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益

楊浩益

楊浩益,為廣州僑美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至今已擁有僑美食家、蘭桂坊、唐荔園食藝館、無國界美食沙龍等餐飲名店,兼任廣州市私營商會副會長,荔灣區工商聯副會長等職。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挺進飲食業,事業高峰期,忍痛撤退,

人物簡介

楊浩益,廣州人,1957年11月生,15歲輟學加入飲食業,做掘煤、生爐、搞衛生、擇菜、洗碗等基層工作,隨後去運輸公司當機修學徒,1981年正式進入飲食業,以一家簡陋腸粉大排檔起家,現為廣州僑美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至今已擁有僑美食家、蘭桂坊、唐荔園食藝館、無國界美食沙龍等餐飲名店,是廣州最大的飲食集團之一,荔灣區納稅大戶,廣州市私營商會副會長,荔灣區工商聯副會長,荔灣區私營商會主席,荔灣區政協常委。
15歲輟學加入飲食業,23歲舉債300元開起腸粉大排檔,從開業首日只做了1單生意、營業額8分錢起,到如今擁有僑美食家、蘭桂坊、唐荔園食藝館、無國界美食沙龍等餐飲名店、擁有幾千萬元資產,廣州最大的飲食集團之一———僑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浩益在廣州創業發展的傳奇故事充滿了創新、艱苦的痕跡。

挺進飲食業

開業首日只做了一單生意
在僑美集團內部刊物《僑美》2004年的創刊號上,楊浩益在“刊首語”中回憶了當初進入飲食業時的情景,“我15歲(1972年)輟學加入飲食業,做的是行業最艱辛的下層工作:到煤池掘煤、生爐、搞衛生、擇菜、洗碗……而報酬是每天八角錢。1981年我向朋友借了300元,義無反顧地向商海邁出了不歸的第一步。”
1981年,楊浩益自己開起了自己的第一家腸粉檔。楊浩益坦言,他是“偷師”了一個多月後才下決心自己單幹的。
1981年元宵節,楊浩益的腸粉檔開業了,但是開業首日他只做成了一單生意,“那天早上,放過開張鞭炮後,來了第一位顧客,是個老街坊。我開始拉起了我飲食生涯中的第一盤腸粉,但是我拉得太厚了,成了糕,我趕緊向客人道歉,讓他再給我一次機會。感謝這位老街坊,他給了我機會。而我,拉到第十盤時,終於成功了。”第一單生意,楊浩益得到了6分錢加2兩糧票(當時共相當於8分錢),那是他開業首日的營業額。
不管怎樣,生意總算開了個頭,由於信譽好,街坊也很照顧。到第三個月時開始能賺到幾元錢了。當時沙面的夜晚有很多情侶拖著手來拍拖,於是楊浩益就給這個大排檔取名為“拖手記”。不久,“拖手記”在整個荔灣區都出名了,星期天都會出現幾十人排隊購買的情況。

事業高峰期

從小飯館到多元化經營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拖手記”大排檔經營最旺時,由於城市規劃的需要,廣州要取締路邊大排檔。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當時剛好有家“僑美小食店”由於經營不善而尋求轉讓。楊浩益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會,以3800元收購了這家糖水店,這就是“僑美食家”的前身。
收購這家糖水店後,楊浩益立即對“主營業務”進行更改,將糖水店改成小飯館。果然,收購“僑美小食店”3個月後,楊浩益就實現了盈利,1983年底,“僑美”開始揚名荔灣區。
經過兩年的發展,楊浩益又承包了“僑美小食店”旁的髮廊等店鋪。於是,1985年8月21日,令人耳目一新的“僑美食家”成立了,經過細心經營,1990年時“僑美食家”在廣州漸漸有了知名度。
上世紀90年代,楊浩益又先後進軍酒吧、文化甚至汽配產業,創立了沙面吧、山河廣告公司、僑誠汽配公司,收購了翠園餐廳、尊吧(即現在的蘭桂坊)、牛車水酒家,僑美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到1996年成立僑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時,公司業務遍布廣州、天津、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
但隨著經濟大環境的變化,楊浩益再度陷入困境,“那時儘管每年營業額有幾千萬元,但是利潤卻極少,每年都在商場上‘虛拼’。”

忍痛撤退

放棄多元化專攻飲食業
楊浩益不得不關閉了當時頗為紅火的沙面吧,並把僑誠汽配公司和山河廣告公司都轉讓出去。楊浩益說:“那是個痛苦的決定。但後來想想,也還算明智。因為我的特長就在飲食業。”
就這樣,兜了一圈後,楊浩益重新專攻飲食業,沙面吧賣掉後,同樣紅火的蘭桂坊則轉型為餐館,菜系以粵菜、泰菜為主。此後,楊浩益接手了當時在荔灣湖中雜草叢生的唐荔園,短短几個月便扭虧為盈,並在香港澳門一帶都有名氣,還進入了廣州申亞的宣傳片。
楊浩益認為,做餐飲一定要超越地域概念,既有個性,又有包容性。於是,他又在2003年創立“無國界”。他說讓顧客在“無國界”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僅是初步目標,他的終極目標是:“無國界”要糅合世界各地的美食精華,它的任何一道菜式,都將蘊含著一種文化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