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茅

楓茅

楓茅(學名:Cymbopogon winterianus Jowitt)是禾本科香茅屬植物,多年生大型叢生草本,具強烈香氣;根系較淺,根狀莖粗短,質地硬,分櫱力強。葉鞘寬大,基部者內面呈桔紅色,向外反卷,上部具脊,無毛或與葉片連線處被微毛;中脈粗壯,下部漸狹,基部窄於其葉鞘,上面具微毛,先端長漸尖,向下彎垂,側脈平滑,邊緣具鋸齒狀粗糙,下麵粉綠色。邊緣粗糙,大多不伸出於小穗之外。邊緣上部鋸齒狀粗糙。

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至蘇門答臘;中國廣東、海南島(興隆福山)、台灣等地有引種栽培。楓茅喜光,為陽性植物,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沙壤土、石礫土、紅褐土、紅壤等均能生長,在土質疏鬆、肥沃、表土深厚、排水、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長良好。

該種可做香料植物,莖葉是提取精油香草醛(Citronellal)的原料,品質優於亞香茅。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定植方法,田間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大型叢生草本,具強烈香氣;根系較淺,根狀莖粗短,質地硬,分櫱力強。葉鞘寬大,基部者內面呈桔紅色,向外反卷,上部具脊,無毛或與葉片連線處被微毛;葉舌長2-3毫米,頂端尖,邊緣具細纖毛;葉片長40-80(-100)厘米,寬1-1.5(-2.5)厘米,中脈粗壯,下部漸狹,基部窄於其葉鞘,上面具微毛,先端長漸尖,向下彎垂,側脈平滑,邊緣具鋸齒狀粗糙,下麵粉綠色。
圓錐花序大型,疏鬆,長20-50厘米,多回複合,下垂,分枝節部具毛,呈“之”字形膝曲;佛焰苞較小,長約1.5厘米;前葉脊上無毛;總狀花序長1.5-2.5厘米,有3-5對小穗;小穗柄及總狀花序軸邊緣或背部具長1(中下部)-2(先端)毫米的柔毛。無柄小穗長約5毫米,第一穎橢圓狀倒披針形,背部扁平或下凹,寬1-1.2毫米,上部具翼,邊緣粗糙,脊間常具3脈或脈不明顯,第二外稃具芒尖或芒長約5毫米,大多不伸出於小穗之外。有柄小穗長約5毫米,第一穎披針形,具7脈,邊緣上部鋸齒狀粗糙。

近種區別

該種以圓錐花序大型開展,後期下垂;無柄小穗長約5毫米,第一穎背部扁平,寬約1.2毫米,脊間常具3脈,第二外稃具長約5毫米的短芒,與鄰近種亞香茅Cymbopogon nardus (Linn.) Rendle)有別。

生長環境

楓茅喜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年平均18℃以上,海拔1000-1500米處。氣溫11-12℃開始生長,氣溫24-29℃生長迅速。微霜,葉片即可受凍害,氣溫下降到-1.8℃時,葉片大部受凍害。因此在冬季低溫期較長地區並有霜害入侵地區,難以越冬。楓茅有較強的抗旱力,但過於乾旱,能影響其分櫱數量,使葉片短小等。香茅耐澇性較差,尤以苗期最怕受澇,如受澇15天,95%以上幼苗就會死亡。楓茅在年降水量650-1200毫米並且分布均勻地區,生長迅速,株叢健壯。楓茅喜光,為陽性植物,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沙壤土、石礫土、紅褐土、紅壤等均能生長,在土質疏鬆、肥沃、表土深厚、排水、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長良好。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至蘇門答臘;中國廣東、海南島(興隆福山)、台灣等地有引種栽培。
楓茅楓茅

繁殖方法

一般採用無性繁殖方法。種苗質量的好壞是高產穩產的關鍵因素,應選擇1-1.5年生健壯、莖粗在0.7-0.8厘米以上、大小均勻、莖高達到7-10厘米、節上沒有老根、根點明顯、節密、節間長度不大於1厘米、內組織充實和無病蟲害的植株為母本。經過選擇,整理枯老葉鞘,剁去長度5-7厘米,剪除老基、老根,使此段莖節裸露,並在葉鞘以上2-4厘米處剪斷葉片,即可成為種苗。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宜選擇向陽、土壤較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緩坡為宜。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黏重、排水不良、霜害風害嚴重的地方不宜種植。在選地時,亦應注意集中成片和運輸較為方便的地方,以便加工。整地釆用全面墾殖;若與其他經濟作物間作,最好採用帶狀整地方法。坡度大於15°以上的地方,應採用梯田方式,以深水堆肥,避免水土流失。整地深度為25-30厘米,土塊要求細碎,在土壤較黏重時應適當增加犁耙次數,一般以2-3次為宜。整地粗放或不整地直接控穴種植,成活率低,生長勢弱。

定植方法

定植時期應根據各地區的氣溫和灌水、降水條件而定,一般可以分為春植和秋植;春植在2-3月進行栽種,經過栽培管理4-5個月撫育期,當年就可收割兩次;秋植多在8-9月進行,正值髙溫高熱季節,雖成活率高,但栽培管理期短,撫育期不足進入低溫乾旱的冬季,營養生長受到抑制,影響當年產量,因此,有灌溉條件的地方,以春植為宜;水源較差或無灌溉條件的地區,應在雨季穩定進入後栽種。種植密度應根據坡向、土壤肥力、施肥與管理水平等而定。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水肥條件好,宜適當稀植,行株距為80厘米×50厘米或60厘米×60厘米。

田間管理

定植後至第一次收割,需4-5個月,稱為撫育期。定植後15-20天,進行補苗。一般淺、中耕清除雜草1-2次。收割後要進行施肥和培土1-2次。中國華南地區二、年生的楓茅,每年春季雨後,用畲力在行間往返犁一次,深度15-20厘米,並結合施肥與培土。若收割時距短,田問雜草少,可以適當減少除卓次數。楓茅牛長期需肥量大,定植前施足基肥,生長期是楓茅豐產的基礎,施堆肥或廄肥再加入火燒土。定植每畝施入基肥100千克,過磷酸鈣20-25千克。生長期增加追肥,如人畜糞尿素硫酸銨、豆餅等,追肥一般在每次收割後結合中耕培土時進行,或在營養生長最旰時期進行。為了獲得較好收成,在生長期遇到乾旱季節,應適當灌溉。由於耐澇力較弱,應當注意雨季防止洪澇災害,及時排除積水。

病蟲防治

葉枯病病原菌為須芒草彎孢,發病初出現紫色小病斑, 逐漸擴大成為淡黃色條斑,並逐步擴大,致使葉片變為褐色枯萎。在病斑上出現大量黑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發病因季節而異,孢子侵人葉組織3-7天后就出現葉柄腐爛,以高溫重濕季節最為嚴重。防治方法:尚無根本的方法,因此,在引種時應嚴格檢驗,嚴禁病害傳入新植區。
二化螟:春夏乾旱季節發生嚴重,尤以第一代幼蟲,由葉鞘咬孔侵入鞘內,咬食幼葉與生長點,形成“枯心苗”。防洽方法:用1%殺蟲脒於4-5月發生初期噴2次,效果良好。
薊馬:主要生在春夏乾旱時令,適值楓茅分櫱期,導致嫩葉萎縮。防治方法:發生初期,釆用90%品體美曲膦酯1:1500倍液,樂果乳劑1:100(-1500)倍液浸種苗或噴殺。

主要價值

該種可做香料植物,莖葉是提取精油香草醛(Citronellal)的原料。鮮葉含油量高,為0.6-0.7%,精油中總香葉醇(Geraniol)含量83-92%,價格較昂貴,品質優於亞香茅
楓茅楓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