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派名老中醫·傳記卷·周培郁:醫者仁心

桂派名老中醫·傳記卷·周培郁:醫者仁心

《桂派名老中醫·傳記卷·周培郁:醫者仁心》是全國名老中醫、廣西中醫學院瑞康醫院主任醫師、,“西中醫學院碩士生導師周培郁教授的個人傳記。《桂派名老中醫·傳記卷·周培郁:醫者仁心》忠實地記錄了周老七十年求學、臨床、教學、科研和生活的歷程,將其人生經歷與學術思想有機結合,全面反映了周培郁教授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和鍥而不捨的實踐精神,充分呈現其求真務實,不務虛名,活到老、學到老、治病救人到老,承前啟後,甘當人梯,德藝雙馨的一生,願後來者能夠從書中獲得有益的借鑑和啟迪。

基本介紹

  • 書名:桂派名老中醫•傳記卷•周培郁:醫者仁心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頁數:259頁
  • 開本:32
  • 定價:26.00
  • 作者:岑耀南
  • 出版日期:2011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202770
  •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桂派名老中醫·傳記卷·周培郁:醫者仁心》是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岑耀南,筆名岑亞南,漢族,1972年生於廣西藤縣,從事新聞工作十餘年,報導領域涉及社會、法制、時政等各個方面,發表各類新聞報導數百篇,多件編輯作品獲廣西新聞獎。幾年來開始涉及散文、隨筆等文學創作,現任《南寧日報》新聞部編輯,從事時政新聞編輯工作。

圖書目錄

引子
一 周家有後郁蔥蔥
二 自幼聰穎雲路通
三 幾度徘徊橘井邊
四 培得正氣杏林紅
五 以德報怨胸懷闊
六 劫波渡盡顯崢嶸
七 心繫大塘情深厚
八 欲上層樓西學中
九 宅心仁厚醫者德
十 周折多年始返邕
十一 踏上講壇育桃李
十二 津門求學療兒童
十三 他山之石可借鑑
十四 雞肋食之味亦濃
十五 數年育出“三姐妹
十六 復肝方劑見奇功
十七 雙劍合璧靈光閃
十八 善解人意心結通
十九 無招亦可勝有招
二十 青囊傳與李益忠
廿一 不傳之秘在於量
廿二 事故鑑定守正中
廿三 黃家大院出閨秀
廿四 同窗共讀兩無猜
廿五 歷經磨難真情在
廿六 結成連理卻分開
廿七 含辛茹苦持家計
廿八 鴻雁傳書翩翩來
廿九 桑榆晚景無限好
三十 白頭攜手遊天涯
後記

後記

在接到這本傳記的寫作任務時,我曾經猶豫過是否要接受。因為在兩個月內要完成十萬字的採訪和寫作任務,對我來說是十分艱巨的。
我最終接受這個任務的原因是,我對這個寫作題材感興趣。因為我的父親與哥哥都是鄉村醫生,我的妻子是護士,我的少年時期就是在一股濃濃的中藥味當中度過的。那時,面對著那個由許多格子組成的大藥櫃,我一遍遍地默讀著格子上的中藥名,偷偷地練習父親抓藥時伸手即中的絕招。可惜的是,我最終違背了父親的意願,沒有跟他走上從醫的道路,我不知道這對於父親來說,是一種怎樣的遺憾。這次有機會為一個醫學大家寫傳記,對我和父親來說,也許是上天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給予的補償吧。
衛生部部長陳竺曾經說過,西醫是清晰的局部,中醫是模糊的整體。二者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但如果兩者相結合,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呢?這個問題勾起了我的興趣和好奇心,最終,我選擇了從事中西醫結合研究與實踐的周培郁教授作為寫作的對象。
周培郁教授從事中西醫結合研究與實踐四十多年,一直堅持“中醫為體,西醫為用”的原則,致力於將西方現代醫學引入祖國傳統醫學的研究與實踐,走向最終實現中醫現代化、國際化的目標。在幾十年的實踐歷程中,中西醫結合曾經有過波折,一些西醫仍然偏執地認為中醫缺乏科學性,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中醫受到重視後,中醫界某些人認為中西醫結合是在挖中醫的牆腳,甚至對中西醫結合的實踐者採用西醫診斷治療手段嗤之以鼻。中西醫結合曾一度處於兩面夾擊的境地。但是周培郁一直在堅持,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用實踐來證明中西醫結合存在的必要性。他認為,中西醫結合的使命終會有結束的一天。在他看來,那一天就是現代中醫得到大發展的時候。他這一代從事中西醫結合研究與實踐的人,其實是在為發展現代中醫鋪路。
周培郁的夫人黃時學教授是廣西師範學院外語系教師,因受其父親影響而具有良好的文學修養,周培郁平時在撰寫學術文章時,都要黃時學來加以潤色,改正一些用得不當的詞句,完善一些表述得不夠到位的地方。就連一些親友去世後的碑文,都由黃時學來捉刀。在對她的了解增多了之後,我認為,黃時學才是這本傳記的最佳作者,不僅因為她有深厚的文學功底,更因為她才是最了解周培郁的人。
在寫作之前,我曾經考慮過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方式來敘述。後來,在十多次採訪和接觸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周教授平實的為人風格。平凡,是周教授謙遜的自我評價;平淡,是他追求的生活境界;樸實,是他為人處事的特質;篤實,是他學術修養的寫照。在逐步加深了解之後,我決定以最平實的方式照實來寫,不誇張,不拔高,不虛構,不矯飾。我覺得只有這樣,才符合他謙遜樸實的品格,才能真實反映他的學術修養。也由於我長期從事新聞工作,平時少有文學創作,因此,這本書的紀實色彩更濃,而文學色彩不足,與其說是傳記,還不如說是長篇人物通訊。 這次寫作讓我獲益匪淺。聆聽周教授的述說,讓我對祖國傳統醫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讓我對中醫的發展前景不再感到迷茫。
感謝周培郁教授,是他的學術成就,讓我有了寫作的對象。感謝我的妻子,她在我寫作期間承擔了所有家務,並在材料整理和文字錄入方面出力頗多,還幫我校正了一些用得不當的醫學術語。感謝黃興強,他在我寫作期間提了不少好建議。感謝蔣小玲,她在百忙之中幫我校對書稿。感謝陳大明,如果不是他,我就沒有這次寫作的機會。
謝謝大家。
岑耀南(《南寧日報》編輯)
2010年10月20日

序言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我國各族人民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作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在維護人民健康中發揮著獨特作用。中醫藥天地一體、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礎,整體觀、系統論、辨證論治的指導原則,以人為本、大醫精誠的核心價值,不僅貫穿於中醫藥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知理論和防病治病、養生康復的臨床實踐,而且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具有超前性和先進性。隨著健康觀念變化和醫學模式轉變,中醫藥趲來越顯示出其寶貴价值、獨特優勢和旺盛的生命力。
廣西地處嶺南,中醫藥、民族醫藥資源豐富。歷史上,無數醫家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為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廣西廣大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工作者認真繼承,加快創新,湧現出了一批治學嚴謹、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全國名老中醫。為了展示他們的風采,激勵後學,廣西衛生廳組織編寫了《桂派名老中醫》叢書,對“國醫大師”班秀文等28位全國名老中醫作了全面介紹。傳記卷記錄了名醫的成長曆程、診療實踐和醫德醫風。學術卷展示了他們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這套叢書的出版,不僅有利於讀者學習“桂派名老中醫”獨到的醫技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醫風,也將為促進廣西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的傳承創新起到重要作用。
隨著黨和國家更加重視中醫藥,廣大人民民眾更加信賴中醫藥,國際社會更加關注中醫藥,中醫藥事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戰略機遇期。衷心希望廣大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工作者抓住機遇,以名老中醫為榜樣,堅持讀經典,跟名師,多臨床,有悟性,弘揚大醫精誠的醫德醫風,不斷成長進步,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副部長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王國強
2011年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