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如

楊浩如

生於 1881年,卒於1940年。楊氏出身中醫世家,青年時代在山東曾輔佐楊士驤(巡撫)建立中醫學堂。著有《廊房防疫錄》,與孔伯華、曹巽軒、趙雲卿等人共同編寫《八種傳染病症治析疑》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浩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81
  • 性別:男
  • 籍貫:江蘇省淮陰縣
簡介,生平著作,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後世影響,

簡介

楊浩如,名德九,生於 1881年,卒於1940年。楊氏出身中醫世家,青年時代在山東曾輔佐楊士驤(巡撫)建立中醫學堂。1910年來京後,任外城官醫院醫長,後辭去醫長職務,自己創立北京第一家私立中醫院——“養浩廬中醫院”。1929年,參加抗議國民黨政府廢除中醫中藥的行動。1940年去世。著有《廊房防疫錄》等。
左起楊浩如、孔伯華、陳啟董、陳伯雅、左起楊浩如、孔伯華、陳啟董、陳伯雅、

生平著作

與京城名醫張菊人在淮安師出同門,曾拜當地同族名醫楊世壽學習。青年時代,在山東曾輔佐楊士驤(巡撫)建立中醫學堂。
著有《廊房防疫錄》,與孔伯華、曹巽軒、趙雲卿等人共同編寫《八種傳染病症治析疑》等。

學術思想

楊氏治學一本《內》、《難》,下及百家。臨證不拘一格,吸取各家之長。他不僅是一個有名的中醫,而且還非常重視西醫,他讚賞“衷中參西”,受到中外人士的讚揚。他常去德國醫院、法國醫院會診,中西藥並用,往往取得很好的療效,為早期中西醫結合做出了貢獻。

臨床經驗

楊浩如臨證治療精神病頗有經驗。他認為,此病中醫稱癲狂,癲與狂雖互相影響,但其病因不同。癲之病因為意傷,即思慮傷脾;狂之病因為風淫,即暴怒傷肝。難經云:“重陽者狂,重陰者癲”。兩者臨床表現不同,但癲雖重陰,但陰中有陽,思慮傷脾,脾虛不運,水濕停滯而生痰,痰郁可以化火,出現狂證的表現;暴怒傷,肝失疏泄,亦可影響到脾的運化,出現癲的表現。楊氏治療癲證以歸脾湯為主,出入化裁,有狂證表現者,則加入治狂之品,狂症平則宗原方治脾為本;狂症乃暴怒傷肝或情志抑鬱、五志化火所致,症輕者常選鉤藤10克、竹茹10克、牛膝12克、通草6克、琥珀3克研末、辰砂3克研末、竹瀝水30~90克。若症重者,加入生龍牡、珍珠母、石決明重墜之品。他認為,癲證中見狂證,不一定有逾牆上屋,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等表現,出現“腦鳴“也可認為屬狂證表現,即用治狂之方。癲狂不語者,可用資壽解語湯,涼熱並用,然後再用安宮牛黃丸,以菖蒲、鬱金、麥冬三味煎湯送丸。治癲證用蓮子芯、食鹽(用粗鹽或大青鹽),意在交通心腎,安神定志。若見胃納呆滯,舌苔厚膩,質紅,又常加入石斛、冬瓜子沙參養脾胃之陰,佐以茯苓、炒谷稻芽、雞內金等醒脾開胃而獲效。

後世影響

先生在京授業弟子眾多,如趙樹屏、金子文、張仲元、王恩普、高鳳桐、徐紹偉、張伯言等,其中趙樹屏、張仲元高鳳桐等均為北京著名中醫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