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萊營鸚鵡嘴龍

梅萊營鸚鵡嘴龍

鸚鵡嘴龍是小型恐龍,兩足行走,頭短寬而高,吻彎曲似鸚鵡的喙,故而得名。顴骨高向外伸,牙三葉狀,牙冠低,頸短。這種小恐龍在我國分布較廣,時代為晚侏羅世——早白堊世。 鸚鵡嘴龍和原角龍、三角龍等恐龍都具有一張類似鸚鵡一般帶勾的鳥嘴,科學家由它的體形及生存年代來推斷,認為鸚鵡嘴龍可能是大部分角龍類恐龍的祖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萊營鸚鵡嘴龍
  • 外文名: 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
  • 類別:小型恐龍
  • 恐龍體長:一米左右
基本資料,來歷,簡介,發現,分類,身體特徵,標本研究,

基本資料

恐龍名稱: 梅萊營鸚鵡嘴龍
拉丁文名: 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
恐龍體長: 一米左右
恐龍體重: 不詳
恐龍食物: 蕨類植物
生存年代: 1.36億年至0.95億年的早白堊世
生存地點: 東亞地區
辨認要決: 頭骨短,高而寬平,顴骨向外突伸
恐龍種類: 鳥臀目·角龍類

來歷

該標本產於遼寧朝陽,於1999年11月收藏。

簡介

鸚鵡嘴龍是一種頭部呈方型,並生有一張鸚鵡嘴的食素恐龍。方形的頭是由於頭蓋骨背後四周有骨脊,固定著強有力的顎肌,使它的喙嘴能用力地咬噬。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全長1.8 米,高約1米的食素恐龍是後來出現的種角龍的祖先,它們的嘴喙與骨頭的搭配安排,眼角龍是一樣的;深厚的頭骨和骨脊也有可能發展成角龍的角和頸盾。另外,它的口中沒有牙齒,而那角質的巨喙,能幫助它咬斷和切碎植物的葉梗甚至堅果。在這個時空交錯中,鸚鵡嘴龍格外具有其特殊性。這群兩足行走的食植物性恐龍是角龍類中最早期的一個代表成員。雖然鸚鵡嘴龍類分布的地理空間遼闊,從西伯利亞南區,跨越蒙古到中國北方,所有的發掘地點卻都是局限在亞洲一隅。最早發掘到的鸚鵡嘴龍是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artsa bogdo山脈北方約50公里的oshih盆地出現的。這件標本是在1922年,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第三次亞洲考察探險時採集到的。這個地層經常發掘到恐龍伴隨著翼龍類出現,年代被普遍認為是白堊紀早期,形成了在亞洲獨特的動物群,被名之為鸚鵡嘴——翼龍動物群。
梅萊營鸚鵡嘴龍梅萊營鸚鵡嘴龍

發現

中國鸚鵡嘴龍是在1950到1953年間,于山東半島白堊紀早期的青山組地層中發掘的。岩層厚達2000公尺,主要火山碎屑岩夾火山岩石。在這個地層之中,最早發掘到的一隻恐龍是中國地質學者譚氏在1923年採集的。在1989年夏季,當董枝明訪問瑞典uppsala大學,發現當時譚氏於1923年三月二十四日,采自山東萊陽縣青山東南區的一件尾椎骨,是屬於蜥腳類。根據化石的顏色,保存狀況斷定是采自青山組地層中。體長一米左右。頭骨短,高而寬平,顴骨向外突伸。鼻孔極小,眼眶頗大,牙齒三葉狀,齒冠低,齒根高,其咀嚼面傾斜。牙數7—9個。脊椎數70個左右:頸椎6—9,背椎13—16,薦椎5—7,尾椎40以上,背椎神經棘不發育,薦椎癒合,尾椎有較長的脈弧。前肢短於後肢,其比例為53—60/100。前、後腳均為五趾,爪略呈半圓形,其形狀介於爪、蹄之間。肩胛骨窄長,烏喙骨有橢圓形孔。骨盆細小。該類恐龍分布於東亞地區,在中國分布於北方和東部,生活於距今1.36億年至0.95億年的早白堊世。
梅萊營鸚鵡嘴龍化石標本梅萊營鸚鵡嘴龍化石標本

分類

21世紀已有超過12個種歸類於鸚鵡嘴龍,但現在只有9到11個種是有效種。鸚鵡嘴龍是目前恐龍中,擁有最多有效種的單一屬。恐龍中大部分其他屬都只有單一種。這些不同差異極可能因為化石記錄。因為鸚鵡嘴龍已發現了數百個化石標本,而大部分其他恐龍標本遠少於這個數目,許多甚至只發現單一標本。因為眾多的化石,鸚鵡嘴龍的多樣性能比其他屬的恐龍研究地更完整,進而造成更多的有效種。大部分的現存動物各屬都有多個種,顯示已滅亡的恐龍各屬可能也是相同狀況,但其中大部分的種都沒被保存下來。此外,大部分的恐龍只能從骨頭來了解,所以只能從形態學的角度來評估;而現存的動物各種經常有非常相似的骨骼形態,但在其他方面不同,這些無法從化石紀錄保存下來。所以實際上的恐龍各屬,包括鸚鵡嘴龍,可能比目前的已承認種,還更具多樣性。
梅萊營鸚鵡嘴龍化石標本梅萊營鸚鵡嘴龍化石標本

身體特徵

鸚鵡嘴龍擁有銳利的牙齒,可用來切割、切碎堅硬的植物。然而,不像晚期的角龍類,鸚鵡嘴龍並沒有適合咀嚼或磨碎植物的牙齒。鸚鵡嘴龍吞食胃石來協助磨碎消化系統中的食物。經常在鸚鵡嘴龍的腹部位置發現胃石,有時超過50顆,這些胃石可能儲藏於砂囊中,如同現代鳥類。21世紀已發現數個未成年鸚鵡嘴龍化石。最小的鸚鵡嘴龍化石是只蒙古鸚鵡嘴龍的孵出幼體,存放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只有11到13厘米長,頭顱骨長2.8厘米。另一個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孵出幼體,頭顱骨長度為4.6厘米。以上兩個標本都來自於蒙古。在義縣組發現的未成年體化石年齡接近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標本年齡。成年的蒙古鸚鵡嘴龍身長接近2米。一個對於蒙古鸚鵡嘴龍的組織檢驗,已確定這些動物的成長速度。在這研究中,最小的標本被測量有3歲大,體重小於1千克;而其中最大的標本有9歲大,重達20千克。這顯示相當快的成長速度,比大部分爬行動物與後獸亞綱(有袋類)哺乳類還快,但較現代鳥類與胎盤哺乳動物還慢。
梅萊營鸚鵡嘴龍梅萊營鸚鵡嘴龍

標本研究

一個保存極度良好的標本,發現於中國遼寧省義縣組,是提供恐龍親代撫育的最佳證據之一。這個標本有一個成年鸚鵡嘴龍(沒有歸類於任何一種),並接近34個天然狀態的未成年鸚鵡嘴龍骨骸,這些未成年骨骸有三種尺寸大小。這些年輕個體年齡接近,在成年個體的下方纏繞在一起,但所有34個頭顱骨都位於身體上方,可能為它們生前狀況。顯示這群動物被埋覆時都還存活者,這過程可能非常快速,原因可能是洞穴坍塌。未成年的骨頭非常小,但已軟骨內骨化。這已被當作親代撫育的證據,因為各些年輕個體必須待在巢內,直到它們的骨頭逐漸硬化。這些巢中的幼體數量,顯示它們並不全部屬於旁邊的成年個體,顯示鸚鵡嘴龍可能有某種共同撫育的行為,也許類似鴕鳥。然而,年輕的鸚鵡嘴龍牙齒出現磨損,顯示它們已能自己咀嚼食物,可能是早熟性(Precocial),但還是需要持續的親代撫育。
梅萊營鸚鵡嘴龍梅萊營鸚鵡嘴龍
在義縣組發現的其他化石提供直接證據顯示鸚鵡嘴龍是種獵食目標。在一個巨型爬獸(Repenomamus giganticus)以及一個大型、水生三錐齒獸(Triconodont)化石的腹部,發現了未成年鸚鵡嘴龍的遺骸。數個未成年個體的骨頭仍然清晰可辨,顯示這些肉食性哺乳類以大塊方式吞食它們。這些標本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第一個中生代哺乳類獵食活生恐龍的例子。在超過400個鸚鵡嘴龍標本中,只有一個被公布有病狀。這個標本是由成年骨骸構成,發現於中國義縣組的下部地層,並暫時性歸類於蒙古鸚鵡嘴龍。這個標本沒有骨折的跡象,但右腓骨中間有非常明顯的感染跡象。這個骨頭有個大型、圓形凹處,可證明因為缺乏血液流通而造成的壞死現象。這個凹處由一個位在骨頭下部的大型腫瘤所環繞。傷口附近的骨頭沉澱物,顯示這隻動物在受傷、受到感染後仍存活了一段時間。因為鸚鵡嘴龍是二足恐龍,這樣的傷口對於它們是致命的。然而,不像股骨與脛骨,腓骨並非支撐重量的骨頭,所以這隻動物仍可以以某種程度來行走。這個受傷標本的來源並不清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