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純亮

楊純亮又名順國,別號公達,布依族,1915年10月10日出生於貴州省紫雲縣一個稍有祖業的布依族家庭。幼年喪父,家道中落,純亮隨母親離開坡七遷居紫雲城。其母靠手工針線維持生計,不惜節衣縮食,盡力扶持他上學。童年時代艱難生活的磨鍊,使他養成了倔強傲骨的性格。他不負母望,寒窗苦讀,奮發於筆硯之中,在紫雲念完國小後又轉赴貴陽讀書。

基本介紹

  • 本名:楊純亮
  • 別稱:楊順國
  • 所處時代:民國
  • 民族族群布依族
  • 出生地:貴州省紫雲縣
  • 出生時間:1915年10月10日
  • 去世時間:1951年5月3日
  • 主要成就:革命志士
人物生平,抗戰前期,抗戰時期,抗戰勝利,建國時期,人物影響,

人物生平

抗戰前期

“西安事變”前夕,由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軍占領我國東北三省,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楊純亮同廣大愛國熱血青年一樣,視國家民族危亡為己任,憤然投筆從戎。
1935年考入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分校,立志學成後投奔疆場,驅逐倭寇,共赴國難。

抗戰時期

1939年4月,楊純亮畢業後被分配到貴興師管區補充第二團2營九連任中尉排長,翌年12月調貴興師管區運輸營5連為上尉連長,1942年2月調貴州管理局押運營三十三隊為少校指導員。在幾年的軍旅生涯中,楊純亮逐漸看清了國民黨政府對內貪污腐敗,魚肉百姓;對外喪權辱國,賣國求榮的醜惡面目。他在任職期間,因對國民黨的強烈不滿,曾策動士兵譁變,在貴陽被省黨部關押數月,經進步人士多方營救才保釋出獄,後返回故里紫雲。
1942年,是楊純亮一生中的轉折點。他回到紫雲後,結識了中共安紫邊區領導小組負責人張恆茲、劉英泰等,參加了地下黨在縣民眾教育館舉辦的“讀書會”。通過學習,楊純亮受到黨的教育和影響,開闊了思想境界,一掃過去報國無門、前途渺茫的苦悶思想,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為抗日救亡的積極分子。同年,楊純亮擔任國民黨紫雲常備隊中隊長,以此身份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
1943年8月底,地下黨員袁克勤在猴場組織地下武裝不幸被捕,關押在紫雲監獄。黨組織安排楊純亮與黃松鶴動員代理看守所長趙權,用計支走看守兵,並暗示袁克勤揭開屋瓦逃脫。
隨著革命鬥爭的迅速發展,地下黨決定組織一次秘密軍事訓練,培訓一批軍事骨幹。楊純亮積極活動,四處籌集槍彈,加上同志們的資助,設法買到了2支手槍和10多支步槍。
1944年3月,地下軍訓在城北郊10餘里——磨蘭衝進行,楊純亮任軍事教官,負責教授軍事技術。這次軍訓,培養了地下武裝人員20餘人,為後來黨在農村開展反蔣游擊武裝鬥爭打下了基礎。
1944年秋,國民黨特務活動猖獗,公開禁止抗日言論,迫害愛國進步人士,肆意搜查捕人。為了打擊國民黨頑固勢力,袁克勤在紫雲與鎮寧交界的火烘、平寨等地組織一支少數民族武裝,準備舉行暴動,攻打紫雲城。地下黨組織認為時機不成熟,遂派楊純亮前往勸阻。楊純亮不顧特務的暗中監視,連夜出城前往火烘,及時地向袁克勤轉達了黨組織的意見。
1945年夏,劉英泰在安順雙堡發動一批進步青年,借打籃球為名,到紫雲聯絡革命力量。不料被國民黨紫雲縣黨部察覺,欲派特務抓人。楊純亮得知訊息,立即急告劉英泰安全轉移,特務撲了個空。

抗戰勝利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實施“訓政”,搞所謂的“政議分開”,規定地方行政官員不能兼任參議員。但是,紫雲縣的區、鄉長多數是縣參議會的成員,完全把持著地方事務,縣黨部書記長王承敬對此亦有異議。地下黨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決定利用國民黨的內部矛盾,打擊反動勢力,指派楊純亮將國民黨紫雲地方行政官員違反“政訓”規定的劣跡,撰稿投寄貴陽《大剛報》,落款是“幾個忠於黨國的國民黨員”。文章見報後,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以縣長馬德元為首的一批地方官員,認為是縣黨部的人暗中搞鬼,惡言痛罵王承敬。使其特務活動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確保了地下組織的正常活動。
1946年8月,國民黨當局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悍然發動了內戰。安紫邊區黨組織決定到農村籌組武裝力量,開展愛國反蔣武裝鬥爭。此時,地下黨通過關係,推薦楊純亮出任八德鄉鄉長。他利用工作之便,向農民講解工農革命的道理,介紹解放區窮人當家作主的情況,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挑動內戰的罪行。他與袁克勤一道,秘密聯絡了一批農民革命分子,在平寨等地籌組了部分地下武裝。
1947年12月,在地下黨的領導下,克混游擊大隊正式宣告成立,公開提出“打倒國民黨,建立新中國”等口號。楊純亮多次參與組建游擊隊的秘密會議,協助游擊隊領導人鄭德霖在外線聯絡力量,傳遞情報,秘密籌集槍彈。此外,他還積極配合參與游擊隊擊斃岜易寨地霸班慶昌,襲擊海子地霸譚瑞芝等活動。
1948年3月,安紫邊區地下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地下黨領導骨幹相繼被捕。楊純亮在同志們的掩護下,轉移至四川省樂山縣牛華溪,通過熟人介紹,潛入稅警十三隊。
1949年2月17日,特務密探到楊純亮的行蹤,西南行政長官公署即刻命令抓捕楊純亮。楊純亮被捕後,當即押送重慶,囚禁於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在敵人的魔窟里,楊純亮受盡非人的折磨,但絲毫沒有動搖他的革命意志,在艱苦的鬥爭磨練中顯得更加堅強。

建國時期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機構製造了慘絕人寰的“11∙27”大屠殺事件,被囚禁在重慶中美合作所的數百名革命烈士倒在血泊之中。楊純亮就是在渣滓洞大屠殺中15名倖存者之一。
同年11月中旬,人民解放軍進入四川,逼近山城重慶,國民黨特務機構自知末日即將來臨,遂抓緊制定暗殺計畫,對革命志士進行血腥屠殺。11月27日,敵人突然改變計畫,將渣滓洞剩下的200餘人集中起來,分別打開各樓室放風口,用卡賓槍對準室內進行瘋狂掃射,後又開門補槍,並在每個牢門口堆積舊棉絮,澆上汽油,縱火焚燒牢獄,企圖殺人滅跡。囚禁在樓下五室的楊純亮,目睹難友們慘遭槍殺,腦漿塗地,血濺室壁,悲憤到了極點,對室內倖免難友大喊:“沖啊!衝出去就有了自由。”一位姓龍的難友猛然起身,用力拉脫鐵窗條,大家一起從視窗衝出。與此同時,其它摟室的難友也打破牢門,衝出煙霧瀰漫的牢房。當他們欲從圍牆的缺口突圍時,被敵人發覺,用湯姆式衝鋒鎗掃射,封鎖圍牆缺口。此處圍牆缺口是1949年4月被暴雨衝垮的,特務曾兩次強迫獄中革命同志修復,黨組織指示暗中留下標記。他們趁著黑夜,冒著槍林彈雨突圍。楊純亮(布依族)、陳化純、周洪禮等衝出了缺口,朝歌樂山方向奔逃。
次日早晨,楊純亮與孫重、鐘林相遇,一起走到歌樂山金剛坡,被反共救國軍聯防大隊鄉丁抓住,把他們捆綁起來殘酷吊打幾個小時,揚言要一併送交重慶警備司令部。楊純亮見有不少人前來圍觀,趁機向民眾宣傳,述說在渣滓洞革命人士被殺害的內幕,揭露國民黨特務的種種罪行。湘輝學院進步學生劉繼濤站出來厲聲斥責鄉丁的不法行為,圍觀民眾怨聲載道,迫使鄉丁釋放了楊純亮、孫重和鐘林。
在這次大屠殺中,從渣滓洞破獄脫險的人僅有楊純亮、孫重(孫志誠)、周洪禮、鐘林(林濤)、肖鐘鼎、劉德彬、傅伯雍、楊培基、張澤厚、盛國玉(女)、劉翰欽、周仁極、陳化純、楊同生、李澤海15人。
1949年12月10日,重慶《國民公報》第一版專題報導楊純亮出獄後的經過,稱譽他為“虎口餘生的革命志士”。
楊純亮脫險後返回故鄉,時值紫雲和平解放,他滿腔熱忱地投入了革命工作,為家鄉的政權建設作出了貢獻。
正當紫雲各族人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迎來新中國建立後的第一個春天的時候,潛伏在境內的國民黨特務和封建地主勢力互相勾結,密謀策劃,於1950年3月18日發動大規模的土匪暴亂,武裝圍攻縣城機關,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人民政府撤離紫雲,連夜向安順轉移。由於情況突然發生變化,楊純亮因此與組織失去聯繫,未得及時隱蔽。土匪占領縣城後,將楊純亮抓去,關押在縣黨部,採取威逼利誘之手段,遭到楊純亮的嚴詞拒絕。敵人惱羞成怒,用棕繩、鐵絲等捆綁吊打,辣椒水灌注鼻腔,楊純亮堅貞不屈,又經受了一次嚴峻的考驗。
同年11月9日,剿匪大軍對紫雲、長順、惠水採取“鐵壁合圍”,武裝收復了紫雲。
1951年3月,人民政權始建。5月3日,楊純亮因“政治土匪”罪名受冤被錯殺,時年36歲。

人物影響

1985年11月28日,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新複查審理,宣告楊純亮無罪。1986年,中共紫雲自治縣委、紫雲自治縣人民政府追認楊純亮為革命志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