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鼎

桃李鼎

桃李鼎是江西師範大學70年校慶收到的最為珍貴的禮品之一,由優秀校友、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先生為母校捐鑄,於2010年10月20日在江西師大瑤湖校區正大廣場舉行“桃李鼎”揭幕儀式。“桃李鼎”參照1989年江西新乾商墓出土的獸面紋虎耳銅方鼎(該鼎現為江西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放大十倍仿製。整座銅鼎重約4.1噸,鼎禁(底座)高1.08米,鼎身高3.9米。鼎北面銘“桃李鼎”三個隸體大字,南面鑄《桃李銘》全篇。它位於瑤湖校區正大廣場中央,以端莊厚重的造型、精美的紋飾、深重凸出的刻鏤,呈現獰厲的美感和神秘的威嚴,與懸於校區制高點的校慶鐘、貫通學校中脈的靜湖橋、高聳入雲的校址紀念碑、磅礴大氣的正大坊構成一幅傳統與現代一體、古樸與青春交融、厚重與激揚並發的美麗圖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李鼎
  • 鼎重:約4.1噸
  • 鼎禁(底座):高1.08米
  • 鼎身高:3.9米
桃李鼎捐贈者,桃李鼎銘文,桃李鼎原型,

桃李鼎捐贈者

沈鵬先生是1948年就讀於江西師範大學前身中正大學中文系。曾於1992年至2005年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三屆代主席、第四屆主席,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他在專訪母校之後,為祝賀母校70華誕,出資50萬元,專為母校鑄造一座銅鼎,並命名為“桃李鼎” ,寓意母校辛勤耕耘,桃李遍天下。銅鼎隸書“桃李鼎”三字為沈鵬先生親筆所寫,圓渾大氣、疏闊力沉。此外,沈鵬先生為江西師範大學題簽"江西師範大學"校名。

桃李鼎銘文

為給銅鼎增色,彰顯師魂、師德、師風,校黨委書記、校長傅修延親筆撰寫《桃李銘》一篇,並鐫刻於鼎身南面——
贛山蒼蒼,鄱水泱泱,大學巍巍,屹立西江。
耕耘七旬,術德同張,人文淵藪,與時偕行。
持中秉正,開來繼往,鑄魂授業,師道大光。
灼灼桃李,鬱郁芬芳,杏嶺瑤湖,弦歌傳唱。
門牆十萬,北國南疆,騰淵出谷,鱗爪飛揚。
或處江湖,或居廟堂,其名或隱,其名或彰。
奉獻俱同,無論城鄉,人之俊彥,國之棟樑。
紅燭搖曳,輝映八方,與有榮焉,興我宗邦。
沈公校友,獻鼎永昌,哺基報本,師生同仰。
君子德風,山高水長,萬年寶用,校運無疆。

桃李鼎原型

獸面紋虎耳銅方鼎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通高29厘米,口縱18厘米,口橫19.8厘米
江西省博物館藏
此鼎環立耳,耳上伏虎。口長方形,壁直微收,平底。下接中空四柱足,與腹腔相通,足下端微鼓。四面腹壁均以連珠紋作邊飾,中飾三組獸面紋,分上、中、下三層。上層以凸扉棱為鼻;中層為環柱角上卷尾展體式獸面紋,細棱鼻;下層為低鼻。足飾高凸勾戟作鼻的外卷角省體式獸面紋。足下部收束,形成二道凸弦紋。這件方鼎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腹中部所飾一組展體式獸面紋,與前述乳釘紋方鼎及立耳方鼎相比,紋飾更加繁縟細密,具有殷墟中晚期的風貌。此鼎另一顯著特徵是耳上臥虎,虎的形象在新乾大洋洲青銅器上屢見不鮮,它們大多以立體的形式出現於青銅器的耳部。另有一件伏鳥雙尾銅臥虎,形神兼具,精美無雙,成為新乾大洋洲商代大墓的象徵性器物。許多學者認為虎應是商代中晚期贛江流域的地方性圖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