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臉侏鸚鵡

棕臉侏鸚鵡

棕臉侏鸚鵡(學名:Micropsitta pusio)是鸚鵡科中體型最小的鸚鵡之一,厚喙具有臘膜。爪十分長,雄鳥有華麗的羽毛,通常以綠色為主。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勁有力,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晚成雛。主要棲息於南亞島嶼的熱帶雨林的森林邊緣、樹木繁茂的地區和次生林。喜聚群活動。食物以地衣、昆蟲、真菌、苔蘚、堅果和漿果為主。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棕臉侏鸚鵡是鸚鵡科中體型最小的鸚鵡之一,體長8.4左右,體重依亞種不同,在10~15克之間。厚喙具有臘膜。爪十分長,體羽毛綠色為主,成鳥有黃棕色的額頭,頭兩側頭的臉頰棕色,雌鳥略蒼白;冠和枕部深藍色,覆羽和尾下覆羽黃色;中心尾羽深藍色,羽毛上有藍黑色斑紋。鳥喙灰色。眼睛褐色。紐幾內亞亞種成鳥一般顏色較深,前額及兩側的頭部暗褐色。弗格森島亞種成鳥下體黃色,瀰漫在喉頭的藍色標記乏味。路易西亞德群島亞種與前面的兩個亞種相比,腹部顏色更黃,體型的尺寸稍大。
棕臉侏鸚鵡棕臉侏鸚鵡

分布範圍

產於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其附近的島嶼,棲息於島上的森林裡。

生活習性

善於在樹葉叢中快速攀登,利用其相對身體比例而顯得超大的腳和鳥喙,僵硬的尾羽提供有力的支撐。在自然界的食物主要是地衣、昆蟲、真菌、苔蘚、堅果和漿果。快速呼叫,在飛行連續的SSII... SSII或高亢tseet tseet。報警時重複的音符szeeei... szeeei。進食時無聲。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棕臉侏鸚鵡紐幾內亞亞種
Micropsitta pusio beccarii
2.
棕臉侏鸚鵡指名亞種
Micropsitta pusio pusio
3.
棕臉侏鸚鵡弗格森島亞種
Micropsitta pusio harterti
4.
棕臉侏鸚鵡路易西亞德群島亞種
Micropsitta pusio stresemanni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較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