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腹蛙

棘腹蛙

棘腹蛙為無尾目、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體大而肥壯。體長97-110毫米,雄蛙稍大。皮膚較粗糙,背面有若干成行排列的窄長疣,趾間全蹼。雄性前肢特別粗壯,胸腹部滿布大小黑刺疣。成體背面多為土棕色或淺醬色。上下頜有顯著的深棕色或黑色縱紋。兩眼間常有一黑橫紋。背部有不規則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橫紋。咽喉部棕色花斑較多。瞳孔菱形,深醬色。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宜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棘腹蛙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無尾目
  • :蛙科
  • :蛙屬
簡介,形態特徵,種群地理分布,棲息生境與食性,行為,水係數,營養價值,幼蛙人工試養,保護,

簡介

棘腹蛙隸屬於無尾目、蛙科、棘蛙屬的兩棲動物。1889 年Gunther 在湖北宜昌首次發現棘腹蛙後, Boulenger 在四川汶川縣採到棘腹蛙標本, 定名為新種Paa tibetanus ,1920 年將棘腹蛙作為棘胸蛙(P .spinosa)之同物異名;1932 年徐錫范等將峨眉山及灌縣所采的棘腹蛙標本認為是P .tibetanus , P .tihetanus 為棘腹蛙的同物異名, 該訂正已被國內學者費梁等所採納。
“棘腹蛙”是一種土著大型蛙類。俗名:簡棒,石坑,山螞拐,石板蛙,石板蛙,石雞,石蛙,梆梆魚,石蹦。
棘腹蛙
棘腹蛙棘腹蛙

形態特徵

體大而肥壯。體長97-110毫米,雄蛙稍大。皮膚較粗糙,背面有若干成行排列的窄長疣,趾間全。雄性前肢特別粗壯,胸腹部滿布大小黑刺疣。成體背面多為土棕色或淺醬色。上下頜有顯著的深棕色或黑色縱紋。兩眼間常有一黑橫紋。背部有不規則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橫紋。咽喉部棕色花斑較多。瞳孔菱形,深醬色。體長90—120毫米左右,雌蛙略小,體粗壯;頭寬而扁;吻端圓,吻棱不顯;鼻間距與眼間距等寬而小於上眼瞼之寬,鼻孔近眼前角;鼓膜不清晰僅見輪廓;犁骨齒斜置,左右不相遇。雄蛙前肢特別粗壯;指趾端膨大成圓球狀,指略扁平,指長順序3、1、4、2;關節下瘤顯著,第一指基部極發達,第二指兩側有緣膜。後肢肥碩,脛跗關節僅達眼部,左右跟部僅相遇或稍重疊;跗褶明顯;趾間全蹼,第一、五趾的游離側有緣膜;關節下瘤顯著;內蹠突細長,無外蹠突。皮膚粗糙,背面有成行排列的長疣但不規則,長疣間滿布小圓疣或細顆粒狀突起,突起上又有小黑刺,四肢背面也有小疣粒及黑刺;顳褶顯著。生活時背面土棕基色,背部有不規則的黑斑,一般多在疣上;兩眼間有一黑色橫紋,四肢背面有深色橫斑。液浸標本背面灰棕色,深色斑紋及疣上的小白刺(生活時為黑刺,固定后角質黑刺脫落所致)清晰;腹面灰白包。雄蛙前肢特別粗壯,第一指基部粗大,內側三指及內掌突上有黑刺;胸腹部滿布大刺疣,大刺疣基部有肉質疣狀隆起;疣中央有黑刺,雌蛙腹麵皮膚光滑無刺;雄蛙有單咽下內聲囊。蝌蚪後肢4毫米時,全長約55毫米;尾肌發達,尾肌上方有二至三條橫紋;唇齒式:I:3—3/Ⅱ:1—1。

種群地理分布

棘腹蛙(學名:Rana boulengeri)為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主要生活於多石塊的山溪以及水塘內。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700至19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宜昌。

棲息生境與食性

棘腹蛙分布在海拔170 ~ 1 260 m 的山間溪流, 海拔700 m 以上為成蛙主要分布區, 屬山區溪流型動物。棘腹蛙蝌蚪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幼蛙的開口攝食階段是整個蛙類生活史中的關鍵時期, 開口餌料是影響其生長、存活的關鍵因子之一, 國內的學者對棘腹蛙幼蛙的飼養密度、日食量 、開口餌料等進行了研究。成蛙以動物性餌料為主要食物, 占80 %以上, 其中以昆蟲為主, 如倍足綱(Diplopoda)、唇足綱(Chilopoda)、蜘蛛目(Araneae), 昆蟲中的鱗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等, 喜食活餌。

行為

棘腹蛙幼蛙早於成蛙出來覓食, 雄蛙出來覓食的時間早於雌蛙;棘腹蛙攝食高峰期一般在19 :00 ~ 20 :00 時。在整個攝食過程中, 棘腹蛙的行為可表現為靜止、跳躍、轉向、捕食、侵占、驅趕、打鬥、爬行, 不同大小、不同性別的棘腹蛙在行為上表現有所不同, 其中幼蛙與成蛙、雌性成蛙與雄性成蛙之間在攝食行為上存在差異。

水係數

棘腹蛙的水係數與其發育期密切相關, 在卵期水係數最低, 隨著其產出後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在孵化前水係數平均值在季節上存在差異。棘腹蛙從卵到成蛙的過程中, 水係數表現出“低—高—低”的動態變化。棘腹蛙的水係數動態是其對環境條件長期適應的結果, 取決於棘腹蛙的生活史策略和生活模式。
棘腹蛙的能量分布與其體型和功能有關, 也反映了動物能量投資的對策。棘腹蛙為坐等式的捕食方式, 不主動去尋找食物, 在發現食物後就迅速出擊, 其後肢能量占全身能量的50 %, 這是其顯著特點之一。

營養價值

棘腹蛙肌肉中必需胺基酸種類豐富, 達16種, 其含量高於中華鱉和烏鱧。棘腹蛙和牛蛙的腓腸肌剪下力值表明, 棘腹蛙的肌肉比牛蛙的肌肉細嫩, 適口性更好, 棘腹蛙肌肉的蛋白質、灰分和乾物質含量與中華鱉、黑斑側褶蛙(廣東)差異不大, 但棘腹蛙的粗脂肪含量顯著低於甲魚和黑斑側褶蛙。棘腹蛙肌肉中必需胺基酸含量高於中華鱉和黑斑側褶蛙(北京)的相應成分的含量;鮮味胺基酸含量低於中華鱉而高於黑斑側褶蛙(北京) 。

幼蛙人工試養

各齡幼蛙的日食量平均為體重的3.07%,餌料係數隨著年齡增加而加大,平均為3.66;試驗中幼蛙的年齡與飼養密度對其體重的增長及成活率的影響明顯;不同飼養密度的幼蛙成活率為77.55%~100%;剛變態的幼蛙體長平均為1.98厘米,體重平均為0.95克;經過兩周年飼養,體重平均為20.50克,體長平均為5.81厘米,體長與體重的增長曲線呈“S”型。

保護

棘腹蛙是中國大型經濟蛙類,近年,由於該蛙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及人類的大肆捕殺等因素,造成棘腹蛙種群數量嚴重下降,已被IUCN列為易危種。棘腹蛙在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 也是環境監測的指示動物, 棘腹蛙對水質、地質、氣候等都有較高的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