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安徽徽州樂善堂)

樂善堂(安徽徽州樂善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樂善堂,祠堂名。又稱耄耋廳。位於徽州區潛口村,1987年拆遷入潛口明居博物館。一收藏物品的閣樓或者人名。

基本介紹

建築簡介,經營功能,結構介紹,相關人物,

建築簡介

明朝洪熙年間,崔氏族人崔聚官封左督僉事,是年秋,成山侯聚眾叛亂,崔聚奉命赴昌江平亂,英勇不屈,壯烈犧牲。後宣德皇帝賜建忠義祠,賜號“樂善”。崔氏族人於清朝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在固鎮縣北新集建立宗祠,後人就以“樂善堂”為堂號流傳至今。後來宗祠於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鬼子一把火燒毀。為弘揚和傳承崔氏歷史文化,現樂善堂崔氏宗祠正在籌建中。
樂善堂樂善堂
樂善堂,建於明代中葉。二進三開間,無樓。大門內有第二道門,高門檻,門扉四扇,平時啟用左、右單扇,逢年過節或婚喪嫁娶等重大活動時開中間對扇。前進有左、右廂房,廂房有兩扇門,一扇朝大門,一扇朝天井。後進為大統間,有24根木柱,均呈梭形,柱礎覆盆狀。脊柱下有蓮花盤斗,上有叉手。檐柱與金柱之間用月梁,樑上設駝峰,雕如堆雲,上置護斗、瓜柱,承單步梁,梁外端雕成奔浪。天井四周檐坊下有斗拱排列,地坪全用方磚拼鋪。該堂規模不大,但不失富麗。

經營功能

樂善堂成立於民國初期,現座落於上海雲洲古玩城二樓中05室,是滬上著名的商人張建宏先生經營的。他文博系畢業,專業收藏約30年時間。多年來本著“搜天下異寶、藏人間珍奇”的宏偉氣魄不斷擴充收藏,現已成為擁有上萬件藏品的滬上藏品巨所,集培訓、鑑定、經營瓷品雜件為一體,努力打造藝術品領域一流的誠信品牌。

結構介紹

樂善堂位於當鋪街中段路南,是清同治年間,由王其相,王其柘兄弟2人為辦學 而出資修建的一處套院式建築。據《王氏族譜》載,王其柘“與其胞兄其相議設義塾, 積錢萬貫,遂建地基,鳩工庇材,不數載而兩院既成,義塾、會課即擇地安焉。”又 云:“其相棄世後侄宇爛克繼父志,又設會課”,後經肖質齋觀察書其額曰‘樂善堂’。” 該建築南北長33.6米,東西寬13.4米。中間有一隔牆,將整個院落分成南北兩院。 大門開在院東北角,門樓上懸“樂善堂”匾額。 進大門為北院,有北屋3間,東、西房各3間。隔牆左右兩道圓門通往南院。南院 靠東有2層樓房4間,靠西平房5間。東南建有廁所。房屋為磚木結構,建造考究。大 門內原立有一幢石碑,記載建築情況,早已毀壞。 樂善堂落成後,先後辦義塾、設會課,創辦樂育高等國小堂,後改為相公莊國小 校。其產權幾經轉換,後成為公房,供辦學、辦公之用。今產權屬相公莊六村公有。

相關人物

教師信息
姓名:樂善堂 男 博士 教授
聯繫方式: 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
學習工作經歷
2001~現在 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
1991~1998 湖北師範學院化學系
1989~1991 中國地質大學套用化學系
1986~1989 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
課程介紹
無機化學 無機與分析化學 新材料概論 納米材料導論 稀土化學 高等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實驗
研究領域和學術興趣
⑴ 金屬有機骨架配合物
⑵ 多孔氣體吸附材料
⑶ 無機分離
新研究課題
⑴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項目編號: 7005808, 項目經費: 5萬元, 主持
⑵ 廣州市荔灣區科技攻關基金, 項目經費: 20萬元, 主持
⑶ 國家基金委廣東省聯合基金, 目編號: U0734005, 項目經費: 150萬元, 合作⑷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1996),主持
研究成果
1998年“稀土及相關金屬離子溶劑萃取化學基礎研究”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本人完成其中“稀土溶劑萃取動力學研究”部分,主要參與者。發表論文4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