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王安石詩作)

桃源行(王安石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桃源行》是宋朝王安石所寫的一首古詩。全詩一反歷來桃源詩以景象描寫為主的傳統,而主要由議論出之;作者洗削桃源傳說的神仙色彩,而著眼於歷史的興亡,展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間世界。詩中既表達了對亂世的不滿,又道出了對“雖有父子無君臣”的淳樸平等社會的嚮往,反映出作者致君堯舜的理想,充分體現政治家的詩作特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桃源行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王安石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桃源行
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
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
此來種桃經幾春,採花食實枝為薪
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
聞道長安吹戰塵,春風回首一沾巾。
重華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幾秦。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行(xíng):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歌行”。
⑵望夷宮:秦國宮名.秦相趙高在此殺秦二世胡亥。鹿為馬:史載趙高欲作亂.恐群臣不聽,乃指鹿為馬,凡言鹿者皆被殺。後以“指鹿為馬”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這裡用來概指秦國政治的黑暗。
⑶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匈奴南侵,乃修築長城。由於工程浩大.環境艱苦,死了不少人。這裡用來指代秦國繁重的勞役。
⑷避時:逃避亂世。
⑸商山翁:指秦末漢初隱居於商山(在今陝西商縣東南)的東園公、用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四老人.史稱“商山四皓”。這句本自陶淵明《桃花源詩》:“贏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⑹桃源:代指桃花源。
⑺經幾春:度過了多少冬春。
⑻薪:柴火。
⑼漁郎”二句:本自《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桃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諸語。漾舟,泛舟。
⑽“世上”二句:本自《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世上.指漁人。山中.指桃源中人。
⑾長安:西漢的首都,這裡泛指中原故國。吹戰塵:指發生戰亂。西晉先是有“八王之亂”。隨後是外族人侵.終至滅亡。《桃花源記》所寫是東晉時事,故此概指西漢末年以及西晉頻仍的戰亂。
⑿重華:即舜,名重華,為傳說中上古時代的賢君。寧:豈。

白話譯文

望夷宮裡在指鹿為馬,秦人多半死在長城腳下。逃避亂世的不僅是商山四皓,也有桃花源里的種桃人家。到此地種桃度過了多少冬春,采桃花吃桃實桃枝可作柴薪。子孫在這裡生活與世隔絕,雖有父子卻不分君臣。漁郎盪著船不知遠近,在桃花深處相見吃驚地彼此相問。世上人怎記起古代有秦,山中人怎料到如今是晉。聽說長安又吹起戰塵,春風中回首往事淚下沾巾。虞舜一去怎能再得,天下紛紛又歷遭多次似秦末之戰禍。

創作背景

晉陶潛作《桃花源詩》及《桃花源記》描繪出一個遠避亂世、與世隔絕、無君無臣、康樂寧靜的理想社會。現實的痛苦令人在這美好的想像中陶醉’,故文人多以此為題,寄託情趣,如唐王維也作過同詩題的佳作。王安石此作是在陶潛所作基礎上又有所發揮,他作為一個政治家。不再把目光主要集中在那理想的境界,而更著眼於現實的殘酷,久亂難治。王安石的《桃源行》就是利用這個傳統題材加以發揮,憑著自己的想像,作了一番再創造。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頭四句作者全翻新陶詩開篇,點明了陶花源的來歷。陶詩“贏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列舉兩件事:一是指鹿為馬胡亥,二是修築長城害民傷財。說明秦政昏暗朝綱亂,民心盡失,並獨創“種桃者”,有桃源避世追求和平之意。
“此來”四句寫桃源與世隔絕,自由平等的社會生活。詩中“種桃經幾春”、“採花食果枝為薪”說明桃源中人不論滄桑之變,遠離塵囂,超凡脫俗,過著淳樸自然的生活,情趣無窮。使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獨創“雖有父子無君臣”之句,雖源於陶詩“秋熟靡王稅”,但言出了桃源世界天高皇帝遠,雖有血緣親情,但沒有封建等級制度,人人自由平等。
“漁郎”四句概括《桃花源記》故事的主要內容以及漁人與桃源人的交流和嘆。漁人蕩舟迷航人桃源,彼此相為驚嘆。“驚相問”“山中豈料今為晉”則出於《桃花源記》中“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不知秦漢,無論魏晉”諸語的縮寫。“世上那知古有秦”是說世人不入桃源,故難知道暴秦無道的具體情況。此句並說明桃源中人自秦就隱居於此,在此居住了漢、魏、晉多個朝代不受王化,不管人世滄桑之變。
最後四句作者借桃源人之口對天下戰亂不息、朝代替換的感慨。經過秦末大亂的桃源人,聽得如醉如痴,因而回首往事有同感於戰亂之苦,悲淚泣下而沾巾,感嘆像堯舜一樣賢明的君主已不復出現了,桃源人只經過一次秦末之亂已不堪其苦,哪知天下改朝換代,歷遭多次似秦末之戰禍,滄桑之變故的殘酷現實。真是可嘆可悲!此四句充分反映了作者對亂世的厭惡與對和平自由平等生活的嚮往。
本篇故事新詠詩,與晉唐朝詩風格調有異,一是重整體脈絡而不作具體描繪,二是敘述以議論出,語意出新取勝,雖詩晚出,然極富新意,體現了宋詩的特色。北宋王安石作《桃源行》,則自創新格,以議論為特點,濃縮陶淵明詩意,精煉詞句,獨造名句,運思謀篇上勝過了前人。

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士禛《池北偶談》說:“唐宋以來,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詰(維)、韓退之(愈)、王介甫(安石)三篇。觀退之、介甫二詩,筆力意思甚可喜。及讀摩詰詩,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強,不免面紅耳熱,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清代文學家方東樹昭昧詹言》說:“介甫純以議論驚空,絕不實寫。”
清代文學家金德瑛冷廬雜識》說:“王荊公則單刀直入,不復層次敘述,此承前人之後,故以變化爭勝。”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桃源行(王安石詩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