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齒目

槽齒目

本目是該次亞綱中最原始的類群,它們在古生代末起源於鱗龍次亞綱的始鱷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槽齒目
  • 拉丁學名:Thecodont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槽齒目
  • 次亞綱:鱗龍次亞綱
槽齒目(Thecodontia)
鱗龍次亞綱的其餘四均是從本目演化出來的(鳥類不是)。本目的主要特徵是:吻細長,外鼻孔分開,有眼前孔,鼻骨長,後頂骨小,有時消失,方骨垂直,內鼻孔向後;下頜細長;25-26個薦前椎,椎體雙凹到平凹型、腰帶三射型;後肢較長,趾式完全。最先出現於早三疊世,即南非 的Erythrosuchus(引鱷),北美上三疊統的Hesperosuchus(黃昏鱷)和Rutiodon(狂齒鱷)是本目的典型代表。我國山西新疆上三疊統中也發現許多此目的化石。在三疊紀以後本目動物絕滅了。槽齒目構成爬行動物演化中的一個階段,是主龍類之中,不包含鱷目、翼龍目、恐龍總目的物種集中地。因為親緣分支分類法只承認單系群為天然演化支,而槽齒目是並系群,這個名詞目前不被科學家所使用,但仍在大眾書籍中出現。
槽齒目槽齒目
分類歷史:
傳統上,槽齒目被分成四個亞目:古鱷亞目(早期原始物種,另一個並系群集合)、植龍亞目(大型類似鱷魚的半水生動物)、堅蜥亞目(有裝甲、草食性)、還有偽鱷亞目。在這之中,只有植龍類與堅蜥類構成單系群,而偽鱷類只是將所有沒被列入其他三個亞目的物種列入而已。
在1988年,RobertCarroll在他的書籍《VertebratePaleontologyandEvolution》中,將偽鱷類以勞氏鱷目、兔鱷科、以及其他地位未定屬取代,而保有其他三個亞目。這是最後有主要分類書仍承認槽齒目。
在1982年,BrianGardiner嘗試以親緣分支分類法將槽齒目定義,讓這舊名詞有了新的概念。所有最近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例如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Gauthier)的1986年研究,確認傳統的槽齒目的確是個並系群,裡面的物種沒有共同的共有衍征。槽齒目的最主要問題在於它與主龍類的定義一樣,所以變成累贅的名詞。槽齒目被認定為歷史上的舊名詞,而它過去的使用被遺棄不用。
所有目前的古脊椎生物分類書,例如麥可·班頓(MichaelBenton)的《Vertebratepalaeontology》第一版(1990年)與第二版(1997年),都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途徑,以主龍類取代槽齒目。主龍類包括槽齒目與所有它的後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