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百器

梅百器

梅百器(Mario Paci,1878~1946年)義大利人。是傅雷之子傅聰的師父。生於佛羅倫斯。7歲開始在拿不勒斯音樂學校學習鋼琴,11歲即登台演出。14歲時去羅馬隨鋼琴家李斯特的關門弟子斯加姆巴蒂習鋼琴。1895年曾獲得“李斯特鋼琴比賽”大獎。次年,在音樂大師普契尼的推薦下,考入米蘭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及音樂理論。學成後被米蘭著名的三大歌劇院聘為副指揮,使其有機會向托斯卡尼等音樂大師學習技藝。1902年,梅百器開始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百器
  • 外文名:Mario Paci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地:佛羅倫斯
  • 出生日期:1878年
  • 職業:音樂家
  • 主要成就:獲得“李斯特鋼琴比賽”大獎
簡介,成就,

簡介

1878~1946年,義大利人。是傅雷之子傅聰的師傅。生於佛羅倫斯。7歲開始在拿不勒斯音樂學校學習鋼琴,11歲即登台演出。14歲時去羅馬隨鋼琴家李斯特的關門弟子斯加姆巴蒂習鋼琴。1895年曾獲得“李斯特鋼琴比賽”大獎。次年,在音樂大師普契尼的推薦下,考入米蘭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及音樂理論。學成後被米蘭著名的三大歌劇院聘為副指揮,使其有機會向托斯卡尼等音樂大師學習技藝。1902年,梅百器開始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1919年9月來華,被工部局聘為樂隊指揮直至1942年樂隊解散。在他的帶領下,工部局樂隊吸收了西方一批優秀人才,在上海首演了許多西方著名曲目,成為當時遠東第一流的管弦樂隊。
圖為傅聰圖為傅聰
1919年,曾在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上獲獎的意籍鋼琴家梅百器,在上海舉辦了兩場鋼琴獨奏音樂會,正好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上海公共樂隊力圖整頓,音樂會的巨大成功在上海各界掀起了要求重組上海工部局樂隊的熱潮。當上海工部局董事會選舉梅百器做為工部局樂隊新任指揮的時候,梅百器正在黃埔江灣從一條小舢板劃到一艘大氣輪準備回爪哇島的路上。在寫給妻子的信中,梅百器稱:“吉普賽式的生活已經夠了,我們要搬到上海了!”
20世紀上半葉的上海素有“東方巴黎”之稱,俄國十月革命後,大批俄羅斯音樂家流亡上海,二戰期間,大批猶太音樂家也避難於此。而當時的梅百器正值事業黃金階段,並且早有組織交響樂隊的宏願。這一切都注定在1919年9月1日,梅百器正式上任,作為上海公共樂隊的指揮之後,他將開創樂團歷史上長達23年的“百器時代”。並最終把樂隊提高到“遠東第一”的位置。
梅百器吸納了大量優秀的樂師加入工部局樂隊,他們大多出身俄國皇家音樂學院,義大利國立音樂院,德國皇家音樂院等,當時樂隊的素質不僅東方少有,即使跟歐美的大樂隊相比也不相上下。上海良好的音樂氛圍和高水平樂隊的存在,也吸引外國大量優秀音樂家把全球巡演的第一站定在上海。上海率全國之首,掀起中國歷史上首輪交響樂大潮。大量音樂大師的聚集為中國年輕的音樂家提供了親身從教的機會,優秀音樂家的來滬演出也為他們提供了觀摩的可能,這無疑成為中國音樂家迅速成長和提高技藝的良機。直至1938年,樂隊樂師的學生譚抒真黃貽鈞陳又新、徐威麟四位中國年輕人正式加入樂團,成為了上海交響樂團歷史上首批中國演奏員。

成就

在“百器時代”,工部局每年給樂隊28萬兩的高額撥款預算,但開銷浩大,也使樂隊發展遭到多重阻撓。1927年4月召開的上海公共租界納稅人年會上,一個叫哈葛的人首先發難,提出裁撤工部局管弦樂隊的議案,理由是音樂的效用有限,費用竟是倫敦樂隊費用的三倍,這次議案雖被否決,此後卻年年都會被提及。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租界,接管樂隊,改名為上海音樂協會交響樂隊。1942年5月31日晚,工部局管弦樂隊在蘭心大戲院舉辦了末場告別音樂會。會上,梅百器除照常指揮外,並以一個優秀鋼琴家的身份,演奏了自己拿手的琴曲: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之後憤然辭職,回家教學,直到1946年病逝於上海家中。而他的學生富華接下指揮棒,繼續樂團的百年風雨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