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嶺頭中學

楓嶺頭中學(其前身是坑口中學),創辦於本世紀六十年代初,地處上饒縣工業重鎮--------楓嶺頭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浙贛鐵路、320國道往來其中。學校占地面積55.5畝,建築面積達15000平方米,教育設施齊全。配備了語音室(64座),聯網微機室電腦(70)台,以及遠程教育室、圖書室、閱覽室、理化生實驗室等。擁有25個教學班,1400餘名學生。現有教職工117名,62%以上是本科學歷,中高級職稱89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楓嶺頭中學
  • 創辦時間:本世紀六十年代初
  • 類別:中學
  • 所屬地區上饒縣工業重鎮--------楓嶺頭鎮
學校簡介,基本信息,辦學業績,學校榮譽,學校展望,特色校園,地圖信息,

學校簡介

楓嶺頭中學(其前身是坑口中學),創辦於本世紀六十年代初,地處上饒縣工業重鎮--------楓嶺頭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浙贛鐵路、320國道往來其中。學校占地面積55.5畝,建築面積達15000平方米,教育設施齊全。配備了語音室(64座),聯網微機室電腦(70)台,以及遠程教育室、圖書室、閱覽室、理化生實驗室等。擁有25個教學班,1400餘名學生。現有教職工117名,62%以上是本科學歷,中高級職稱89名。
楓嶺頭中學
楓嶺頭中學

基本信息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發展為本
辦學思路:科研為先導,質量為生命,育人為目的
辦學目標:最佳化育人環境,培養多能人才,爭創一流名校

辦學業績

近幾年來,學校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了一系列教育整改和創新, 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取得了較好的業績:
1、2006年全國中學生英語奧林匹克競賽中,柯夢琳同學獲全國一等獎,吳婷,吳瑩同學獲全國三等獎。
2、2007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郭鳴同學獲全國三等獎,謝俏同學獲江西省一等獎。
3、2007年縣中錄取84人。其中28人進縣中特招班,6人進縣中奧賽班(即特零班);
4、2008年縣中錄取93人,連續二年位居全縣農村中學第一。
5、2008年全國中學生英語奧林匹克競賽中,徐朝智同學獲全國二等獎。

學校榮譽

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德育示範學校”、“校本教研示範基地”、“AAAAA學校”、“2006—2007年度獲上饒縣先進學校”、“2007—2008年度獲上饒市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展望

1、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特色發展、質量興校”的辦學理念,以教師的發展推動學校的發展,以學校的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力爭2009年內通過市級素質示範學校的驗收工作。
2、在幹部隊伍培養方面,通過一至兩年的時間,通過調整、培訓、自我提高相結合的辦法,加強幹部隊伍的建設,加大學校人力資源的整合力度,使幹部的綜合素質不斷得以完善、管理層執行力不斷得以提高。
3、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著眼於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兩大主線。舉措:
(1)編制《教師手冊》,規範教師教學行為;
(2)上級部門組織各類教師培訓外,學校自行組織大規模、全校性教師培訓每學期至少一次;
(3)每學年為教師訂購一本(套)有關教師職業道德或提高管理能力、業務能力方面的書籍,由學校指定任務,進行教師讀書、筆記、作業、反思、心得、交流等活動,切實開展教師“深”讀書活動;
(4)對教師專業與任教學科進行精細調整,鼓勵教師專業學科轉型,切實改變教師專業不匹配現象;
(5)具體落實新老教師、學科骨幹教師與相對落後教師的幫扶工作,做到定任務、定目標並定期檢查,力爭通過三年一輪學習,使三個年級的師資力量均衡強勢(幫扶具體安排見教研計畫表);
(6)不斷完善教師發展性評價激勵機制。
4、在教學管理方面,舉措:
(1)開展教師基本功大賽,側重於教師“三字一話”及計算機套用能力方面的考查,用一年的時間要求 全體教師達標;
(2)開展教師業務能力學科大競技活動,每學期合理安排常態高效課、優質課、說課、多媒體教學 、課件製作等活動,達到一學期定學科領頭人,分三年學期帶好本學科落後教師;
(3)計畫兩年時間,開展相對穩定而有效(高效)的課堂學科教學模式和主題教學模式的探究工作,讓教師在相對穩定的教學模式中內化個人智慧,爭取課堂高效教學;
(4)教師教學行為與教學常規要規範化、標準化(見《教師手冊》);
(5)在升學目標方面,力爭在2010年重點高中升學率達28%,普高升學率達50%,職高升學率達18%(輟學率仍有4%);2011年重點高中升學率達32%,普高升學率達50%,職高升學率達15%(輟學率控制在3%以內);2012年重點高中升學率達36%,普高升學率達50%,職高升學率達12%(輟學率控制在2%左右)。
5、在德育發展方面,組建幹部、教師(班主任)、學生三重德育包乾網路,計畫三年一輪常規式、活動型德育專項教育,七年級重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八年級重傳統禮儀教育、九年級重理想教育,綜合提高學生素養,爭取從2009年開始三年內讓這屆畢業生,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懂禮貌,會感恩,有理想的學生,為學生將來發展奠基。
6、在後勤保障方面,2009年新建師生食堂、學生公寓樓各一幢,計畫用一年時間,綠化、美化、亮化校園環境。

特色校園

1、學生樂學
學生樂學的前提是教師要樂教。學校將不斷採取措施、開展活動,使每一位教師每天都能夠精神振奮、心情舒暢的投入每一天的緊張工作。主要目標將放在“快樂課堂”上。通過樹立教師之星,師徒結對,集體備課,推門聽課,校本培訓,“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紮實教研,使教師每天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收穫、新的追求,以此來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推動“充滿陽光的學習樂園”建設。
建立新型師生關係,讓微笑走進課堂。上課時教師以愉快的心情,開朗的笑容走進教室,給學生一個朋友式的交流空間。教師要信任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愛護每一位學生,把和藹的微笑留給每一位學生,絕不能有損學生的自尊心。要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興趣中想學、愛學,在參與中學會、會學,在成功中享受喜悅、快樂。
建立正確的快樂觀,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要做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要努力做到“七個一”。即:提出一個不懂的問題,爭取一次發言的機會,參加一次討論,發表一個不同見解,做好一次實驗,獲得一次愉快的合作,得到一次成功的體驗。
2、文化藝術相長
一是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高品位文化藝術的育人環境。把校園作為重要的快樂學習資源,並充分發揮其學習功能。一方面要綠化、美化、淨化校園,讓學生在優美潔淨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規範自己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努力創設濃郁快樂的校園文化,營造出一種濃郁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耳濡目染,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學習效果。充分利用德育牆、宣傳欄、黑板報、學習園地等宣傳陣地,展出學生的各類作品。讓每一塊牆壁都可以說話,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突顯“充滿陽光的學習樂園”特色,讓點點滴滴都瀰漫著快樂,讓校園充滿活力,讓師生洋溢歡笑。
二是要開展多彩自主的群體活動。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增強學生的主動精神和主體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形成活潑、開朗、樂觀的個性。
4、培育學習習慣
要讓學生想學並且樂學,就一定要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每學期開學初,校長在國旗下作“學習習慣十條”重要講話:一是學習衛生的習慣;二是科學安排時間的習慣;三是預習的習慣;四是上課記筆記的習慣;五是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習慣;六是協作研討的學習習慣;七是課後複習的習慣;八是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九是階段複習的習慣;十是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自然生成的,而是經有意識培養形成的。同時良好習慣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不斷地訓練。相信只要堅持下去,持之以恆,就一定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5、開發陽光課程
一是開發並實施“陽光經典”課程——開發名人、名著、名曲、古詩四個系列課程。二是開發並實施“陽光誦讀”課程——7—9年級分別誦讀國學經典系列《三字經》、《論語》《傳統文化》等。三是開發並實施“陽光實踐”課程。——培養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和特長,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陽光。
6、陽光教師
一是指導教師修改完善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制定好年度計畫,使每位教師的規劃切合自身特點並有效實施。二是大力實施陽光教師“211”計畫——“2”即兩項基礎能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寫一手好字。“1”即一個主攻方向:開發一門第二課程。“1”即一部教育經典:每人每個季度閱讀一本教育經典。

地圖信息

地址:上饒市上饒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