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璇

楊永璇

楊永璇(1901-1981年),男,上海市南匯縣人。幼讀詩書,長而習醫。17歲受業於浦東唐家花園王誦愚先生門下,白天隨師臨診,聽講授課,晚上挑燈夜讀,選篇背誦,悉心鑽研,好學不倦,勤求古訓,博覽群書,學醫數年,盡得王氏真傳。1921年返回周浦以“針灸瘋科方脈”懸壺應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永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上海市南匯縣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81
  • 職業:醫生
  • 性別:男
人生經歷,榮譽成就,學術觀點,證治經驗,用藥特色,社會評價,

人生經歷

為了方便病人就醫,先後在上海董家渡、浦東三林塘等地設立定期分診
所, 1937年遷居上海八仙橋行醫。專長針灸,兼理瘋科,通曉內、外、婦、兒、皮膚諸科。擅治中風偏癱,歷節痹痛,小兒麻痹症,急性腰扭傷,腳氣病,軟腳風,丹毒,痛風,鵝掌風,大麻風以及脊椎肥大等頑痹痼疾。臨診時按脈察舌,辨證論治,根據病情需要,以針、灸、拔火罐為主要治療手段,兼用湯藥丸散,膏滋藥酒,藥熨熏洗,外敷搽擦等多種治療方法,針藥並用,刺罐結合,內外同治,療效卓著,貧病患者,義診給藥。故以醫技多樣,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廉潔,著稱於世。慕名求醫者踵接,日達數百人次,奠定了楊氏針灸瘋科流派的基礎。建國後首批參加國家醫院工作。1952年任上海市中醫門診部特約醫師,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針灸科主任,上海市針灸研究所副所長,上海中醫學院針灸系副主任,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曙光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上海市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針灸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全國針灸學會委員,《上海中醫藥雜誌》編委、顧問,上海市中醫藥人員學術鑑定委員會委員。曾被選聘為上海市盧灣區第四、五、六屆人民代表;上海市第三、四、五屆政協委員。
楊永璇著作楊永璇著作

榮譽成就

1955年榮獲上海市先進衛生工作者,受到陳毅市長的嘉獎與周恩來總理親
切接見。畢生致力於中醫針灸事業60年,為繼承發揚祖國醫學遺產,培養中醫針灸人才作出了貢獻。著有《針灸治驗錄》、《楊永璇針灸經驗選》,被評為上海市1984年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成果三級獎。傳略入選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主編的《中醫人物詞典》、《周浦鎮志》、《上海市南匯縣衛生志》、《上海市南匯縣誌》、《醫林春秋》;事跡入選《名醫針灸精華》、《中國醫藥衛生學術文庫》、《中國中醫藥最新研創大全》、《醫學知識集錦第一輯》、《海上醫林》、《近代中醫流派經驗選集》(第二版)、《上海歷代名醫方技集成》。
楊永璇著作楊永璇著作

學術觀點

重視經絡,辨證施治
經絡學說是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古代經典著作《內經》等書中
,已有較為詳盡的論述,歷代醫家又不斷加以發展和補充,形成了一個周密完整的經絡系統。楊氏認為經絡學說自創始到發展,與針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例如針灸治病所用的腧穴,就是經脈之氣注輸出入的處所。在辨證論治,處方配穴,選擇手法等各個方面,皆不能脫離經絡學說的指導。針灸治病必先明辨病在何髒何經,然後按照臟腑經絡和腧穴的相互關係,採取循經取穴,鄰近取穴或隨症取穴等方法,相互結合使用。正如《靈樞·刺節真邪篇》所說:“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因此,楊氏認為經絡學說是針灸臨床治病的根據,在針灸臨床上一定要十分強調經絡理論。他常說:“脫離了經絡,開口動手便錯,針灸工作者也應如此,千萬勿忘重視經絡。” 重視穴位壓痛檢查。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繫,人體內外上下,臟腑肢節,身體各部組織器官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腧穴是人體脈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因此內臟有病,常可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在穴位上表現為壓痛等反應。楊氏在臨床上極重視體表穴位的壓痛檢查,藉以分析內部臟器的病變情況。他認為急性病壓痛較顯著,慢性病壓痛範圍較小。五臟六腑處於胸腹中,而脈氣發於足太陽膀胱經,故五臟六腑之俞穴皆在背腰部。《靈樞·背輸篇》說:“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如咳嗆病在肺俞處有反應,按之舒服;髒躁病(癔病)在心俞;潰瘍病在胃俞;膽囊病在膽俞有按痛;月經病及失眠在三陰交穴有壓痛;精神分裂症在血海穴有壓痛等等。在這些壓痛點進行治療,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楊永璇著作楊永璇著作
楊永璇重視針感傳導方向。針刺治療要有一定的感應(即得氣),若能“氣至病所”,那末療效往往更好,這是每一個針灸醫生所熟知的。楊氏認為針刺感應的傳導放散,是由經絡循行及穴位性能來決定的。一般來說,手之三陰,從胸走手,內關、少海清熱安神,針感向下;中府、列缺調肺利氣,都向末梢放散。手之三陽,從手走頭,合谷能升能散,手法正確,針感可到肩(骨禺)yu,甚至到頸;曲池走而不守,針感也可向上。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里和胃止痛補氣,針感向下可到第二足趾;委中清熱利濕定痛,感應向下可至足跟;陽陵泉鎮痙熄風止痛,針感也向下至外踝。足之三陰,從足走胸腹,血海調血清血,主治症,針感向上;三陰交助運安神,祛風化濕,疏調下焦,清理一切血症,針感可放散到腹股溝。但這些情況並不是絕對的,只要改變針尖迎隨方向,調整手法,也可使放散路線得到改變。例如內關穴大都向末梢放散,但若和公孫配合,主治胃心胸之症,運用催氣手法,重壓下方,並用迎而奪之的方法,可使針感傳向肘臂,立即產生噯氣,緩解心胸疼痛有奇效。
楊永璇重視循經遠道取穴。這是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在”的理論。如咽乾聲嘶,取雙太溪用陰刺法,效果甚好;急性扁桃體炎針合谷、少商較有效;脅痛取陽陵泉;胸悶欲吐瀉內關、太沖,由於手陽明經在面部的路線呈交叉,故口眼(口咼)斜取合谷,左針右、右針左;牙痛取合谷,內庭均能治療。但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中”,足陽明胃經“入上齒中”,所以臨床上一般認為下齒痛用合谷,上齒痛用內庭。然而楊氏認為手陽明大腸經的有穴路線主要循行於上齒,而足陽明經的有穴路線都循行於下齒部;所以上牙痛取合谷、下牙痛用庭,效果更好;但不論是上牙痛,還是下牙痛,當治療時必須令患者先咬緊牙關,再進行針刺,效果更為顯著,這是楊氏針灸瘋科流派的又一經驗特色。
楊永璇重視以痛為輸。十二經筋是隨著十二經脈分布的,它循行於體表而不入內臟,其發病症狀也偏於從方面。楊上善說:“經脈是陰陽氣之所資,邪入肌腠,襲筋為病,不能精輸,遂以病居痛處為輸穴”。楊氏在臨床上對於經筋之病,常用“以痛為輸”的方法來治療。如網球肘疼痛較為頑固,在檢查時可發現肱骨外上髁有一壓痛拒按處,應在該點上施以較強的恢刺或合谷刺,以泄其邪,配以艾灸溫針,甚致用楊氏絮刺火罐療法,吸出瘀血凝塊,常能緩解筋急布收到療效。

證治經驗

針藥並用,內外同治
早在1921年,楊氏即以“針灸瘋科方脈”懸壺應診,其業務範圍極為廣泛。在臨診時按脈察舌,辨證論治,根據病情需要,以針、灸、拔火罐為主要治療手段,兼用湯藥丸散,膏滋藥,藥熨熏洗,外敷搽擦等多種治療方法,針藥並用,內外同治,千方百計地解除病人疾苦。當運用針灸中藥治病,是因人因病而施。其選用原則是根據病種的治療需要,病症的輕重緩急,病灶的部位大小以及符合辨證施治的要求來決定取捨的。
凡屬全身性疾病和急重病症,大多以針藥並用。針灸中藥,雖有外治、內治之分,但針藥同源,治亦同理,都是在醫學理論體系和治療法則指導下,從整體觀念出發,以調和陰陽氣血,祛邪扶正,治癒疾病,這是沒有分歧的。因此,針藥並用,內外同治,可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之效,決無矛盾之理。楊氏說:“早在唐代醫學分科伊始,孫思邈《千金方》就說過: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皆非良醫也。針灸而不藥,藥而不針灸,尤非良醫也知針知藥,固是良藥。可作為學醫行醫的座右銘之一,謹記不忘。為醫者如能熟練地掌握針、灸、藥三套治療方法,在臨床上遇到適宜於針灸治療的,就用針灸,適宜於藥物治療的,就用藥物,適宜於針藥同用的,就針藥兼施。使針灸和中藥緊密地結合起來,做到針藥合流,因病而施,才能千方百計地提高療效,為解除病人痛苦,發揮更大的作用。”

用藥特色

楊永璇自創經驗效穴
(一)利咽穴
該穴位於頸側手陽明大腸經天鼎穴外旁8分處。進針0.5~1寸。主治急、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咽喉腫痛、發音嘶啞。用平補平瀉法。針後1小時左右,疼痛可明顯減輕,5~6小時即愈。亦可治療吞咽困難等症。此穴功能通利咽喉,故名利咽。著名京劇藝術大師周信芳,每當疲勞過度,就會嗓音失潤,他熟知楊氏治療發音嘶啞有絕招,故登台前必來診治,楊氏為針利咽穴,針藥並用,保證他連續登台演出。
(二)頤中穴
該穴位於足陽明胃經地倉穴外旁4分處,恰當酒渦中央。《新編經穴歌訣》曰:“頤中位在酒渦里,口眼歪斜刺最靈。”進針0.5~1.5寸,針尖向地倉橫刺,也可向頰車透刺。功能疏風通絡,主治面癱、流涎、面肌痙攣及三叉神經痛。
(三)肩內陵
該穴位於肩關節內側喙突處。《新編經穴歌訣》曰:“肩內陵在喙突處,腋橫紋上寸許昂。”進針深度5-8分。其功效為祛風散寒,溫通經絡。主治上肢痹痛、漏肩風、肩胛部酸楚。楊氏在50年代初期,早已運用肩內陵治療肩關節前壓痛的漏肩風症,獲得良效。

社會評價

為了方便病人就醫,先後在上海董家渡、浦東三林塘等地設立定期分診所, 1937年遷居上海八仙橋行醫。楊氏診病周詳,講究針刺補瀉手法,重視中藥艾灸火罐,針藥並用,內外兼治,方法多樣。後成為上海楊氏針灸瘋科流派的創始人。
專長針灸,兼理瘋科,通曉內、外、婦、兒、皮膚諸科。擅治中風偏癱,歷節痹痛,小兒麻痹症,急性腰扭傷,腳氣病,軟腳風,丹毒,痛風,鵝掌風,大麻風以及脊椎肥大等頑痹痼疾。臨診時按脈察舌,辨證論治,根據病情需要,以針、灸、拔火罐為主要治療手段,兼用湯藥丸散,膏滋藥酒,藥熨熏洗,外敷搽擦等多種治療方法,針藥並用,刺罐結合,內外同治,療效卓著,貧病患者,義診給藥。故以醫技多樣,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廉潔,著稱於世。慕名求醫者踵接,日達數百人次,奠定了楊氏針灸瘋科流派的基礎。
建國後首批參加國家醫院工作。1952年任上海市中醫門診部特約醫師,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針灸科主任,上海市針灸研究所副所長,上海中醫學院針灸系副主任,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曙光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上海市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針灸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全國針灸學會委員,《上海中醫藥雜誌》編委、顧問,上海市中醫藥人員學術鑑定委員會委員。
曾被選聘為上海市盧灣區第四、五、六屆人民代表;上海市第三、四、五屆政協委員。1955年榮獲上海市先進衛生工作者,受到陳毅市長的嘉獎與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
畢生致力於中醫針灸事業60年,為繼承發揚醫學遺產,培養中醫針灸人才作出了貢獻。著有《針灸治驗錄》、《楊永璇針灸經驗選》,被評為上海市1984年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成果三級獎。傳略入選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主編的《中醫人物詞典》、《周浦鎮志》、《上海市南匯縣衛生志》、《上海市南匯縣誌》、《醫林春秋》;事跡入選《名醫針灸精華》、《中國醫藥衛生學術文庫》、《中國中醫藥最新研創大全》、《醫學知識集錦第一輯》、《海上醫林》、《近代中醫流派經驗選集》(第二版)、《上海歷代名醫方技集成》。
楊氏肯鑽研,善創造革新。在學醫時看到業師運用針刺拔罐相結合的方法,療效很好,但火罐質料不一,小的用瓷質鳥食罐,中的用玻璃瓶,大的用乳腐瓶,既易破碎,又難攜帶,不能廣泛使用。在業師支持下,他遍訪能工巧匠,得到專做水煙筒的銅匠師傅指導,採用“以銅焊銅”的方法,設計製成每套6隻,大小高低依比例遞減的成套銅質火罐,使用時可大小任擇,出診時可套疊成筒,攜帶方便,大大提高了使用率,同時又研製出可以防燙傷、防漏氣的麵餅配合使用。這一改革使火罐治療簡便,療效增大。晚年,楊仍埋頭研究,刻苦鑽研,創造性地運用七星針叩刺出血,再加拔火罐吸出瘀血,稱為絮刺火罐聞法,治療頸、胸、腰椎肥大症,獲滿意療效。對針灸療法的精益求精和不斷通過臨床實踐總結經驗,使其醫療技術名揚滬濱。
楊永璇自謂“平生無他好,以治病為己任”,急病人所急,樂病人所樂。畢生致力於中醫針灸事業,凡60餘年,以他的淵博學識,高尚醫德,贏得醫學界人士的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