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桃源(江蘇省泗陽縣的舊稱之一))

桃源縣(江蘇省泗陽縣的舊稱之一)

桃源(江蘇省泗陽縣的舊稱之一)一般指本詞條

桃源縣為江蘇省泗陽縣的舊稱之一。有“夭桃千頃、翠柳萬行”之美景;至明清相沿七百餘年。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始設桃園縣,轄今泗陽縣地。屬淮安路。明代,桃園縣改稱桃源縣。屬淮安府。清代相沿不變。黃河北岸屬淮海道,黃河南岸屬淮揚道。

民國初年,地名規範統一時,因與湖南桃源縣重名而改稱泗陽。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說得就是現在的泗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源縣
  • 屬於:江蘇省泗陽縣的舊稱之一
  • 始設時間: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
  • 轄今: 泗陽縣地
歷史,特產,

歷史

泗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33年的建縣史。境內已發現龍山文化青蓮崗文化和漢代遺址多處。泗陽為古泗水王國都城所在地。因境內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國王珍貴文物,而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其中,出土的“弩機”為南京博物院鎮院之寶之一,有“天下第一弩”之稱。
元朝(1277年)改稱桃源縣有“夭桃千頃、翠柳萬行”之美景,至明清相沿七百餘年。
明屬南直隸,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明南直隸為江南省,屬淮安府
康熙六年(1667年)改屬江蘇省,為淮安府桃源縣
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國民黨元老宋教仁故鄉湖南省桃源縣名相重,復改稱泗陽縣,屬江蘇省淮揚道;國民政府成立,廢道,直轄於江蘇省政府。縣境東界淮陰,南臨洪澤湖,西臨宿遷及安徽省之泗縣,北接沭陽

特產

據泗陽縣誌載:泗陽,公元116年置縣,後因戰亂頻繁,建制常更,名稱多變。三國時期稱魏陽。晉置宿豫,唐改宿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因縣內有桃源鎮和“夭桃千頃”、“翠柳萬行”等景點,故改名為桃園縣,隸屬淮安路,次年,淮安路改立總管府,不久將桃園改為桃源。明清相沿,至民國三年(1914年),內務部釐正全國重複縣名,因與湖南桃源縣相重,復改桃源縣為泗陽縣。
泗陽最有名的特產——雲渡桃雕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泗陽古稱桃源縣,縣內有桃園鎮、桃源灘、古蹟有桃源祠、狀元墩。狀元墩上下都是桃樹,花開時節,遍地火紅。有詩讚曰“年來淮上狀元墩,墩外桃花不計村。莫道避秦還有地,願從花里叩柴門。” 泗陽農民曆來喜歡栽植桃樹,花可觀賞,果實可吃,桃核可雕刻成藝術品賣錢,當地舊俗,桃樹可以“避邪”,有“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嚎”之說。臨河雲渡古代靠近桃園鎮,這裡桃樹甚多,桃雕技藝也更高。農閒時,利用桃核雕刻成桃籃、桃鎖、桃猴等工藝品,外出賣錢以補家用。雲渡桃雕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卻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被外貿部發現,請來專家與當地老藝人一起研究出十二生肖、十八羅漢、猴子背魚、熊貓啃竹等多種藝術造型,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
桃源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