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昆陵園

楊尚昆陵園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陵園坐落在距潼南縣城3.5公里的梓潼鎮衛星村楊家嘴,位於205省道旁左側,距楊尚昆的出生地雙江鎮6.5公里。於1998年動工修建,2000年2月底竣工,占地11.4畝。分陵道、標誌建築、瞻仰廣場、墓區四部分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楊尚昆陵園
  • 外文名稱:暫無
  • 地理位置梓潼鎮衛星村楊家嘴
  • 占地面積:11.4畝
  • 開放時間:2000年2月
  • 修建時間:1998年
地理位置,陵園介紹,陵園修建概況,陵園內部環境,園內建築意義,陵園墓室,懷念楊尚昆,銅像揭幕,悼詞,建設始末,楊尚昆其人,珍貴文史展,

地理位置

陵園坐南朝北,後面有寨子坡,左邊有鳳凰山,右邊有木魚坡,旁邊湖水清清,白鷺去集,墓前一條小河蜿蜒環繞,似一條玉帶飄向涪江。楊尚昆陵園是緬懷偉人業績,憑弔偉人忠魂,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激勵後人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的紀念地。
蒼松翠柏的青龍山;碧波蕩漾的長河堰;稻浪萬頃的大佛壩;宛延曲折的玉水溪;簇擁著一座樸實精緻的陵園,這是共和國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同志的陵園。沒有想像中的高大壯觀,也沒有想像中的氣派與輝煌。這誠如他的人生與精神:雲水襟懷,松柏氣節。

陵園介紹

陵園修建概況

楊尚昆陵園位於綿璧公路約300米,海拔高度600米的青龍山麓。距楊闇公烈士陵園直線距離僅500米左右,完全按照楊尚昆臨終遺言而修建。楊陵工程從1999年4月破土動工興建,2001年5月14日,楊尚昆骨灰回鄉安葬. 陵園包括停車場、陵道、大門、管理房、休息室、標誌建築、瞻仰廣場、雕像、墓室、墓屏、綠化林等。總用地面積7603.8平方米(11.4畝)。其中:停車場、陵道2399平方米,廣場1801.6平方米,建築109平方米,綠化3294平方米。整個工程總投資690萬元。

陵園內部環境

在省道205線陵園站下車,五個金色大字首先映入眼帘,這是上海一位著名書法家所書的“楊尚昆陵園”。這不是人們印象中的帝王將相的墓地,沒有高大的牌坊,沒有精雕細刻,也沒有奇花異草。只有 故鄉的青山綠水伴著老人長眠.
楊尚昆陵園楊尚昆陵園
進入陵園須經過一條600米看似平直卻又有幾處高低起伏的陵道,它寓意著楊尚昆同志人生道路艱難曲折.窄小的陵道只能供人步行,兩旁有寬1米的綠化帶,種植著92株丁香,象徵楊尚昆同志人生九十二個春秋. 外圍是潼南生態公園,綠草如茵,濃郁蒼翠.步行在陵道上,肅穆寧靜的感覺油然而生。
步入陵園大鐵門,門外有左右對稱的草坪,內植高大的銀杏樹兩株,間種尚昆生前喜愛的茶花、杜鵑。門內是一處200平方米的平台,供瞻仰民眾列隊集合之用.平台左有50平方米的值班室.右有60平方米的接待室,內陳放著中央、市領導敬獻的花籃、著名人士的書畫,牆上掛著幾幅楊尚昆生平主要圖片。

園內建築意義

平台上五級台階,是直插雲霄的四根風帆柱,每兩柱間夾一漢白玉園球,為園中的重要標誌。青石墩上嵌有“菱龍拱壁”漢白玉雕飾。牆面為鵝黃色面磚。 風帆柱以四根紅色石柱高低起伏,中間二柱各鑲嵌著一個漢白玉圓球.它象徵楊尚昆人生歷程的四次輝煌與人生最後的圓滿結局.長征時,楊尚昆出席遵義,擔任紅三軍團政委,身經百戰;抗戰時,楊尚昆任北方局書記,戰鬥在抗戰第一線;解放前後,楊尚昆任中辦主任,為黨和人民工作殫精竭慮;改革之年,楊尚昆任國家主席及軍委常務副主席,為促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友誼為軍隊現代化建設卓立偉功.這便是楊尚昆人生的四個重要歷程.而他晚年八十歲出任國家主席,並欣喜看到祖國的繁榮富強與香港回歸;百年之後能與相濡以沫的革命伴侶李伯釗長眠故鄉, 是這位革命老人的圓滿結局.
越過風帆柱是瞻仰廣場,面積為1800餘平方米.廣場中央為米黃色花崗岩石鋪地,兩側台階為青石鋪地,上有青石花台,漢白玉石凳,周圍是鐵柵欄,以綠化帶圍合,內植黃楊、珊瑚,18棵蒼翠欲滴的雪松,好像警衛戰士時時拱衛著陵園。
楊尚昆全身塑像屹立在廣場前方.塑像為紅色花崗石雕塑,高3.6米,取意毛主席《七律 到韶山》詩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詩句。楊尚昆同志生前十分關注家鄉的發展,他晚年曾三回故里.他常說,中國是農業大國,中國要富強,農業就必須富強.在中國,只有農業富強了,中國才是真正的富強.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貫穿著農業發展的歷史.楊尚昆塑像前方便是巴蜀自古以來的米糧之倉大佛壩.楊尚昆身著中國傳統中山服裝,面容慈祥和善,雙手合抱胸前,風衣飄拂.這是他看到家鄉巨變,農業大發展,鄉親們生活幸福,而笑在臉上甜在心頭的寫照.人們仿佛聽到他在詢問家鄉父老鄉親:“糧食豐收了嗎?生活過得好嗎?”一字字一句句,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從瞻仰廣場拾級而上,便是墓區。漢白玉石堆砌成墓塋,墓塋上方嵌有翠綠色花崗石花環,墓蓋石為一整塊漢白玉石,上刻尚昆生卒年(1907-1998)。這一整塊的漢白玉是當年楊尚昆同志長征時戰鬥地,金沙江當地老鄉專程送來的,它凝聚著革命老區人民對楊尚昆同志的一片深情.

陵園墓室

墓室為楊尚昆與妻子李伯釗骨灰合葬墓,墓後有李伯釗的生平簡介約150餘字.楊尚昆逝世前,念念不忘相 濡以沫56年的夫人李伯釗.他要求與李伯釗的骨灰一起回到家鄉安葬.他的夙願得到了黨中央的批准.李伯釗,1911年生於重慶,1985年於北京逝世.她早年與楊尚昆留學蘇聯,曾參加過長征.解放後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中央戲劇學院黨委書記.李伯釗是著名的革命家、戲劇家.她與楊尚昆的恩愛堪稱人間楷模.
漢白玉墓塋漢白玉墓塋

懷念楊尚昆

從墓塋再拾級而上,為馬蹄圓弧形青石螢幕,上嵌10個如意頭,墓屏正中鑲嵌九塊紅色花崗岩,上刻尚昆主席生平。簡潔的語言,沒有歌功頌德,只是高度概括了楊尚昆同志戰鬥的革命的一生.這充分顯示了一個獻身革命七十多年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寬廣胸懷和崇高品質.人們佇立在墓屏前,好像在讀一部人生的史詩,歌一部充滿戰鬥激情和叱吒風雲的樂章.
從陵園側門走出,再上九級八十一梯步,便是青龍山。在綠樹的掩映下,路旁的二塊石碑格外的莊嚴肅穆.一塊為黑色大理石碑,是楊尚昆同志胞弟楊白冰敬獻.上刻著老將軍祭拜尚昆逝世五周年而作的一首長詩.字裡行間滲透出他對親人對革命引路人的敬仰、感激和懷念之情.另一塊石碑為白色漢白玉大理石,這是西北燕山農民自發集資製作的,並親自護送到潼南.它包含著華夏兒女對共和國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無比熱愛與崇敬.
青龍山山腰有一片新植的樹林,那是尚昆的摯友、部下及曾在身邊工作的人員集資倡議營造的“懷念林”。一塊青石碑上刻著“懷念林”三個金色的大字和一百多位曾經在楊尚昆身邊工作過的同志的名字。他們自發集資10餘萬元在青龍山種植了香樟、山茶、廣玉蘭等數以千計的常青樹木,美化這片山林。一顆顆挺拔的樹木就像一個個威武的衛兵,正如碑文上刻著的那樣:
“走好啊老首長!您無愧無悔地離開人間,留下了忠誠事業奉獻祖國正直做人的崇高形象,在繼往開來的征途中,您的品德情操風範激勵我們勇往直前。您的同志、摯友、部下在青龍山建的這片長青林寄託大家對敬仰和懷念,代表我們永遠拱衛您的陵園!”
與懷念林石碑並排而立的另一塊青石碑,刻著毛澤東、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120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子女的名字,下面有一隻表示心意的精美的小花圈。這是他們為了表達對楊尚昆叔叔的崇敬和懷念,千里迢迢,自發來到潼南縣,參加楊尚昆的骨灰安放儀式,並親手安上這塊石碑。

銅像揭幕

銅像在舊居四知堂揭幕
2007年10月25日10時50分,市委書記汪洋,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傑,解放軍總政治部直屬工作部政委董吉順,市委副書記張軒,楊尚昆子女楊紹明、楊李,走進楊尚昆舊居四知堂,輕輕拉下覆蓋在銅像上的紅綢,一座栩栩如生的楊尚昆銅像呈現在人們面前。
楊尚昆陵園

悼詞

2007年,是楊尚昆同志逝世9周年,誕辰100周年。仰望這永恆的雕像,面對這莊嚴的陵墓,看著故鄉的山山水水,不禁使人想起了一位偉人的悼詞:“你們活在我們的心裏面,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

建設始末

根據楊尚昆同志遺願,經中共中央批准,楊尚昆同志的骨灰運回潼南安葬。1998年9月28日,全國抗洪救災表彰大會在京召開,參加會議的張德鄰同志(時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蒲海清同志(時任重慶市市長)接中辦通知到曾慶紅同志(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共廳主任)辦公室接受任務。曾慶紅同志指示:楊尚昆同志骨灰運回潼南安葬的領導工作由重慶市委負責。
1999年1月8日,市委以渝委(1999)5號文正式向中央報送了楊尚昆同志陵墓方案的請示。
1999年3月4日,中辦秘書局以中秘文發(1999)30號文復函市委辦公廳:“《中共重慶市委關於楊尚昆同志陵墓方案的請示》,已經中央批准。請重慶市委嚴格按照方案組織實施。《請示》中要求提供的尚昆同志像片和尚昆同志生平簡介,將隨後送去。”至此,在楊家咀修建楊尚昆陵墓已獲中央批准。
楊尚昆陵園建設從1999年4月23日破土動工,到2001年5月18日骨灰安放,歷時兩年多。在700多個日日夜裡,楊尚昆陵園建設時時刻刻牽掛在各級領導、陵園建設者、尚昆親屬等心坎上。

楊尚昆其人

楊尚昆,鄧小平稱為“革命的元老”,他投身革命七十多年,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黨和人民。  楊尚昆,這是讓每一個中國人為之感動的名字;楊尚昆,這是讓每一個中國人為之肅然起敬的名字。
楊尚昆塑像楊尚昆塑像
在共和國的史冊里,楊尚昆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國家和人民軍隊的卓越領導人。
在人民心中,楊尚昆是一位真誠平易的親人;是一位慈善和藹的老人;更是一位體慍愛民的恩人。
精緻的陵園在潼南這塊熱土上矗立,一塊歷史的豐碑在中華兒女的心中銘記。陵園,凝聚著中央、市、縣領導的深情厚意;陵園,寄託著故鄉人民的思念情誼。   楊尚昆同志生前遺言:“關於我的後事,一是向中央要求從簡,今年遭受大災更要從簡;二是火化,火化後骨灰送到我的老家潼南縣去,同楊闇公安葬在一起。”楊尚昆陵園簡樸精緻,距楊闇公烈士陵園直線距離僅500米,完全按照楊尚昆臨終遺言而修建。

珍貴文史展

珍貴文史展——生平業績
2007年7月25日開展的楊尚昆生平業績展覽,採用文物資料陳列與復原陳列相結合。共展出了400多幅珍貴的照片和125件文物資料,其中不少是第一次與觀眾見面的珍貴照片和文物資料,生動地反映了楊尚昆同志的生平業績和精神風範。展線長達400餘米,共分11個部分:序廳、留學前後、率部長征、華北抗戰、延安歲月、為新中國建設嘔心歷血、在改革開放的前沿、積極探索新時期的軍隊建設之路、在國家主席任上、深情永駐、永恆的紀念。生活復原室包括:誕生室、楊家堂屋、文書閣、農耕閣、楊家泡菜屋。
重慶要學習這種堅強毅力 “一塊彈片在他身上藏了60多年,尚昆同志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偉人。”在楊尚昆生平事跡展場,望著一塊在楊尚昆身上藏了多年的彈片,汪洋說,尚昆同志這種堅強的革命毅力,在重慶建設“試驗區”的征途上特別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