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慈湖

楊慈湖,字敬仲,世稱慈湖先生。南宋慈谿(今浙江寧波西北)人,主要著作有《慈湖遺書》、《慈湖詩傳》、《楊氏易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慈湖
  • 別名:字敬仲,世稱慈湖先生
  • 籍貫:南宋慈谿(今浙江寧波西北)
  • 性別:男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141年
  • 去世年月:1226年
社會職務,主要貢獻,

社會職務

(1141一1226年)字敬仲,世稱慈湖先生,南宋慈谿(今浙江寧波西北)人。乾道五年(1169),進士及第,初調富陽主簿。後歷任紹興府理掾、知樂平、國子博士、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將作少監,實錄院檢討官。曾師事陸九淵,折服本心之說,與袁燮、舒璘、沈煥,並稱"甬上四先生",或"四明四先生"。創慈湖學派,主要弟子有袁甫、馮興宗、史彌堅、錢時、洪夢炎、陳塤、桂萬榮等。他潛心研究心學,並作了進一步的發展。

主要貢獻

拋卻陸九淵的"沿襲之累"(指沿用程朱派的"理"、"氣"等概念)。認為心是萬物萬事之源的精神性實體,心皆"虛明無體,廣大無際,天地範圍於其中,四時運行於其中,風霆雨露霜雪散於其中,萬物發育於其中,辭生於其中,事生於其中"(《慈湖遺書》卷二《著庭論》)。人心本為善,皆可以成為堯舜,所以有惡是"意"(意識活動)的干擾。因人心本明,意動而昏。所以修養方法只能是"毋意"。即使心保持寂然不動的"明鏡"狀態,不思、不慮,不接觸外物,順應心的本然狀態(合於封建道德標準的"中正之心")。他引進佛家思想,"毋意"的要求和佛家的"無念"相一致。但也有相異之處,楊簡的"心",即有知覺能力,又具有倫理品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道心之中固自有"。這與佛家把心分析為各種心理狀態,"性中不染善惡"的觀點不同。因強調"毋意"的修養方法,而否定人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提倡無恩無慮的蒙昧主義。認為"有知則有意","無思無慮是謂道心"。"無知"是聖人的"真知",聖人知之實乃無知,聖人所認識的"非智識"、"非事物",而是"心"。故"如蒙如愚,以養其正,作聖之功"(《慈湖遺書》卷五《吳學講義》)。他實踐陸九淵的"六經注我"的思想。利用註疏儒學經典發揮心學的觀點。著《楊氏易傳》,既不言"理",也不談"象數",而專講"心"。提出"人心即《易》之道",萬物萬事皆是心之變現。八封之作不是取法外,而是由心中自然產生。"易之道"是"心","人心即道",故稱"道心",所以不失其心,就是"得易之道",故要堅持"毋意"的修養方法。著《慈湖詩傳》,認為《詩經》三百篇的宗旨是體現"道心"。有的詩直接表達"道心"(儒家倫理道德觀);有的詩是誘發,激起人"本有之善心";有的詩雖敘日常生活,但在平庸之中蘊藏"道心";情詩和諷刺詩,是為"刺淫"而作,為"憂時"而作,皆出於"道心"。楊簡是陸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從不同的角度傳播了"心學",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顯著地位。主要著作有《慈湖遺書》、《慈湖詩傳》、《楊氏易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