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穎(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士穎(1903—1931),又名式穎,化名再我,南陽縣白河南岸小梁莊人。16歲入縣立第一高級國小,後考入南陽中學,1921年轉入上海浦東中學。1923年夏,轉入開封聖安德列教會中學。第二年,他又赴上海英語專科學校學習英語。1925年春轉入上海大學外語系學習,在該校加入中國共產黨。此間,他常為河南青年協社上海支社撰稿,宣傳革命理論,並主辦小報、編寫小冊子,寄往河南青年協社,對河南青年學生運動產生了一定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士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南陽縣
  • 出生日期:1903
  • 逝世日期:1931
  • 畢業院校:上海大學
  • 信仰:中國共產黨
人物簡介,抗戰時期,

人物簡介

1926年2月,中國共產黨北京特別會議後,中共江浙區執行委員會派士穎回南陽開展工作。他轉道開封,同中共豫陝區委取得聯繫後,和共產黨員劉友三、朱冠州一起回宛。不久,發展進步青年劉時中入黨。同年5月,在劉宋營村建立南陽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南陽支部。劉友三任書記,士穎為委員,分管青運工作。他根據黨支部的決定在劉宋營創辦“平民學校”和夜校,動員附近村民入學,向青年學生講授文化知識,秘密宣傳革命道理。士穎經常深入農戶訪貧問苦,號召大家起來改變自己受剝削受壓迫的苦難命運。

抗戰時期

當時,正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士穎和劉友三、劉福僧以國民黨員身份被選為國民黨南陽縣黨部委員,士穎還兼任駐宛部隊建國軍的宣傳處科長。此間,他曾多次參加集會.發表演說,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並給南陽省立五中師生講社會發展史。同學們深受教育,為該校黨組織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27年3月,根據中共豫區執行委員會的指示,士穎去武漢參加二次北伐。在武漢見到中共地下黨員朱冠州,經朱介紹由中共兩湖區委安排到北伐軍第四軍政治處作宣傳工作(政治處主任廖乾五是中共黨員)。不久,隨軍北伐,經駐馬店、上蔡、臨穎等地,身經數十戰。至5月擊敗奉軍,攻占開封。7月間,北伐軍回師武漢。8月,他到第二方面軍軍官教導團工作。該團在九江整編後,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教導團。團長葉劍英率全團官兵開赴廣州。1927年12月12日,士穎隨該團參加了廣州起義。在參加起義前,他寫信給劉友三、劉福僧,信中說:“即日我們準備有一大行動,你們可能會在報上看到。如果以後我不再去信,這就是最後一次給你們寫信了。”廣州起義失敗後,土穎隨部隊轉移到花縣堅持鬥爭。此間,根據黨的指示,士穎化名楊再我,以商客身份作掩護,從事地下工作。1931年夏,士穎被廣州綏靖公署逮捕,羈押數月,堅貞不屈。同年秋,被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陳濟棠下令殺害,時年28歲。建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