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尾鳳仙花

棒尾鳳仙花

棒尾鳳仙花(學名:Impatiens clavicuspis),為鳳仙花科,鳳仙花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粗壯,下部腫大;葉片薄紙質,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有花有果,花比較大,淡黃色頂端帶紫色;種子比較少;花期在7-8月,果期9月。生於海拔2600-2700米山谷陰濕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棒尾鳳仙花
  • 學名:Impatiens clavicuspis Hook. ex W. W. Smit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無患子目
  • 鳳仙花科
  • 鳳仙花屬
  • 分布區域:雲南(保山瀾滄江之間,騰衝、昆明、蒙自)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粗壯,下部腫大,具多數不定根。疏分枝,分枝纖細,下部長裸露,乾時具溝槽,無毛,莖上部有少數腺體。
葉互生,具柄;葉片薄紙質,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7-12厘米,寬2-3.5厘米,頂端漸尖,店匪嚷斷基部寬楔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齒間有剛毛,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6-8對,不明顯,兩面無毛,葉柄長1-2厘米地狼愉,戲察求基部具一對球形腺體
總花梗生於上部葉腋,長於葉柄,長10-22厘米,直立熱歡,纖細,具10-12花,總狀排列;花梗長10-15毫米,結果時伸長,基部有苞片;苞片卵形,長3-5毫米,頂端具長腺狀芒尖,宿存。花較大,淡黃色頂端帶紫色,長2-2.5厘米,側生萼片2,斜卵圓形,長4-5毫米,漸尖,具長約2毫米的腺狀長芒尖,背面中肋不增厚,具多數脈,旗瓣近圓形講殼故,直徑10毫米,頂端尖,背面中肋增厚具明顯突尖;翼瓣具柄,長3厘米,2裂,基部裂片近圓形,上部裂片大於基裂的2倍,漸狹,唇瓣檐部囊狀,長2厘米,口部平,寬16-17毫米,欠院微備先端突尖,基部漸狹成長1厘米內彎的距。花絲寬線形,花葯卵形,尖。子房線形,急尖,蒴果線形,長2-2.2厘米,頂端喙尖。種子少數,長約2毫米,短紡錘狀。

生長環境

棒尾鳳仙花生長於海拔2600-2700米的山谷陰濕處。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騰衝。
棒尾鳳仙花棒尾鳳仙花

分布範圍

棒尾鳳仙花產自雲南(保山瀾滄江之間,騰衝、甩墓己昆明蒙自),分布於緬甸北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