梣(捩花目木犀科植物)

梣(捩花目木犀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蠟樹,落葉喬木,可放養白蠟蟲,樹皮可入藥,稱秦皮,木材堅硬,可做器物。產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中國有近30種,北方、南方和中部都有種植。其學名來自於拉丁語的“矛”,因為當時士兵們作戰用的武器長矛的柄是用梣木製作的。在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中,世界由一棵梣樹支撐著。在希臘神話中,宙斯創造人類之初,人是從梣樹里誕生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蠟樹
  • 拉丁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捩花目
  • 亞目:木犀亞目
  • :木犀科
  • 亞科:木犀亞科
  • :梣族
  • :梣屬
  • :梣樹
  • 分布區域:北方、南方和中部都有種植。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木犀科(Oleaceae)梣屬(Fraxinus)植物。約70種,產於北半球。
落葉喬木,高10-12米;樹皮灰褐色,縱裂。芽闊卵形或圓錐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黃褐色,粗糙,無毛或疏被長柔毛,旋即禿淨,皮孔小,不明顯。羽狀複葉長15-25厘米;葉柄長4-6厘米,基部不增厚;葉軸挺直,上面具淺溝,初時疏被柔毛,旋即禿淨;小葉5-7枚,硬紙質,卵形、倒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3-10厘米,寬2-4厘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鈍圓或楔形,葉緣具整齊鋸齒,上面無毛,下面無毛或有時沿中脈兩側被白色長柔毛,中脈在上面平坦,側脈8-10對,下面凸起,細脈在兩面凸起,明顯網結;小葉柄長3-5毫米。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枝梢,長8-10厘米;花序梗長2-4厘米,無毛或被細柔毛,光滑,無皮孔;花雌雄異株;雄花密集,花萼小,鐘狀,長約1毫米,無花冠花葯與花絲近等長;雌花疏離,花萼大,桶狀,長2-3毫米, 4淺裂,花柱細長,柱頭2裂。翅果匙形,長3-4厘米,寬4-6毫米,上中部最寬,先端銳尖,常呈犁頭狀,基部漸狹,翅平展,下延至堅果中部,堅果圓柱形,長約1.5厘米;宿存萼緊貼于堅果基部,常在一側開口深裂。花期4-5月,果期7-9月。

分布範圍

產於南北各省區。多為栽培,也見於海拔800-1600米山地雜木林中。越南、朝鮮也有分布。
歐洲南部的有花梣(F. ornus)高達21公尺(70呎),花米色、芬芳,小葉7枚,樹膠可提取輕瀉藥。香白臘樹(F. cuspidata)產於北美西南部,花似有花梣。小葉3∼9枚,株高達8公尺(26呎)。喜馬拉雅白臘樹(F. floribunda)高30公尺(100呎),小葉7∼9枚。花有花瓣,簇生,花序長達30公分(1呎)。歐洲梣(F. excelsior, 歐洲白臘樹)高30公尺,小葉7∼11枚。白色梣(F. americana, 美國白臘樹)稍矮,小葉5∼9枚。墨西哥梣(F. uhdei)樹冠寬廣,在墨西哥城沿街普遍種植,除乾旱和極冷季節外,通常為常綠,高達18公尺(60呎)。小葉5∼9枚。亞利桑那梣(F. velutina, 絨毛白蠟)亦產於溫暖地帶,喬木,高達13公尺(43呎),小葉窄,3∼5枚。

主要價值


樹皮可入藥,稱秦皮,木材堅硬,可做器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