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寨鋪鎮

桐寨鋪鎮

桐寨鋪鎮地處唐西宛東結合部,東距唐河縣城17公里,西距南陽市33公里,距南陽飛機場13公里,距兩廣高速28公里,桐蒼公路、312國道、寧西鐵路、信南高速公路縱橫貫穿全境,寧西鐵路、信南高速公路分別在鎮內設定客貨站、進出口。鎮域面積160.5平方公里,轄39個行政村,174個自然村,385個村民小組,1.95萬戶,8.5萬人,15.08萬畝耕地。是唐河縣政府重點發展的四個中心城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桐寨鋪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西南部
  • 下轄地區:高營村,周莊村,(劉王莊)雷莊村,等
  • 電話區號:0377
  • 郵政區碼:473404
  • 地理位置:位於宛東唐西結合部
  • 面積:160平方公里
  • 人口:8.5萬人
  • 火車站:唐河站、南陽站
  • 車牌代碼:豫R
  • 耕地面積:15.08萬畝
概況,沿革,地理,行政區劃,經濟發展,歷史文化,農業發展,文化事業,

概況

桐寨鋪鎮位於唐河縣西部,距縣城17千米。東與城郊鄉相連,南陽張店鎮接界,北與桐河鄉相鄰,西與宛城區的漢冢鄉、金華鄉接壤。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5萬人。轄桐寨鋪、雷莊、栗園、陳園、唐崗、東張營、高營、高莊、司莊、史莊、代河、劉堂、肖堰、大許沖、王莊、李崗頂、李營、趙中鋪、范莊、王茨園、劉斌橋、邱觀、十八里黨、曹莊、張莊、碾盤橋、惠老營、東崔莊、趙冢、大毛莊、周莊、宋營、劉圪瘩、李松莊、闞營、新莊、李營寨37個行政村,169個自然村,377個村民小組。312國道、桐蒼公路和寧西鐵路過境。
[代碼]411328108:~200桐寨鋪村 ~201雷莊村 ~202栗園村 ~203陳園村 ~204唐崗村 ~205東張營村 ~206高營村 ~208高莊村 ~209司莊村 ~210史莊村 ~211代河村 ~212劉堂村 ~213肖堰村 ~214大許沖村 ~215王莊村 ~216李崗頂村 ~217李營村 ~218趙中鋪村 ~219范莊村 ~220王茨園村 ~221劉斌橋村 ~222邱觀村 ~223十八里黨村 ~224曹莊村 ~225張莊村 ~226碾盤橋村 ~227惠老營村 ~228東崔莊村 ~229趙冢村 ~230大毛莊村 ~231周莊村 ~232宋營村 ~233劉圪瘩村 ~234李松莊村 ~235闞營村 ~236新莊村 ~237李營寨村

沿革

1955年建桐寨鋪區,1958年改公社,1961年復建區,1969年復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建鎮。1997年,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7.8萬,轄桐寨鋪、栗園、雷莊、陳園、唐崗、西高營、代莊、東張營、七門、司莊、史莊、代河、劉堂、許沖、肖堰、太山、東崗頂、大李營、趙中鋪、王茨園、范莊、劉斌橋、周莊、惠老營、邱觀、十八里黨、曹莊、張莊、大毛莊、東崔莊、趙冢、碾盤橋、劉圪壋、宋營、李松莊35個行政村。

地理

桐寨鋪鎮位於宛唐結合部,西距南陽市36公里,東距唐河縣城17公里,鎮域面積160.5平方公里,轄39個行政村,175個自然村,385個村民小組,8.5萬人,耕地面積15.08萬畝。寧西鐵路、滬陝高速、312國道貫穿全境,交通極為便利。是河南省糧食生產基地,生產優質小麥、優質棉花,以紅薯、西瓜、小辣椒、大白桃、薄殼核桃、菸葉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優勢明顯。近年來,桐寨鋪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圍繞打造工業大鎮、農業強鎮、黃牛名鎮,構建和諧社會這一工作中心,開拓創新,務實重乾,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全鎮招商引資額突破12億元,中盛汽配、皓月棉業、中泰門業等入駐縣產業聚集區大個項目良性發展,太子童車廠、皓月棉業、承棉棉業、志惠棉業、綠豐肥業、周倜麵粉廠等鎮工業區項目引資額近4億元。與河南統包包裝有限公司簽訂高檔紙箱包裝生產線投資協定,計畫投資1.5億元。大農業發展效果顯著,利用李松莊、宋營等村委地處鴨灌區系腹地,水利資源豐富的優勢,建成南陽市30萬畝高標準永久性糧田示範區8.23萬畝,在肖堪、李營寨等村委高標準規劃建設無公害高效反季節瓜菜大棚4000餘座,2000餘畝;在地處低丘陵地帶的李營、李崗頂村委,種植大白桃1萬畝、薄殼核桃6000餘畝;菸葉種植面積達2000餘畝,可實現年產值500萬元,稅收80-100萬元。畜牧業蓬勃發展,黃牛存欄量常年保持在6000餘頭,年出欄生豬8萬餘頭。投資200餘萬元對鎮區五縱六橫11條主幹道進行升級改造,引資3000餘萬元開發建設了占地70畝的綜合市場、宅店合一商品樓房30座5780平方米、占地60畝的商業一條街,集鎮品位進一步提升。桐興社區等新型社區建設穩步推進。2012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完成13.1億元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9億元,財政收入達12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04元,先後被命名為南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南陽市農業標準化示範鎮、南陽市小城鎮建設50強鄉鎮。

行政區劃

桐寨鋪村、西高營(高營村)、周莊村(劉王莊) 雷莊村、栗園村、陳園村、唐崗村、東張營村、高莊村、司莊村、史莊村、代河村、劉堂村、肖堰村、大許沖村、王莊村、李崗頂村、李營村、趙中鋪村、朱莊村、范莊村、王茨園村、劉斌橋村、邱觀村、十八里黨村、曹莊村、張莊村、碾盤橋村、惠老營村、東崔莊村、趙冢村、大毛莊村、宋營村、劉圪瘩村、李松莊村、闞營村、新莊村、戴莊村、李營寨村37個行政村,169個自然村,377個村民小組。

經濟發展

桐寨鋪鎮街西頭的黃牛育肥廠,成立了幾十年,裡面養了多個品種的黃牛以及奶牛,幾十年來為南陽市的黃牛產業以及牛奶產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桐寨鋪鎮代莊村養殖專家李先生的帶領下,全鎮奶牛產業增速迅速,為全鎮以及全市提供了優質的奶源,也為城鎮的GDP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06年,桐寨鋪鎮全年社會生產總產值完成7.43億元,增長16%;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9億元,增長35%;財政收入完成546萬元,增長22.8%;農民人均純收入3827元,增長30%。2006年全鎮招商引資企業17家,其中建成10家,在建7家,項目資金契約總額35600萬元,其中引資34800萬元,已到位資金23350萬元,引資到位18900萬元。
2006年全鎮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到557家,個體戶發展到1387戶。全年完成總產值130683萬元,較同74682萬元增長75%;增加值40141萬元,較同23985萬元增長67%;營業收入121913萬元,較同72861萬元增長67.2%;實交稅金1015萬元,較同655萬元增長55%;實現利潤10627萬元,較同4474萬元增長137%。
2012年為促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健康有序進行,唐河縣桐寨鋪鎮黨委、政府綜合考慮全鎮整體布局、人口密度、耕作半徑等諸多因素,將全鎮規劃為桐興、桐盛、桐康、桐順、桐和、桐祥、桐福7個新型農村社區。2012年桐興社區被定為試點進行重點建設。該社區總規劃面積1280畝,整合桐寨鋪、雷莊、栗園、唐崗、陳園、許沖、周莊7個村委,28個自然村,54個村民小組。社區全部建成後,可容納3000多戶15000餘人居住,節約土地1200餘畝,並為農村居民提供城市居民的生活品位,創造和諧宜居生活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現升級改造社區文化廣場一處,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硬化面積近8000平方米,硬化主幹道2條,全長1500米;安裝太陽能LED節能燈7盞;計畫40餘棟的歐式別墅型樣板房,其中20餘棟52間正在建設中,現一層已澆築完畢,二、三層大部封頂;鋪設大理石、五彩磚、生態磚7000平方米,建標準化球場一處,綠化面積近22000平方米,栽植香樟樹、黃楊、桂花等近20000棵;投資15萬建新型社區石牌坊一座,投資30餘萬元發別建涼亭一座,矗立人物雕塑一座,試點示範效應明顯。

歷史文化

桐寨鋪原名許友鎮,又稱桐寨店,始建於。地處漢口至洛陽的交通要道,又處於東南官道位置,曾為兵家所爭之地。歷年兵連禍結,元末毀之殆盡。元至正年間,山西移民來此,定居於舊址西2里許的母豬河東岸。當時桐樹成林,形成自然寨柵,過往客商到此食宿,逐漸形成店鋪,稱“桐寨鋪”,明嘉靖年間興集,農曆逢單日集。明清時期,曾設遞鋪(驛站)。
明清時期分屬唐縣桃園保和桐河保,1913年屬沘源縣,1921年設區,1923年屬唐河縣,1945年改區為鄉。1948年屬唐西縣,1949年3月唐南、唐北、唐西三縣合併為唐河縣。1956年設桐寨鋪中心鄉,1958年成立桐寨鋪人民公社,1962年設區,下轄白秋、張店、劉斌橋、桐河、東張營等小公社。1968年撤區,劉斌橋人民公社併入,復建桐寨鋪人民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10月撤鄉設鎮。
1997年,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7.8萬,轄桐寨鋪、栗園、雷莊、陳園、唐崗、西高營(高營村)、代莊、東張營、七門、司莊、史莊、代河、劉堂、許沖、肖堰、太山、東崗頂、大李營、趙中鋪、王茨園、范莊、劉斌橋、周莊、惠老營、邱觀、十八里黨、曹莊、張莊、大毛莊、東崔莊、趙冢、碾盤橋、劉圪壋、宋營、李松莊35個行政村。

農業發展

桐寨鋪北部是平原地帶,鴨河口灌區二分乾環繞鎮域北部,屬自流灌溉區。2012年,唐河縣“小麥-玉米輪作新品種引試及配套高產栽培集成技術研究與示範”在桐寨鋪鎮的張莊村委,張店鎮的張莊村委實施。在桐寨鋪張莊村委建立一個畝產超噸糧的百畝示範方,通過高產示範點創建和輻射帶動,大力推廣小麥、玉米優良新品種和小麥-玉米輪作一年兩熟高產高效種植模式,通過示範,輻射帶動千畝方、萬畝方實現噸糧田。目標產量:小麥500公斤、玉米650公斤。
2013年5月8日,市委書記穆為民在唐河縣、宛城區調研小麥生產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時位於唐河縣桐寨鋪鎮小毛莊的糧食高產示範區內麥浪起伏,一派喜人景象。穆為民走進麥地,俯下身子,雙手撥拉著麥穗,認真察看灌漿情況。當得知天氣適宜、小麥豐收在望時,穆為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指出,要切實搞好麥田後期管理工作,積極開展“一噴三防”,為夏糧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文化事業

2004年11月6日——7日,中國南陽首屆黃牛節在唐河縣桐寨鋪鎮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