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纂(南北朝時期北周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纂,北魏末年跟隨齊神武帝高歡在信都起兵,以軍功,封為安西將軍,武州刺史。

基本介紹

  • 本名:楊纂
  • 所處時代:北魏
  • 出生時間:公元512年
  • 去世時間:578年
人物檔案,簡史,史書記載(北史),

人物檔案

姓名:楊 纂
楊纂
生卒:公元512年—578年 活動於南北朝時期
籍貫:廣寧(今張家口涿鹿縣
親屬:父(楊安仁)子(楊睿)

簡史

西魏大統元年(公元535年):投奔宇文泰並授以征南將軍大都督,封永興縣候,邑八百戶,加通直散騎常侍
西魏大統三年(公元538年):與宇文泰定計遷都長安,解洛陽之圍。之後參加河橋之戰(東西魏第一次大戰,雙方有攻有守,基本未分勝負。)
西魏大統八年(公元543年):參加邙山之戰(東西魏第四次大戰)
西魏宇文泰執政時期(公元543年以後):後因功累遷至車騎大將軍,持節並儀同三司,散騎常待,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待中,進公爵,食邑一千戶,賜姓莫胡盧氏,俄授岐州刺史。
公元557年:北周孝閔帝(宇文泰第三子,北周第一代皇帝)死後又進爵為寧波熙郡公,
保定元年(公元561年):進位大將軍,改封隴東郡公,並加隴州刺史
保定三年(公元563年):跟隨隋公楊忠東伐,打到并州就回來了。
天和六年(公元574年):授柱國大將軍,轉調為華州刺史。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死於任上。

史書記載(北史)

楊纂,廣寧人也。父安仁,魏北道都督、朔州鎮將。
纂少習軍旅,慷慨有志略,尤工騎射,勇力兼人。年二十,從齊神武起兵於信都,以軍功稍遷安西將軍、武州刺史。自以功高賞薄,志懷怨憤,每嘆曰:“大丈夫富貴何必故鄉。若以妻子撓懷,豈不沮人雄志!”大統初,乃間行歸款。太祖執纂手曰:“人所貴者忠義也,所懼者危亡也,其能不憚危亡蹈茲忠義者,今方見之於卿耳。”即授征南將軍、大都督,封永興縣侯,邑八百戶,加通直散騎常侍
從太祖解洛陽圍,經河橋、邙山之戰,纂每先登,軍中鹹推其敢勇。累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進爵為公,增邑通前一千戶。賜姓莫胡盧氏。俄授岐州刺史。孝閔帝踐阼,進爵宋熙郡公。保定元年,進位大將軍,改封隴東郡公,除隴州刺史。三年,從隨公楊忠東伐,至并州而還。天和六年,進授柱國大將軍,轉華州刺史。
纂性質樸,又不識文字,前後蒞職,但推誠信而已。吏以其忠恕,頗亦懷之。尋卒於州,時年六十七。子睿嗣。位至上柱國、漁陽郡公。
譯:
楊纂 廣寧人氏(今張家口涿鹿縣)人。父名楊安仁 是魏北道都督、朔州鎮將(相當于軍區司令)。
楊纂的父親是朔州鎮將,所以他很小就參了軍。楊纂為人慷慨,且有志向、謀略,尤其善騎射,勇力過人。20歲的時候,跟從晉州刺史高歡起兵於信都,因屢有軍功而升為安西將軍、武州刺史。但是,楊纂卻認為自己功勞較大,賞賜太薄,於是,志懷怨憤,經常嘆息說:“大丈夫富貴何必非在故鄉。如果一味沉迷於妻子的懷中,那不是失去了遠大志向!”於是,楊纂便有了另投他主的意向。
當時,西魏丞相宇文泰總握朝政,他軍紀嚴明,知人善任,楊纂便在大統初年,悄悄投奔了西魏。宇文泰也早知楊纂的威名,他拉著楊纂的手說:“人最可貴的品質是忠義,人最恐懼的事情是危亡,你能不怕危亡,來投奔我,以示忠義,我太高興了。”當即授楊纂為征南將軍、大都督,封永興縣侯,邑800戶,加封通直散騎常侍。楊纂也使出全身解數報知遇之恩,他跟隨宇文泰解洛陽圍,參加河橋、芒山戰鬥。每次戰鬥,楊纂都沖在最前面,勇冠三軍,後升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並被加封為侍中,進爵為公,又被賜姓莫胡盧氏後又官拜岐州刺史。
宇文泰的兒子宇文邕做皇帝時後,楊纂繼續跟隨他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為北周統一北方,再立汗馬功勞。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楊纂位至大將軍,被改封為隴東郡公,官拜隴州刺史。北周天和六年(574年),被封為柱國大將軍,轉任華州刺史。楊纂性情質樸,又不識文字,在許多地方任職,就是靠自己的誠信。和他在一起的官員們也因為他的忠厚而尊重他、配合他。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楊纂卒於任上,時年67歲。他的兒子睿,也當到了上柱國漁陽郡公的高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