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村會議遺址

梅花村會議遺址

梅花村會議遺址位於岔路鎮白嶺根村葛希曾家。陳列室有副總理、國防部長張愛萍題的“梅花村會議紀念館”,還有李澤民、鐵瑛、葛洪升、王家揚、袁光華、羅睛濤等的題字。

梅花村會議遺址是寧海縣文物保護單位,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花村會議遺址
  • 位於:岔路鎮白嶺根村葛希曾家
  • 重要性:寧海縣文物保護單位
  • 意義:重要的轉折點
地址,歷史相關,

地址

白嶺根村,地處天台山東麓。寧海縣的西南區,距寧海縣城20餘公里,系丘陵平原。在岔路區岔路村以南,介於前童鎮和桑洲鎮之間,南接三門縣,西臨天台,村後依六琴崗,白溪在村前回流,是青梅產地之一。現有村232戶543人。耕地321畝,其中水田239畝,山林838畝。

歷史相關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發動了全面內戰。1946年冬,經中共中央批准,浙東黨組織由中共中央上海分局領導。1947年1月,中共上海分局為重建浙東遊擊根據地,在上海召開會議,宣布成立中共浙東工作委員會,劉清揚為書記,馬青為副書記,王起為委員,並作出把浙東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台屬地區、“台屬地區作為發展浙東遊擊戰爭的中心、出發點和立足點”的決策。
為貫徹上海會議精神,1947年1月底,中共浙東工委書記劉清揚,在寧海岔路白嶺根村葛希曾家主持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上海分局駐浙東代表顧德歡(張瑞昌)、浙東工委軍事幹部張任偉、台屬及各縣黨的負責人許少春、童衍孝、應為民。浙東工委副書記馬青及邵明、丁友燦因“交通”受阻未及參加。會議傳達了上海會議精神,確定了獨立自主開展台屬地區武裝鬥爭的方針和策略,明確黨的工作方針從隱蔽堅持轉為公開的武裝鬥爭,建立敵後游擊根據地,並宣布了中共台屬工作委員會組成名單,邵明為書記,許少春為副書記,丁友燦為委員;原屬四明的嵊(縣)新(昌)奉(化)地區黨組織劃歸台屬工委領導。
因會議期間大雪紛飛,全村梅花盛開,顧德歡提議定名為“梅花村會議”。為保證領導人的安全和會議的順利召開,寧海縣工委作了大量準備工作,並派周松貴、童時大去寧波迎接和保護,楊民奎、童先林等負責組織了內外線的全面保衛工作,葛希曾一家更忙裡忙外。“梅花村會議”成為浙東和台屬黨組織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