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志佛教建築

桑志佛教建築

印度,桑志佛教建築,文化遺產,198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印度中部比爾薩,佛教建築的年代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2世紀。最早的是孔雀王朝時期的阿育王法敕石柱,最著名的是桑志佛教大塔。大塔中心是覆缽丘,四周的石刻圍欄和大門有許多優美而豐富的佛教雕刻,描述佛教故事和佛陀傳記。桑志位於中印度比爾薩附近。這裡有許多古代佛教遺址,其中有大覆缽塔和寺院房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志佛教建築
  • 類別:世界遺產
  • 批准年號:1989年
  • 所屬國:印度
基本信息,建築結構,建築特點,第一塔,第二塔,第三塔,建築題材,建築藝術,

基本信息

桑志位於中印度比爾薩附近。這裡有許多古代佛教遺址,其中有大覆缽塔和寺院房屋。最早的建於阿育王時期,以後巽加朝和沙多婆訶那朝繼續興建,到了中古時期的笈多王朝及其以後,一直興建不衰。到了伊斯蘭教時期,這些建築才遭到了嚴重破壞。
桑志的覆缽塔主要有3個,其中第一塔最大,原塔用磚砌築,直徑只有現存塔的一半。塔南門旁有石柱,柱頭是4隻背合的獅子,建於阿育王時期,因而推論原塔也是建於阿育王時期。
遺產原屬:佛教建築的年代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2世紀,最早的是孔雀王朝時期。
桑志佛教大塔桑志佛教大塔

建築結構

巽加朝時期,在原塔外包砌石塊,將原塔加大。現存塔的台基直徑為36.6米,到覆缽頂總高為16.5米,覆缽頂有平頭和傘蓋。地面欄楯高為3.1米,欄楯四面有直角鉤形門道,欄楯表面有浮雕。覆缽台基四周建有低欄楯,欄楯表面的浮雕是簡單的動物與蓮花紋飾。上述兩周欄楯是巽加王朝時期增建的。欄楯採用榫卯的方法連線,這是木部件的連線方法,表明原來的欄楯是木製的。外欄楯的四個塔門,形體高大,石材表面都有浮雕。這四個塔門都是沙多婆訶那朝修建的。石材表面刻有施主姓名,總計有900多人。關於早期覆缽塔的形狀,在小乘律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18中有記載:"應可用磚兩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缽,隨意高下。上置平頭,高一二尺,方二三尺,準量大小。中豎輪竿,次著相輪,其相輪重數,或一、二、三、四,及其十三,次安寶瓶。
桑志佛教建築桑志佛教建築

建築特點

第一塔

第一塔塔門形狀和雕刻。在南門上起第一橫樑的背面有施主供養銘,文為"尸利·雅塔喀爾尼王之工部頭領阿難陀供養",這個國王是沙多婆訶那朝第三代王,約在公元1世紀初。其他三個塔門的先後順序是北門、東門和西門。四門中保存最好的是北門。門柱為兩根粗大的方立柱,柱的三面有浮雕。三根橫樑的正面和背面也都有浮雕,浮雕以故事場面為主。最上面的是第一橫樑,這個橫樑之上安有圓雕的法輪、鬥神和三寶標。上下三個橫樑之間起支撐作用的主要是兩端的間隔墩,方墩之間各有3個細小的方立柱,其間則是圓雕獸。兩個間隔墩的外側是圓雕的獅與象,墩的正面和背面也有浮雕。下橫樑兩端與兩立柱之間的三角區是樹與攀樹女神的圓雕。塔門上有這樣多的浮雕和圓雕,表明它具有莊嚴的供奉性質。每個塔門的高度是10米,它的高大,以及它的繁複圖像,表明是用來顯示王族權力的。
桑志大塔結構剖面示意圖桑志大塔結構剖面示意圖
從數量眾多的施主供養銘可以看出這些塔門是由許多人捐資修建的。它的形制和圖像繼承了巴爾胡特塔的優點。古代印度的造塔技術和浮雕工藝,經過孔雀王朝和巽加王朝的發展,到沙多婆訶那朝已達到最高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它曾吸收了希臘和西亞的技術和題材。

第二塔

第二塔在第一塔的西面,覆缽丘較第一塔小,台基直徑為14.3米。現存塔丘是巽加時期建造的。塔周圍有欄楯,欄楯四方有塔門,欄楯柱有簡素的紋飾浮雕。1851年坎寧安曾將覆缽丘掘開,丘內有一個石舍利函,內裝4個小舍利盒,舍利函上刻有阿育王時期10個高僧的姓名。
桑志佛教建築

第三塔

第三塔在第一塔北面附近,規模與第二塔相同。塔丘中心有一個放置舍利的地宮,其中存放著兩個石舍利罐,罐上刻有舍利弗和摩訶目犍連的名字。這個塔的裝飾簡略,塔丘的台基有欄楯,並在南側建有登臨的台階,這種形制與第一塔的相近,所以應是巽加朝建造的。這個塔的地面欄楯大都殘失,南門保存在原地,表面有浮雕,這個門建於沙多婆訶那朝,但比第一塔的四個門都要晚。

建築題材

塔門的浮雕題材有4類:第一類是紋飾,以蓮花紋為主。紋飾大多集中在門柱外側。第二類是守護神,它來源於民間信仰的夜叉,往往與祈禱莊稼豐收有關。守護神都刻在門柱內側面的下端,每側一個,都是高浮雕。另有一些與守護神相似的夜叉女圓雕像,但是保存下來的不多,現存的有東門第三橫樑一端下方的一件,被稱為樹下夜叉女像。夜叉女右肘勾挽著樹幹,左手握住樹枝,右腳踩在樹枝上,左腿彎到右腿後面,軀體怡然自得地斜倚著,動作靈巧,姿態優美。南門的一件樹下夜叉女已殘缺,軀體現保存在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第三類是佛陀象徵物。這個時期表現佛陀仍用象徵物,有單獨象徵物,也有組合象徵物。第四類是佛教故事。這類題材所占比例最大,大部分在橫樑的正面和背面。圖幅大都是橫長條幅、左右相當寬廣,這相當於中國古代的長卷畫,也類似於現代的寬銀幕。故事題材最多的是佛傳,包括從誕生前後到涅盤的多地點、多場景畫面。在佛傳故事中遇到應出現佛陀時,仍然恪守不出現佛像的原則,只以菩提樹、佛座、法輪、經行石、佛足跡等暗示佛陀的存在。這是由於當時人認為,佛陀是從輪迴世界中解脫出來,並獲得了正覺的,佛陀的存在是超感覺的、超人世的特殊存在,因而用真實形象的佛陀並不能表達這種特殊存在,於是只能採取象徵表達方法。這個現象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佛陀的敬畏心理,這是一種反常的高度讚嘆,佛傳故事的神話成分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並形成的。

建築藝術

印度早期覆缽形大塔的雕刻主要集中在四個石質塔門和環繞覆缽丘的欄盾表面。以桑志第一塔的塔門為例,它的高度在10米左右,是由兩根粗大的方形立柱和上面的三根橫樑所構成的,在門柱和橫樑的前後表面都布滿了浮雕,表現出了當時印度雕刻的高超技藝。塔門上的浮雕題材可以歸納為四類:1、裝飾紋樣,主要是佛教中所常用的表示潔淨的蓮花紋。2、守護神,都刻在門柱內側面的下端,它們的形象是來源於印度民間所信仰的夜叉神,同時又往往和祈禱莊稼豐收聯繫在一起。它們有的袒裸著上身,表現出一種貴人相;有的則是左手叉腰站立,而右手卻向上握住樹上的花或者果實,神態生動、逼真。還有一種與守護神作用相似的天女雕像,在第一塔的東門第三橫樑一端的下方就雕刻了一尊,被藝術界稱為“樹下夜叉女像”。這位天女的右肘挽著樹幹,左手向上握著樹冠,將左腿彎曲到右腿的後面,呈現著一種嫻雅的姿態,是印度早期佛塔雕刻中的傑作。3、佛傳故事,大部分雕刻在門柱橫樑的正面與背面,主要表現的是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涅?的故事情節。
關於欄盾柱的雕刻,巴爾胡特大塔是最為著名的。欄盾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欄盾柱的下端是直接埋在地下的,在一個個欄盾柱之間是橫放著的貫石,它的橫斷面是梭形的,而柱的頂端再架著笠石,這樣就構成了一個環繞覆缽丘的欄盾。在欄盾各部分的外露面上幾乎都布滿了浮雕,一般在緊靠塔門的欄盾角柱面上以高浮雕的形式雕刻出夜叉、天王和其他人物等;在立柱和貫石的表面刻出動物和植物的紋飾,也有佛傳和本生故事等;在笠石的表面則刻有蓮花和蔓草圖案。所謂本生故事,就是指釋迦牟尼的前生故事,佛教認為:人世間的一切生靈都是處於往復循環的輪迴之中的,輪迴的道路有六種,即天、人、阿修羅(魔鬼)、地獄、餓鬼、畜生。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不例外,當他涅盤以後,才真正達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永遠擺脫了人世間的輪迴苦難。所以,涅?也是佛家弟子們所追求的最高目標。所不同的是,佛祖在前生不論曾經是國王、太子、平民百姓,或者是、鹿、馬、象等動物,他在人世間的行為無不是大智大勇、慈悲施捨、以救度眾生為己任的,他的事跡就是佛教信徒們修行和行為準則的光輝典範。這裡的本生故事就是表現這樣的想思主題的。
桑志佛教大塔桑志佛教大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