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火把節

楚雄彝族火把節

楚雄彝族火把節,1981年5月2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議案,確定“火把節”為彝州的法定節日,1986年,“火把節”作為彝州的法定節日正式列入《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條例》。從1983 年起,正式由州、市政府主導每年輪流在楚雄鹿城舉辦歡慶火把節活動,自此,以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火把節成了楚雄州最隆重、最盛大和最富有民族特徵的傳統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楚雄彝族火把節
  • 節日時間:農曆6月25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彝州
  • 節日意義:東方的狂歡節
  • 設定地點:彝州
  • 設立機構: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
  • 設定時間:1981年5月25日
楚雄彝族火把節簡介,火把節,火把節的傳說,火把節的活動,火把節的美食,火把節美食,

楚雄彝族火把節簡介

火把節是彝族文化的象徵,是彝族的年節,是彝族傳統中最為重要、最盛大的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中國的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中國火把節最流行、最隆重的地區,2005年,“中國楚雄彝族火把節”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祭火

火把節

古往今來,每年的火把節之夜各民族都在同一地域慶祝,從山寨到城鎮,從高山到平壩,人人燃起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圍成圈子載歌載舞。老人彈著平日積滿灰塵的月琴,小伙子吹著很久沒有摸了的笛子,姑娘們吹彈著掛在胸前的口弦,祈望年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歌唱美好的生活。在月光下一把把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燒的篝火,像一顆顆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間,到處是火的世界,到處是歌舞的海洋。
在改革開放、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的今天,火把節賦予了更新的民眾性、娛樂性、多樣性的內容。人們不僅繼承和發揚光大其優秀傳統文化的部分,而且溶進了時代的氣息,構成新的景象。例如節日期間,國外遊客,省內外遊客大量湧來,做買賣的人大量湧來,外來者遠遠超過本地人,火把節成為吸引各方人土前來觀光旅遊和貿易洽淡的手段和機會。
各種民眾性的文藝體育表演節目也一年比一年更豐富多彩,民間節日也自然成了地區性的節日,從鄉村節日走向了城鄉節日,從單一民族節日成為了多民族共同的節日。真正知道和了解彝族的人不多,但一說“火把節”和’阿細跳月”,人們便不會感到陌生了。不過話又說回來,要了解原汁原味的火把節還是在鄉村中,特別是遠離城區的偏僻的村寨才具備民間地道的習俗風情。
火把節不僅是每個家庭傳統的節日,也是各家各戶親戚朋友交往歡聚的節日,豐富了生活,促進了鄰里友誼。
楚雄彝族火把節
歡度火把節
 

火把節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大姚縣趙家店紅山腳下彝族寨子有個聰明美麗、賢惠善良的姑娘諾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伙子阿查傾心相愛著。這一年,陰險狠毒的山官頭人魔哈選女作怒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諾娜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英勇的阿查,以弱勝強,以精湛的技藝戰勝了險惡的魔哈老爺,魔哈惱羞成怒,用巫術轟裂了土豬梁子,阿查不幸墮落深淵。後經眾鄉親搭救才脫險。
在阿查遇難的時候,諾娜姑娘險遭魔哈魔掌。魔哈帶領兵丁把諾娜的家團團圍住,要搶諾娜成親。為了免遭賤踏,諾娜越懸崖絕壁,離家逃走,尋找阿查,在紅山懸崖,她終因氣力耗盡累死在懸崖之下,諾娜的身影永遠顯映在懸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稱。阿查被眾鄉親救出了裂山,情知中計直奔諾娜家;只見諾娜的父母被魔哈所殺。阿查懷著悲痛埋葬了岳父岳母,找遍了叢山峻岭,最後才發同諾娜留在紅崖上的白色身影。阿查痛不欲生,想跳崖與諾娜同歸。眾鄉親前往勸阻,從崖邊拉回了阿查,並和他一起商量復仇的辦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三村五寨的鄉親們高舉著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燒了魔哈宮殿,燒死了罪惡的魔哈。為諾娜報了仇,為眾鄉親解了恨。
按理“火把節”是農曆的六月二十四,可這裡卻過“六月二十五”。因為它是為了紀念這一天英勇的阿查和四山八寨的鄉親們報仇血恨的日子。火把節那天彝族村寨的人們都要點燃起松明火把,用這熊熊燃燒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燒死蚊蟲;驅邪除惡,以示吉祥幸福;同輩人互敬火把,燒掉“祝崇”,以示清潔平安。然後舉著火把把田間地頭,揮舞引蛾,撲滅害蟲。巡遊之後,將火把插在田頭地角,村前開闊地帶,男女青年就圍著火把跳起歡快的“左腳 ”,老人們圍著坐火塘,打開醇香的火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人們還早早將出嫁的女兒接回家來。節日這天殺豬宰羊,同吃同住以示親人團聚。
火把節這天,周邊元謀、永仁、龍街等地的山民都挑著自己的山貨、土貨,趕著騾馬,跋山涉水來到趙家店,他們搭起賬棚,支起鍋灶,一串串山貨和一碗碗香氣撲鼻的牛羊湯鍋讓過往的人們流連忘返。夜晚,在稍有平坦的山坡上,一堆堆篝火燃了起來,彝家小伙撥弄著三弦月琴,姑娘們手牽手圍著火堆隨一陣陣弦聲跳了起來,烈烈的火焰竄得老高老高。圍著篝火,跳到天亮。

火把節的活動

節期為三天。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跳左腳舞、鬥牛、摔跤、騎馬、射擊、耍火把、放孔明燈;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還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左腳舞
鬥牛
騎馬
 

火把節的美食

火把節也是一年中吃的節日,雖然楚雄各地彝族關於火把節的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有所不同,但一戶人、一村人做出最好的飯菜,合家共宴、全村共宴或邀請四方親朋好友、賓客共宴的習俗卻是普遍的。
楚雄彝族由於居住環境的原因,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習俗,動物類食物主要有豬、羊、牛、雞、昆蟲;植物類食物主要以野生菌類、植物花、葉為主,主食有大米、包穀、小麥、洋芋、蕎等。製作方法有燒、炸、蒸、煮、醃、舂、剁等。飲品主要有小灶米酒,火罐酒、茶,南瓜、芭蕉、蕎等均能製成甜酒。
楚雄彝族的食譜有很多,如羊八碗、炒核桃花、乾炸芭蕉心、蕎粑粑、泡椿、玉米飯、涼拌芭蕉、豬肉煮伏苓、水芹菜、涼拌樹花、豆腐腸、魚心草、煮野山藥、菌類、蛙類、涼拌青剌頭、涼拌羅漢松枝頭、炒皂角牙等等。

火把節美食

羊湯鍋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火把節”是全民參與的楚雄州最隆重、最盛大和最富有民族特徵的傳統節日。彝族人民歡度火把節,不僅可以弘揚和傳承彝族文化,展示楚雄魅力,繁榮節慶文化,還可以推動楚雄經濟社會科學和諧跨越式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