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昌

楊運昌

楊運昌(1918~2001),字林興,號退思齋主,陝西洛南三要人,少時拜陳夢琪為師,後學藝於西安,多受趙望雲方濟眾等名家的指點,藝乃大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運昌
  • 別名:字林興,號退思齋主
  • 出生地:陝西洛南三要
  • 出生日期:1918
人物履歷,酷愛藝術,

人物履歷

文革落魄,獨處泉林,工花卉山水,尤以蘭竹著稱。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黃河書法藝術研究會顧問,西安老年書畫會教學分會顧問,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畫師。著有《蘭竹技法》由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楊運昌老師患病多年,不幸於2001年9月8日凌晨4時去世,終年84歲。楊先生生於1918年8月16日,少時就讀家鄉,後求學於西安技藝師範、西北師範學院,1942年至1979年先後任教於洵陽、洛南中學、古城、寺坡、三要等地,1979年10月從三要中學退休。2007年11月4日“紀念楊運昌(字林興)先生誕辰九十周年楊林興先生繪畫展暨作品集首發儀式”在洛南縣博物館隆重開幕。楊林興先生為我縣著名書畫家,以畫蘭竹聞名,德高望重,其子楊浦欣先生繼承其父遺志,依然擅寫蘭竹,並將蘭竹技法發揚傳承,為紀念父親,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特將自己與所藏父親的蘭竹作品展出,並出作品集.各屆領導同道應邀出席開幕式,場面熱烈感人.洛南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師余宏濤、楊榮、何正明同志應邀參加開幕式,並贈送作品表示祝賀。

酷愛藝術

運昌先生生於書香門第,幼年喪母,家境貧寒,曾隨父輾轉漂泊就讀,自幼精讀四書五經,後又通曉現代科學。在戰亂中先生飽受流離求學之苦,熟睹百姓目不識丁之難,先生年輕時即盼望國家統一強盛,遂生科教救國之願,矢志於教書育人弘揚國粹,痴情於傳道授業解惑,熱衷於掃除科教盲區,堅守講台四十載,從不論山川地域環境之優劣,從不計得失名譽之利益,任勞任怨幾十年。先生廣學博聞,治學嚴謹,工作一絲不苟,誨人不倦。受儒家思想影響,先生於人寬厚仁慈,以大局大義為重,視學生如子女,送粥贈衣,關懷有加,如同慈父;教學中先生傾囊相授,悉心輔導,要求嚴厲,有口皆碑,譽滿商洛,曾連任洛南縣政協三至十屆委員。楊老師雖系解放前的老教師,卻緊跟時代步伐,時時創新,不懈鑽研教學藝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所著的《中國三言歷史》曾被《商州教壇》、《洛南文史》刊載。楊運昌先生自幼酷愛藝術,尤擅丹青,早年師從本縣名畫家陳夢祺先生習國畫,四十年代在西安深造時又深得趙望雲陳堯廷黎雄才石魯方濟眾諸師友繪畫之真諦,融百家之長,樹楊氏一幟,躋身於陝西書畫名家之列,成為陝西最早的美協會員。四十年代運昌先生曾在西安民眾教育館、東大街舉辦個人書畫展,深得辛亥革命之元老張鳳翽都督的賞識,名震長安。從教後,先生專心扶持美術新人,樂此不疲。
楊運昌先生 蘭竹楊運昌先生 蘭竹
楊先生一生醉心於書畫創作與研究,始終堅持“源於生活,回歸自然,尊重客觀,藝術升華”的從藝準則,常年堅持遊歷山水,臨摹生活場景,研讀古今書畫,以傳神妙筆再現錦秀河山之壯美,以滿腔熱情謳歌社會主義建設之輝煌,創作的一百餘幅書畫,二百多篇詩文先後在《陝西日報》、《工人日報》、《老年報》、《教師報》、《青海日報》、《商洛報》、《商洛教壇》、《洛南文史》等報刊發袁,84年10月其作品《蘭》曾榮獲“首屆教師書畫展”金獎,89年作品《湖越清遠》曾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先後舉辦個人書畫展十多次,陝西省美協還特邀先生在美術家畫廊舉辦個人畫展。運昌先生的書畫作品意境深遠,清新文雅,其作品流傳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並有港、澳、台多位書畫名家來函請求珍藏。先生七十年代繪製的“洛南八景”也被洛南縣博物館以文物珍件收藏。先生晚年臥病在榻,仍不懈總結浸淫一生的蘭竹技法,出版了《蘭竹技法》一書,至今已印刷十餘版四萬餘冊。
楊運昌先生山水楊運昌先生山水
楊運昌先生一生淡泊寧靜,隱居深山,不慕利祿功名,撲下心來作畫,紮下根來育人,先後培育了四千多名學生,並為商洛山區培養了何伯群吳振鋒張希榮等多位國家級書畫名家,其名字和業績已載入《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大辭典》、 《當代書法篆刻家辭典》、《海峽兩岸書畫家》、《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書。楊運昌先生的一生是春蠶吐絲的一生,是紅燭精神光照後人的一生。先生鞠躬盡瘁,六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獻給了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繁榮。先生崇高的敬業精神,高尚的人格,典範的操守,永垂千古。悼念楊運昌先生,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先生未競的事業,把貧窮的洛南建成一個繁華文明的富庶之邦。
《蘭竹技法》《蘭竹技法》
《蘭竹技法》《蘭竹技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