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絹

梅絹

梅絹(公元前196-公元前148) 梅王即梅絹,湞水(今韶關市南雄)人,出生於公元前196年,卒於公元前148年。梅絹一生忠心耿耿,戎馬生涯,身經百戰,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為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稱帝後,被封為大將軍,十萬戶候。

基本介紹

  • 本名:梅絹
  • 別稱:梅王
  • 所處時代:漢代
  • 出生時間:公元前196年
史料記載,梅王封地,

史料記載

據縣誌記載,梅絹的祖先是越王勾踐的直系後裔。為了躲避楚國的迫害,逃到丹陽(今江蘇)奉里鄉梅里居住,改姓梅,後來,梅絹的父親又從丹陽梅里遷徒到餘干縣安樂鄉(後人為紀念梅絹大將軍,改名為梅港街)定居,梅絹就出生在梅港
傳說梅絹出生時,天空突然大變,烏雲密布,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一時飛沙走石,一陣霹靂過後,梅絹呱呱落地,爾後雲散天開,雨後斜陽,晴空如洗,鄉人奇之。
梅絹生得虎背熊腰,魁梧英俊,臂力過人,從小還練得一手打彈弓的本領,不管多遠多高的鳥,百發百中,而且有一箭雙鵰之本領。
梅王跟隨越王無韁(勾踐的五傳孫)經醴陵到南海(今廣東)定居台嶺。台嶺今大庚嶺,因遠望山峰平中石台,故稱台嶺。台嶺山下有一條河名叫湞水,南流入廣東的南雄縣,再經韶關流入北江,流入廣州匯入珠江,流瀉大海。由於地勢非常險峻,台嶺就成為軍事要塞。梅絹察看地勢,就在溪水之源頭修一座城,重兵把守,當地百姓稱之為“梅將軍城”。
秦末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陳勝吳廣起義的風暴席捲全國,胸懷大志的梅絹就在台嶺地區招募青年壯士,擴大隊伍,操演士卒,乘機而動。當地有個名叫庚勝的義士兄弟倆擁眾數千,據山為主,因仰慕梅絹之名,情願引眾歸屬。梅絹大喜,拜庚勝兄弟為副將,分別把守台嶺的兩座山嶺,嶺南地區的壯士紛紛投到梅絹部下,梅絹聲勢日趨壯大,威振一方,在嶺南紮下了堅實的根基。在反暴秦的戰鬥中,梅絹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有勇有謀,文武雙全,指揮若定,攻城掠地,奮勇當先。他關心愛護部門將士,深受百姓愛戴。
梅絹,現韶關市南雄人(見班固漢書》),與劉邦項羽等並稱十八王侯(見司馬遷史記》)。功績如下:
“新懷王元年九月(公元前207年2月),粵北梅絹聚湞水兵數千於台嶺,攻秦橫浦關,拔之。十月,梅絹率軍攻贛邑,拔之。聞無瑤已將兵破石城,吳苪下吉安,乃引軍西行,與秦兵戰於郴城,大破之。攻衡陽,與秦軍大戰於土城,大破之。十一月,梅絹率兵萬餘人,進湘潭,與秦戰株洲,大破之。助吳苪南北併力攻長沙,苦戰三番,終拔之。至此,長沙秦將死,秦軍滅。。十二月,梅絹將兵二萬五,取公安,過漢江,與共熬併力破荊州。取新野,拔鄧州,率三萬軍與劉邦、張良併力攻南陽,下之,降南陽秦軍五萬兵。二年元月,劉邦軍七萬,張良三萬,梅絹四萬,從南陽西進,一路無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降西陵。還攻胡陽,拔之。下浙川、降酈縣。至武關,為五萬秦兵阻。二年二月,劉邦,張良將兵攻武關,破之,收秦武關兵。梅絹將兵攻荊子關,拔之;沿丹水上,拔商邑,降秦士卒。二年三月,劉邦,張良引軍克商州,梅絹將兵拔洛南,楚軍三路挺進藍田,與秦關中銳師相對峙。當是時,鹹陽十萬秦兵盡出,潼關五萬秦軍回救秦都。於是,張良藍田西,劉邦藍田南,梅絹藍田東,與秦三路軍相對抗。二年四月,劉邦將兵與秦軍戰藍田南,大破之,秦將引兵退守藍關。張良將兵與秦軍戰藍田西,未果。梅絹將兵與秦軍大戰藍田東,歷三戰,大破之。梅絹收得勝兵與劉邦併力攻藍關,拔之,殺秦守將。當此時,劉邦,梅絹引得勝兵助張良,圍秦軍於藍田西,大破之。至此,關中鹹陽潼關,秦將死,秦兵滅。秦贏子嬰手捧始皇璽,率全族躬身而降,秦國滅為郡縣”。(見新東方《楚本記》)

“梅絹功多,封十萬戶侯”,(見司馬遷《史記》)。

一年後,劉邦興義師討伐項羽,梅絹於橫浦關(現南雄梅關)重披戰甲,率粵北兵第一個回響劉邦,千里揮師,挺進中原,助劉邦滅項羽。劉邦登基,封梅絹二十萬戶長樂侯,封地現在的粵北韶關市梅州市和半個清遠市以及湖南的郴州衡陽,江西的贛州市等。

梅王封地

據考查,梅州名字的出現與梅州古時兩次為“梅王”封地有關。首次當在漢初。據清康熙《程鄉縣誌》載:“梅州命名考,李士淳曰:曾見《粵東名賢志》:梅絹,湞水人,漢初,從高祖,破秦有功,封於粵,即今程鄉(梅州)地。故號其水曰梅源,溪曰梅溪,名其州曰梅州,皆以梅絹得名也。至今各鄉祀神有梅溪公王意即其人。雲俗不詳其從,未遂以程俗多樹梅,故名梅溪。又以宋時狀元王十朋號梅溪,梅溪即十朋,皆習而不察,相傳之誤也。今考證以俟後之君子。”
另時縣誌主編,知縣劉廣聰亦指出:“縣以程名,由程日文 之賢也。至名州,以梅,則人多不知為漢將梅絹食邑之故。然則其名梅也,以旌功也,其名程,以表德也。後之君子,盍三復於程梅之義乎!”
筆者認為,此《程鄉縣誌》所載是準確的。李士淳,梅州名宦,明崇禎時解元,太子太傅,清順治賜進士第翰林院編修,與知縣劉廣聰曾先後參與本縣誌編修並作序。所提供有關漢梅王分封史實,是無可異議的。但為立準立好,經筆者考證《史記·漢史》,梅絹年輕時雖隨高祖破秦及項有功,但未能封侯,因為高祖及惠文二帝都是反對封異姓諸侯的。呂后曾企圖封其呂氏兄弟,亦遭強烈攻擊和反對。因高祖生前曾與大臣們訂過盟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只有到景帝時平息“七國叛亂”後,為控制諸王,才開始分封異姓將帥為侯。公元前157年,漢文帝病死後,漢景帝接位。前154年,吳王劉濞聯絡楚王造反。漢景帝急忙委派太尉周亞夫,與36名將軍率漢軍主力去鎮壓吳楚的軍隊。梅絹就是這36名將軍中的一個,他帶兵追剿吳楚軍隊至閩粵邊。結果吳楚的軍隊被打得落花流水,吳王在閩地被殺,楚王走投無路也只好自殺。漢景帝認真吸取了以往的教訓,採取了許多限制削弱諸侯國的措施,一改過去不封異姓諸侯的做法,而論功行賞,把吳王原有的地域分為魯江都二國,其周邊地方亦重新調封,分封給了有功的將軍們。時梅絹將軍屯兵閩粵邊,自然他就“封為台侯”(《廣東新語》:“台者,梅嶺也,為入粵之門戶”),受封了梅州這塊寶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