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華樓

梵華樓

梵華樓,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位於寧壽宮區最北端,倚寧壽宮北宮牆而立,南與景福宮相隔僅數米,坐北朝南,7開間,二層樓,黃色琉璃瓦卷棚歇山頂。樓下明間供旃檀佛銅像,高210c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梵華樓
  • 始建:1772年
  • 朝向:坐北朝南
  • 開間:7
  • 層數:二層
  • 位置寧壽宮區最北端寧壽宮北宮牆而立
建築特色,歷史沿革,

建築特色

東西各3室,分別供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造掐絲琺瑯大佛塔6座,造型各異,豪華精美。塔周圍三面牆掛通壁大幅唐卡,畫護法神54尊。各室中央均為天井,直通二層。二層繞天井設紫檀木圍欄,琺瑯塔頂正在天井中央。二層明間供木雕金漆宗喀巴像,其餘6間隔為6室,由西向東依次布置為:一室般若品(顯宗部),二室無上陽體根本品(無上瑜伽部父續),三室無上陰體根本品(無上瑜伽部母續),四室瑜伽根本品(瑜伽部),五室德行根本品(行部),六室功行根本品(事部)。每室主供密宗、顯宗主尊銅像,各9尊,供於北牆長案;東西壁為紫檀木千佛龕,內供122尊小銅像。6室供佛合計786尊。
梵華樓按照藏傳佛教顯宗、密宗四部供設佛像、唐卡、供器,將顯、密兩宗集於一體,體現出格魯派顯密雙修的修持特色。樓中所供佛像全面系統地塑造出藏傳佛教中諸佛菩薩及護法的各種形象,是研究藏傳佛教造像的珍貴材料。
梵華樓的建築、陳設形式是清宮廷佛堂的一種重要模式,清宮檔案中稱之為“六品佛樓”。

歷史沿革

光緒十三年(1887),龐大的清王朝已經是一處破敗氣象,外強逼境,內亂不止。光緒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傀儡帝王,一直籠罩在慈禧的陰影之下,還沒有像十多後的“康梁變法”中那樣,爆發出令歷史訝異的勇氣和主見。這一年,台灣建省,清皇室被迫與法簽訂《續議商務專條》、《續議界務專條》,接受《中葡草約》……八國聯軍八侵的歷史恥辱已在這一年埋下了序曲。
然而,在紫禁城後宮,一切看起來都還是太平清和。生活在幻境中的人們,依然埋首於千年如一日、波瀾不驚的宮中歲月。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還在緩慢而遲鈍地進行著。這一年,在《內務府陳設檔》中還有這么一段記載:“查得梵華樓上前檐,現查勾滴不齊,欄桿缺欠,甬路地面破碎,謹擬找補勾滴,補安欄桿,拆墁甬路地面,磚塊換新;東西遊廊,現查西南角樑柱子糟朽,欄桿不齊,謹擬揭瓦,補安欄桿。”這是梵華樓最後一次出現在官方的故史檔案中。
事情要回溯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那一年,乾隆興工改建壽寧宮,想等自己當上太上皇后用來頤養天年,要有一個功能完善、環境幽雅的住所,工程歷時五年。其中,考慮到自己的密修需要,他在寧壽宮的東北角修建了梵華樓,成為這位密修藏傳佛教的皇帝最常光顧的私己佛樓。
實際上,乾隆一直未在寧壽宮居住,關於寧壽宮乾隆身後的使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諭:“寧壽宮,乃朕稱太上皇后頤養之所,地在禁垣之左。日後必不應照雍和宮之改為佛宇。其後之淨室、佛樓,今即有之亦不必廢也。其宮殿永當依今之制,不可更改。”在他去世後,寧壽宮按照乾隆諭旨保留了下來。
梵華樓的修建體現了當時乾隆盛世的強大實力。在故宮編修的四卷本《梵華樓》中,有這樣的描述:(梵華樓)北倚寧壽宮北宮牆,坐北朝南面闊七間,進深一間,卷棚硬山頂二層樓。頂覆黃琉璃瓦,外檐繪蘇式彩畫。下層明間為門,餘六間為支摘檻窗,上層七間均為檻窗。緊鄰此樓西側是佛日樓,是一座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佛樓。兩樓東西山牆之間建漢白玉階梯,沿階而上可通梵華樓二樓西山牆門,並有過廊與佛日樓相通。佛日樓為卷棚歇山頂,梵華樓為卷棚硬山頂,兩樓並列,高低錯落。
在清宮廷的檔案中,以“梵華樓”等為代表的佛樓被稱為“六品佛樓”。有清一代,皇室信仰的其實基本上是藏傳佛教,顯密雙修,這一方面與乾隆等皇帝的個人志趣有關,另一方面,卻是與滿人的興起的歷史直接相關。滿人偏隅東北一角時,就制定了滿蒙聯姻的策略,一同對抗明朝,先是控制了蒙古人,繼而南下成立大清帝國。明中葉以後蒙古人普遍崇信藏傳佛教,而早期滿人還是信薩滿教,清代建國帝後們越來越提高藏傳佛教的地位,所以,有清一代,藏傳佛教一時貴為皇家信仰,成為統治和駕馭臣民疆域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從宮廷器物、禪堂、佛樓上看,他們敬奉的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即通常說的黃教。並以此為基礎在紫禁城內興建了大大小小佛堂約四十多處。如今,故宮還保存著幾十處原狀佛堂百年未動,這一切,仿佛成了一個凝固的歷史空間。
雖為佛樓,梵華樓卻占盡良辰美景。門前正對一樓明間石甬路連線景福宮後檐,東西兩側並有遊廊與景福宮相接。在佛日樓南和景福宮西有一個精緻的小花園,花園南北圍以花斑石牆垣,中開月亮門,院內盆景點點,花園西部疊石成山,山上古柏參天,沿登山小道拾級而上可達山頂露台,到達景祺閣。這座小花園將梵華樓、佛日樓及景福宮、景祺閣聯為一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松柏森森,環境幽靜,曲水流殤,緊湊而狹窄的庭院布局,為梵華樓營造出佛堂靜謐的氛圍。
然而,這種靜謐注定要被時代的喧囂打破。康乾之後,清王室開始走下坡路,信仰讓位於生計,那些大大小小的佛堂暖閣,也幾近冷落無人,獨自面對後宮的淒風苦雨。直至光緒、宣統,紫禁城不再是禁地,外強內辱,甚至宣統皇帝的活動範圍也被民國政府限定在後三宮裡。宣統曾與前朝臣子袁世凱同城稱帝。而那些曾暗藏了前朝皇帝無數心事與傾訴的宮廷佛堂,則破敗不堪。同為“六品佛樓”的慧曜樓毀於1923年的紫禁城大火,寶相樓的六品佛像散軼宮外,唯獨梵華樓,於亂世中悄然關閉樓門,不復見於世人,也幸而全其身,如此福報,不能僅用冥冥中的護佑來解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後,8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故宮人採用封存方式的盡心保護,躲過了日本侵華、文革等一次次的浩劫。
1980年代後期開始,故宮博物院開始系統整理研究其數量龐大內容豐富的藏傳佛教文物,從那時起,梵華樓結束了近百年的封閉狀態。那金漆剝落的樓門才再次打開。據當事人回憶,一腳踏入樓內,灰塵幾乎埋沒了整個腳面,陽光似乎已經太久沒有穿透那些門扉。那些蒙塵的金碧唐卡、六品佛像,在光線中漸漸現出他們的莊嚴本相。
塵埃落定之後,卻見那香爐里的香灰還是滿滿的,似乎那縷煙剛剛散去,爐里的灰燼餘溫尚存。一個剛剛誦經完畢的皇帝,帶著他的往事心結和衰落的帝國疆業,似乎剛剛轉身離去,背影還依稀可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