產有了發展,播種面積比1963年增加10937畝,增長12.50%,有收面積增加15411畝,增長17.61%。總產量15095噸,增長56.42%。1976年播種面積179177畝,有收面積167003畝,糧食總產量30680噸,比1966年增加14940噸,增長94.92%。由於糧食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吃大鍋飯”未改變,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仍受影響,生產效益還不高。至1979年糧食總產量還徘徊在29580噸至30865噸之間。
1982年全縣普遍實行農業生產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擴大種植面積,大面積推廣良種,加強管理,當年糧食總產量37445噸。比1979年增加6580噸,增長21.32%。
1989年糧產量34184噸,比1982年減少3261噸。
  • 特色農業
樂業縣地方物種較多,且各具特色,如核桃、板栗、八角、甜筍、刺梨、油桐等,其中野生刺梨是樂業縣名優特產之一,經有關權威技術部門鑑定,內含維生素極為豐富;薄殼核桃是樂業縣名優特產,獲“區首選優質薄殼核桃”稱號;樂業也是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中心認定的“有機茶”生產基地;樂業還擁有較多亟待開發的藥用植物、纖維原料植物和化工原料植物以及苦丁茶等。

旅遊

樂業縣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經過中、美、英、日、法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科考論證,在20平方公里範圍內已發現了28個天坑,其天坑數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少見。其中,在全世界13個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樂業的就有7個,因此樂業縣被譽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館”。目前已正式批准為“國際岩溶與洞穴探險科考基地”、“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和“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
樂業縣樂業縣
樂業縣擁有水上天然石拱橋--布柳河仙人橋、百朗岩溶森林大峽谷、馬莊九龍山巨型天然佛像、豐富的溶洞奇觀、可供探險科考的龐大的地下暗河系統。五台山原始映山紅以及馬莊母里屯亞母系民俗文化、把吉古老造紙術、火賣生態文化村、布柳河壯族風情、高山漢族唱燈藝術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風情和人文景觀。同時,樂業還是革命老區,擁有保存完好的紅七、紅八軍勝利會師的軍部舊址,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2010年10月3日,廣西樂業—鳳山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獲得“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鳳山地質公園

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930平方公里,已發現大小天坑30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天坑群中以大石圍天坑規模最大,深度和容積居世界第二;坑底森林面積10.5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一。園區內發現洞穴近百個,鳳山江州地下長廊洞穴系統長37.9公里,為中國第三長洞穴;園區內洞穴廊道巨大,有10000平方米以上的洞穴大廳24個,為世界上洞穴大廳最為密集的區域,其中以羅妹蓮花洞群為主洞群區域;在冒氣洞區,陽光大廳最高3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洞穴廳堂;羅妹洞有296個蓮花盆,最大直徑達9.2米,被稱為“蓮花盆之王”;鴛鴦洞有千姿百態的石筍千餘根,其中兩根石筍分別高29米和36米,進入中國最高大石筍之列。
鳳山地質公園鳳山地質公園

大石圍天坑

大石圍天坑位於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北邊,距縣城23公里,屬紅水河南端的乾熱河谷地帶,是整個"天坑"溶洞群中的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名的景點之一,有"天然絕壁地宮"之美稱。大石圍天坑地下原始森林面積10.5萬平方米,垂直深度613米,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20米,容積約0.8億立方米,其地下森林面積位居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積位居世界第三。原始森林底部地下溶洞高50~200米,寬70~150米,洞中有兩條寬7~13米的地下暗河,是廣西目前河流量最大、流程最遠的地下暗河之一。兩條暗河中,一條冷,一條暖,冷暖兩條河流長約30公里,被稱為鴛鴦暗河。河裡有許多的地下水生生物,最具特色的是通體透明的盲魚,河岸兩旁有金黃的沙灘和五彩的奇石及巨大的化學沉積物。大石圍天坑底部暗河下游6公里處,有一處寬30--50米,高約100多米的瀑布,被專家稱為地下第一大型瀑布。
大石圍天坑大石圍天坑

布柳河仙人橋景區

布柳河仙人橋景區,地處樂業縣新化鎮磨里村布柳河大峽谷,距縣城51公里,該峽谷全長16.9公里。沿河兩岸綠樹成蔭,有“植物的王國,鳥類的天堂”之美稱,河裡魚兒穿梭,既可漂流,又可觀光旅遊。布柳河上還有一座由三座大山塌陷形成的天然石拱橋,坐落於漂流河段下游,當地人稱為“仙人橋”。仙人橋拱孔跨度177.14米,橋寬19.3米,橋身長280米,橋身厚78米,總橋高165米,拱高87米。
布柳河仙人橋景區布柳河仙人橋景區

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景區

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距樂業縣城30公里,是世界級大石圍天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集天坑、溶洞、高山、森林、瀑布於一體,具有“奇、秀、幽、野”等景觀特色。
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景區
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由黃猄洞天坑景區、風岩天坑景區、花坪景區、盤古王景區,一溝景區和西南民俗風情園組成,擁有六大天坑,67個風景資源點,其中黃猄洞天坑最為獨特,坑內有神秘天坑金剛、天坑仙鴿和黃猄神像等29個自然風景點。天坑內建立了天坑攀岩基地,開發有三條國家級攀岩線路和兩條170米高的速降線路。

穿洞天坑

穿洞天坑地處樂業縣刷把村竹林壩屯,距縣城18公里。整個天坑呈多邊形,由六座山峰圍志,是所有天坑中峰體最多的天坑,屬世界六大超大型天坑之一。在目前所開發的天坑中,唯有該天坑可通過溶洞走入坑底。特別是坑底西南端的廳堂式洞穴,其頂部發育有一個小口天窗,光柱自108米高處射下。

火賣生態文化村

火賣生態村位於樂業縣同樂鎮西部,距縣城8公里。該景區由於長期的岩溶地質作用,形成一個四周高、中間低的喀斯特小漏斗式的盆地,保存了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和純樸古雅的民風民俗,是大石圍天坑群生態旅遊開發眾多景點中的一顆綠色明珠。火賣生態村有古樸的染布、制香、造紙等民俗,木房結構獨具特色。周邊飛虎洞、老虎洞、迷魂洞等岩溶洞穴中生長著各種形態奇特的石筍、石柱、石“頭盔”、石盾、蓮花盆等洞穴奇觀。
火賣生態文化村火賣生態文化村

羅妹蓮花洞

羅妹蓮花洞原名羅妹洞,位於樂業縣城西南方向,經中外專家聯合科考隊考察發現,洞內發育的蓮花盆數量及規模堪稱世界之最,故將洞名改稱“羅妹蓮花洞”。
羅妹蓮花洞羅妹蓮花洞
洞內分為六大景區,有59個景點,景觀以複合型為主。有高山飛瀑、石柱林、盾帳,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漁家村寨、古樹參天、天山雪景等景致。洞內蓮花盆共有296個,盆中盆有600多個,最大直徑達9.2米,被稱為“蓮花盆之王”。

五台山原始映山紅

樂業縣高山原始映山紅又名杜鵑花,分布於樂業西北部海拔1500米以上的五台山上,面積上萬畝,呈灌木至小喬木狀,高2-5米,以叢狀居多,每叢15-30支。五台山距縣城16公里,總面積5.6萬畝,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最高海拔1657.6米,屬原始森林區,人跡罕至,有野生動物在此繁衍生息。

神奇的巨型天然佛像

距神秘的母系氏族村落母里屯約2公里,佛像呈坐勢,頭頂海拔1319.5米,垂直高度為286米,頭寬45米,肩寬106米,眉弓至頭頂45米,鼻長24.5米,鼻翼寬12米,鼻尖高7.2米,左眼長12.8米,右眼長12.3米,鼻唇間距8.7米,嘴寬18米,唇厚9米,下唇至下巴長13米。形神兼備,氣勢恢宏。

政府領導

縣委
書記
副書記
李艷花、陸海
常委
黃輝李建榮唐和新覃平趙惠中伍艷琳黃維新謝君柱
人大
主任
副主任
庾宏清黃景高朱凌朵黎啟靈
政府
縣長
李艷花
副縣長
李建榮黃維新易方喜周顯德吳享全王斌黎明彰何璇
政協
主席
副主席
黃永福黃室程吳金霞姚俞任

特產

野生刺梨

樂業野生刺梨是廣西樂業縣大石圍天坑景區周邊高寒山區名貴特產。經營養專家研究證實:刺梨富含SOD及多種維生素C,十八種胺基酸及硒、鈣、磷、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無素和營養物質。其中:每百克刺梨含SOD高達54000U,含維生素C高達2500mg。樂業刺梨系列產品,採用生長於海拔1200米以上的無工業、無化學污染的野生刺梨精製而成。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南非、香港、日本東南亞等。

優質薄殼核桃

核桃營養豐富,古代譽為“萬歲子”,“長壽果”。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養顏美容等功效。”樂業優質薄殼核桃生長於海拔800-1300米石山區,地處世界岩溶奇觀--大石圍天坑群的周邊鄉(鎮)村(屯)。果實在生長及採收過程未使用任何化肥農藥,屬純天然有機保健食品。

民風民俗

唱燈戲

唱燈戲是流傳於大石圍天坑群周圍的漢族民間劇種,以燈籠、花扇為主要道具,擊樂器伴奏,載歌載舞,唱腔優美,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此外,還有山歌對唱、酒歌等。

古老造紙術

距大石圍天坑8公里的把吉屯,至今還沿用魏晉時期古老傳統的造紙術生產草紙。這種傳統的造紙方法,主要以竹子為原料,經過石灰水浸泡、風乾、清水泡竹、粉碎、水杉根水浸泡、清水泡紙漿、撈漿、榨紙、檢頁、晾乾等多道工序,歷時半年才做出草紙出售。

母里亞母系風情

母里屯屬馬莊鄉,距樂業縣城35公里。該屯地處石灰岩山區,但四周生態完好。而長期以來,讓這個屯遠近聞名的是這裡奇特的民風民俗:世代一直沿襲女人當家,家裡家外,無論大事小事,全是女人說了算,活生生地保留著遠古時代的母系氏族的主要特徵,十分令人神往。在這裡,女人說一不二,男人言聽計從。既便是從別的村屯嫁到母里的女人,天長日久,也入鄉隨俗,當家作主。女人們都是頗有心計,說話算話,潑潑辣辣的“管家婆”。犁田耙地,趕馬馱貨,由女人承擔;收錢記賬,理財持家,由女人負責,男人將自己所有收入悉數交由女保管,不留分毫。平時,要是誰家來了客人,女人們聞風而動,相約上門去捧場,陪客人聊天、吃飯、喝酒、抽菸、唱山歌,男人們則一邊背小孩,一邊燒火,殺雞宰鴨,端酒送菜,一直忙至散席;要是客人不解這裡的風俗,只向男人遞煙,而不給女主人,就可能被涼在一邊,女主人不發話,就得餓肚子。儘管是女人說了算,但這裡的女人們也不是頤指氣使,全屯家庭仍十分和睦。

詞語“樂業”

【詞目】樂業
【拼音】lè yè
【釋義】安於職守,樂於效力。樂,以…為樂。業,職守。
謂愉快地從事本業。《晏子春秋·問下二五》:“道用,與世樂業;不用,有所依歸。”《史記·律書論》:“文帝時,會天下新去湯火,人民樂業,因其欲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 宋 文天祥 《與文侍郎及翁》:“早禾甚稔,晚稻亦可望,諸縣民皆樂業,無持梃為盜如宿昔者。”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當今天子在上,寡人率諸侯賓服於下,百姓樂業,草木沾春,舜日堯天不過如此。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七》:“知官役之可減而苛擾之事除,知民役之可盡罷而海內皆樂業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