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機

彈花機起源於明代鼎盛種棉花時期,加工器具為彈花椎弓(吊弓),一直到中華民國初期才改用木製箱式彈花弓(彈花車),沿用到建國初期。1960年以後中國在日本引進了第一批彈花機,逐步取代了以人力、畜力彈花的景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彈花機
  • 起源:明代鼎盛種棉花時期
  • 引進國家:日本
  • 器具演變:吊弓-彈花車-機器
簡介,分類,加工目的,工作程式,

簡介

棉花是離瓣雙子葉植物,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於在 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加工棉花的機器被稱為“棉花機”。
棉花機

分類

根據纖維的長度和外觀,棉花可分成3大類: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至6.5厘米範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皮馬棉等;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布料、棉紗和針織品。第二類包括一般中等長度的棉花(長度約1.3至3.3厘米);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至2.5厘米)用來製造地毯、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高,生產成本低。
棉花機

加工目的

使棉纖維重新排列,達到蓬鬆的效果,做成所需的產品,滿足生活的需求,也可以去除棉花中的雜質。

工作程式

將加工的纖維清理乾淨,去除其中的金屬、硬雜等物,均勻地(不可過厚)鋪在自動進料簾上,可實現自動進料;帘子將纖維送到羅拉口,由羅拉將纖維擠緊送到刺輥前,纖維即被刺輥鉤拉著鬆開。其中雜質受刺輥離心力的作用,將沿刺輥的切線方向拋出。纖維通過錫林、工作輥、轉移輥多次反覆轉移、梳理、混合 均勻,再由道夫經剝棉機構剝離後輸出一層一像紙一樣薄的纖維;用細竹桿理上卷棉筒即可實現自動卷棉。成形棉卷在運轉的卷棉筒上用雙手一拉(或竹桿一卷剝或用剪刀剪斷)即可隨卷棉筒輸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