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鎮(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下轄鎮)

樂安鎮(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樂安鄉,隸屬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位於安化縣縣境西南端,周邊鄉鎮有梅城鎮栗林鄉,並與新化縣、漣源市接壤。

境內山多田少,伊水流經鄉境。有水田31474畝,旱土15822畝,林地70821畝。在滂潭、大禾、馬井、團樂等村,有豐富的高品位膨潤土、 海泡石、白雲石、二氧化矽等礦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樂安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
  • 地理位置:湘中
  • 面積:191.2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35117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湘H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環境,人口數據,經濟建設,基礎建設,糧食生產,經濟作物,鄉鎮企業,黨政建設,教育文化,教育,文化,名勝古蹟,名優特產,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1952年,當地鄉紳李樂安在原樂安橋修建風雨廊橋,取名樂安橋,鎮名緣此而來。
解放前,樂安稱柳林堡,經濟基礎較好,素有“一珠海,二伏口、三田心、四柳林” 之說。解放後屬安化縣第九區;1958年成立樂安人民公社,轄樂安、浮青、思游、栗 林4個鄉;1961年分為樂安、栗林、浮青、思游4個公社;1984年改稱樂安鄉;19 95年撤區並鄉,將樂安、浮青、思游3個鄉合為樂安鄉。鄉政府設樂安橋。

行政區劃

樂安鎮面積191.2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5117人(2017年)。下轄2個社區,22個村:樂高社區、樂橋社區,浮青村、張家仙湖村、蚩尤村、長趙村、葡萄村、青峰村、古溶村、匡林村、文石村、橫市村、伊中村、伊水村、團雲村、團紅村、官溪村、官加村、熊耳村、尤溪村、祝豐村、水溪村、團安村、快馬村。

自然環境

樂安鎮地勢為北、西、南三面高,東部低,呈箢箕狀。主要地形為山地、丘陵,自北向南可分為官溪—浮青鋪—祝豐丘陵區、樂橋—伊水小盆地、思游高地三個部分。境內山脈均屬雪峰山脈,海拔在500米至800米之間,主要有北部的熊耳山、官溪山,西部的獅子岩、團雲界,南部的香爐山、大尖峰等。山間谷地和小盆地海拔在200米至300米之間。最高處熊耳山主峰放馬寨海拔830米,最低處樂興村楊家台伊水河底海拔191米。
該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氣溫16.5度,平均降水1614mm。境內有數十座海拔在700米以上的山峰,高山氣候特徵顯著,常常山下草榮花放,山頂草木未醒現象,有利於優質茶葉與中草藥的栽培。
伊水發源於熊耳山脈的山溪界和流香沖,自西北向東南流入樂安—伊水小盆地,在橫市村折向東流至樂興村出境,全長15千米。伊水水流四季不斷,各支流的發源地多泉水,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含量豐富。水流落差大,具備梯級開發的良好條件。思游高地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
該鎮境內降水充沛,但不均勻,水旱災害常常發生。1954年夏季發生特大洪水,數千米河岸蕩然無存,上千畝稻田連泥捲走。2011年6月至8月連續62天高溫無雨,800餘公頃稻田和600多公頃旱土作物顆粒無收。
該鎮土壤有山地沙土、丘陵黃壤、盆谷水稻土三類,團紅、尤溪等村有面積不大的紫色土。各類土壤中以黃壤為主,除極少的裸岩地和陡峭的山崖外,土層覆蓋在30cm以上。
該鎮礦產主要石灰岩、銻、煤等。石灰岩遍布于思游高地、團雲—尤溪丘崗以及熊耳山南麓山腳。銻礦儲量在萬噸以上,主要分布於快馬村,民國初有人扯皮沖開始開採。團雲、長趙等地的煤炭資源初步勘測有780萬噸。蚩尤、香馬、長樂等村有著豐富的膨潤土、海泡石、白雲石、二氧化矽等稀有礦。
樂安鎮境內多山,森林資源相當豐富。用材林主要樹種有松、杉、竹、梓、椿等;經濟林主要有油茶、油桐、柑橘、奈李、板栗等;野生藥材主要有百合、沙參、五加、黃柏、茯苓等;野生動物主要有毛冠鹿、穿山甲、紅腹錦雞、野豬、野山羊、野雞、野兔。

人口數據

樂安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6274 男23912 女22362 家庭戶戶數12161 家庭戶總人口(總)45880 家庭戶男23679 家庭戶女22201 0-14歲(總)105040-14歲男53680-14歲女513615-64歲(總)3164115-64歲男1638315-64歲女1525865歲及以上(總)412965歲及以上男216165歲及以上女1968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5951。
35117人(2017年)。

經濟建設

特色活動特色活動

基礎建設

原樂安、思游、浮清三鄉合併後,社會事業蒸蒸日上,基礎建設卓著輝煌。先後開通了樂安、浮清、思游三個管區的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發射塔,硬化了樂安、思游、浮清三個集市和部分樂山公路。各中國小共修教學樓、宿舍樓20棟,總面積2.4萬平方米,並投資近千萬,建好了鎮中學體育館,鎮衛生院門診大樓,硬化了鎮街兩側行人道,完成了鎮區亮化工程,綠化了鎮區兩個中心廣場。同時,為了進一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爭取並完成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程,共修建渠道187條,總長度61000米,整修了204口山塘,3060米公路,受益農田面積達22000畝,占全鎮農田總面積的70%,7000多畝冷浸田成為豐產田,5000多畝天水田旱澇保收。
1996~2000年,先後由熊必昌、張范民、簡席珍任黨委書記,盧本清、龍漢 凡任鄉長。現任黨委書記羅必勝,鎮長譚喜群。1995年撤區並鄉後,該鄉合理調整產業結構,致力科技興鄉,全鄉有科技示範基地8個 ,科技示範村4個,市、縣、鄉三級科技示範戶2000多戶。鄉農科教中心為省級示範 單位。1998年3月,樂安鄉被定為省級科普示範鄉。2000年,全鄉農、林、牧、漁 總產值4839萬元,工、商、運、建等38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8元;糧食總產量 34886.5噸,牛飼養量1604頭,生豬飼養量46120頭,水產品產量71噸。
經濟發展突現思游烤菸、樂安陶瓷、浮清金桔三大品牌。樂安是安化的烤菸大鎮,每年的烤菸產量占全縣的一半以上。最高年份產烤菸9000擔,菸農收入600萬元,創稅收80萬元。2002年產烤菸6000擔,創稅收50萬元,菸農收入240萬元。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清朝中期就已出現專門的作坊。目前,全鎮共有大小陶瓷廠15家,上規模的有5家,每年可接納農村勞動力400多人,年創稅收60萬元。各陶瓷廠家主要生產工業陶瓷、日用陶瓷、藝術陶瓷、建築陶瓷、生活陶瓷等5大系列的品種。三鑫陶瓷廠的小藥瓶遠銷江西、內蒙、西藏;小食品壇罐,暢銷三湘大地。浮清金桔久負盛名,現有3個園藝場,柑桔6萬多株,年產柑桔80萬斤,遠銷東北三省,出口韓國、加拿大等地。
勞務輸出頗具特色。勞務輸出行業化,主要集中在有傳統技術優勢的建築、制稱、制桌球方面,同時,勞務輸出開始組織化,主要由華夏建築有限公司牽頭組織輸出。現在制稱和製造桌球檯的樂安人遍布全國各地,山東、內蒙、北京、浙江等地都有樂安人的加工廠。據統計全鎮現有外出務工人員1.5萬人,勞務收入達1300萬元以上。

糧食生產

全鄉有稻田31474畝,旱土15822畝,糧食生產歷為 大宗,主產稻穀、紅薯、玉米。60年代,改單季為雙季,畝產由150公斤增至250~ 400公斤。80年代,大力推行雜交稻,畝產超過500公斤。90年代末,由於大批勞力 外出打工,雙季稻和旱糧種植面積逐年減少,並有部分稻田改種經濟作物,常年糧食總產徘 徊在3萬噸左右。

經濟作物

80年代初實行農村承包責任制以後,政府引導農民大力發展 經濟作物,以增加農民收入。其時,思游已大面積發展烤菸,最高年份產煙13000多擔 ;浮青重點發展柑橘,橘園面積達600畝,常年產量400多噸,產品銷國內外,現仍有很 多農戶有成片柑桔林。而樂安團雲界上積極種植烤菸,最高年產量達4000多擔。

鄉鎮企業

撤區並鄉前,思游鄉僅有一家茶廠和數家手工造紙廠。樂安的 建築業、陶瓷業在全縣小有名氣。浮青的鄉辦企業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70~90年代 ,浮青先後擁有鄉辦茶場、林場、酒廠、柑園、煙花材料廠、花炮廠、食品飲料廠等14家 鄉辦企業,年收入多至500多萬元,並有村辦、聯辦和個體私營企業500多家。但隨 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浮青僅存3個鄉辦柑橘藝園場,1個食品飲料廠,4個村辦柑橘園工 藝場,其餘企業不復存在。
傳統陶藝傳統陶藝

黨政建設

樂安鎮地處安化東南,東靠梅城,西連冷江、新化,北接栗林、滔溪。總面積191.21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6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35117人(2017年)。全鎮共有耕地48296畝,林地70821畝,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樂安鎮人民政府駐地樂安橋。因明朝萬曆年間,鄉紳李樂安(樂群村瓦子坪人)修建了一座風雨鵲橋命名而來。解放前,該處稱柳林堡,經濟基礎較好,素有“一珠梅、二伏口、三田心、四柳林”之說。1995年撤區並鄉,原樂安、浮清、思游三鄉合併為樂安鄉,2002年撤鄉建鎮。
政府報告大會現場政府報告大會現場
樂安境內山奇水秀,地沃物豐。南有葡萄村、香爐村,奇岩怪石,突兀疊起,塘堰溶洞幽深莫測;北有熊耳浮清,崔嵬延袤,綠色桔園,層林盡染;中居柳林大段,良田千頃,阡陌縱橫,伊水拖藍,群山毓秀;鎮區高樓林立,四方八達,商賈雲集。
近幾年來,黨委、政府帶領樂安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艱苦奮鬥,與時俱進,經濟社會有了較大的發展。2002年財政收入已突破千萬元大關,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9133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1165元,糧食總量20736噸,出欄牲豬27560頭,種植烤菸4600畝,黃姜400畝,產柑桔80萬斤,陶瓷企業創產值600萬元。

教育文化

教育

明仁宗時期該鎮就有蕭姓、李姓、蔣姓先後在各地辦起斐安、蔭遠等族學。據清同治《安化縣誌·學校》記載,創辦於乾隆59年(公元1749年)常豐鄉第四保的“崇義鄉熟”是安化縣辦得最早的三所義學之一。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全鎮有完全國小2所,初級國小1所,70年代開始辦中學,曾經將國中辦到各生產大隊。1996年開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2007年開始,受義務教育學生開始免收學雜費。至2015年,樂安鎮有國中2所,完全國小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教學點4個,幼稚園3所,幼教點4個。中國小在校生共2530人,專任教師190人;在園幼兒469人,幼師34人。國小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8%。教學樓、宿舍樓22棟,中學建有藝體館和塑膠操場。

文化

1950年前當地有自發組織的漢戲班子,有漢戲、舞獅子、敲鑼鼓、講故事、聽傳書、唱山歌等等娛樂。
20世紀60年代,該鎮建立文化站,部分大隊成立農村俱樂部,開展唱歌、跳舞、編排文藝節目、辦牆報等活動。1970年建立廣播放大站,自辦節目,定時廣播,家家戶戶都能在自家的廣播喇叭下聽到。80年代初該鎮還曾成立過“柳林劇團”。
至2014年,該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20平方米,有公共圖書室1個,總建築面積170平方米,共藏書萬餘冊。有詩詞創作小組1個,成員31人,歷年來共創作詩詞近3000首,出版詩集8本。民間自發組織的民族樂隊10個,銅管樂隊4個,舞獅隊8個,舞龍隊10個。

名勝古蹟

風景名勝樂安鎮山奇洞幽,有著發展旅遊業的優良基礎。南部蚩尤界,是個海拔700餘米的高地,相傳是5000年前蚩尤居住過的地方。這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面積達90多平方千米,因此有著許許多多神秘莫測的自然景觀。有張家仙湖、藏龍壩、天池等天然湖泊,一年四季,不溢不消。有蚩尤洞、古溶洞、葡萄洞等幽長石洞,陰河交錯,深不可測,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內石筍林立,千姿百態,石鐘乳遍布,如簾如畫。還有鷹嘴岩、青峰、拜天嶺等奇峰異嶺,怪石如林,一期工程已開發了張家仙湖等景區,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北部的熊耳浮青、仙崖佛像和鏡泉浴月,清代《安化縣誌》將它們列為安化八大景中的三大景,以山秀石奇而著稱。蕭家橋、晏家橋、腰壩橋等風雨橋修建於明代。

名優特產

樂安甲酒遠近聞名,該酒聞之香遠蓋馨,飲之柔中帶剛,飲後不口乾、不上火。因此酒始產於浮青,故稱之為浮青甲酒。其獨特的釀造法是當地祖先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甲酒的原料是該地優質米—豬油糯,配上伊水源頭的山泉水和自製的植物酵料(俗稱藥籽),經過蒸煮、配料、發酵、納水、封存等程式製成。甲酒生產自古至今以私家作坊為主,如今已遠銷長沙、廣東等地。每年的銷售量均在700至800缸之間(30000公斤左右),由於糯米原料不足,常常供不應求。

地圖信息

地址:益陽市安化縣零四四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