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卡

根卡

根卡,是藏族弓拉弦鳴樂器。歷史悠久,來源於古代波斯,最早只用於古典歌舞“囊瑪”的伴奏,未在民間流行。20世紀50年代改革製成高、中、低音系列根卡。音色富有濃厚的高原風味,已用於獨奏、重奏、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深受藏族人民喜愛,流行於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根卡
  • 流行地域: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等地 
  • 流行時代:20世紀50年代
  • 屬性:藏族弓拉弦鳴樂器
  • 演奏形式:獨奏、重奏、合奏
  • 種類:高音、中音和低音
歷史,結構,種類,

歷史

古籍記載
勤勞的藏族人,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據古籍記載,早在1300多年前,藏族音樂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就發展到較高的水平,並有了較完美的歌舞藝術。唐代稱藏族為“吐蕃人”,當時漢藏兩族關係密切,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的養宗室女文成公主來到拉薩,與藏族領袖松贊乾布結婚時,李世民皇帝還特地派了一個龐大的樂隊隨她進藏。這個樂隊遺留下來的樂器,有些至今仍被保存在拉薩的大昭寺里,由於西藏氣候乾燥,樂器並無多大損壞。這些樂器色澤鮮艷、製作精美,共有五十多件,據說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裡面也雜有藏族的古代樂器,其中就有根卡。50年代初,每年藏曆二月三十日的亮寶節活動時,珍藏於大昭寺的根卡等樂器,已成為巡遊展示的寶物之一。
歷史較為悠久,根卡除作為寶物珍藏於大昭寺外,在拉薩布達拉宮達賴歌舞隊的樂隊中,也僅使用一支根卡,在過去的歷史中,它並未在藏族民間流行。古老的根卡,形制較為獨特别致,它和我國新疆維吾爾族流行的艾捷克非常相像,也與毗鄰我國的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的吉查克琴和南高加索以及中東各國的卡曼賈琴相似,它們同是起源於公元10世紀的波斯拉弦樂器卡曼賈。據西藏大學藝術系教師、原西藏地方政府達賴宮廷歌舞隊隊長巴桑頓珠稱:在原西藏地方政府保存的有關宮廷歌舞隊的歷史資料中,曾記載著根卡系五世達賴時期(1642年—1682年)與嘎爾歌舞同時從西藏西部的拉達克王國向東傳至拉薩的。據此,根卡於17世紀傳入我國西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根卡被占據
在黑暗的封建社會裡,根卡被上層統治者據為己有,只用來演奏宮廷古典音樂囊瑪”,供他們少數人享用。據說在達賴的儀仗隊中也使用根卡。藏族的古典歌舞“囊瑪”,就是在宮廷古典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初只用一支扎木年伴奏,到了18世紀初第六世達賴後期,已使用根卡參加伴奏。19世紀時,因西藏戰爭頻繁、災荒連年而歌舞蕭條,20世紀初的十三世達賴後期以來,又因“囊瑪”再次衰退,而使根卡瀕於失傳的境地。直到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藏族的音樂工作者才使它擺脫了布達拉宮的束縛,開始走向民間,展示它旺盛的青春。
根卡的演奏
演奏技巧有撥弦、跳弓等,並能奏出和弦。可用於獨奏、重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在藏族古典歌舞和民間樂隊中都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但由於傳統的根卡在結構上有較大的缺陷,不僅音量小,中間的琴弦發音也微弱,只適於在室內演奏。演奏時坐勢,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弦外拉奏,能奏和弦、跳弓和撥弦等。右手有長弓、跳弓、頓弓、碎弓、撥弦等弓法,左手有和音、泛音、顫音、揉音等技巧。用於獨奏、重奏、樂隊合奏或歌舞、藏戲伴奏。

結構

傳統的根卡
傳統的根卡造型非常別致,它和新疆維吾爾族流行的艾捷克非常相像,也與中亞烏茲別克、土克曼、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琴和南高加索以及中東各國的卡曼賈琴相似,它們同是起源於古代波斯的拉弦樂器。
改制的根卡剖面圖改制的根卡剖面圖
根卡的琴箱呈峻罈形,是用一整塊木料車旋而成的,前口小蒙羊皮或魚皮,後口為一較大出音圓孔,外殼繪有藏族風格的深色圖案花紋。琴桿為上粗下細的圓錐體,無指板。琴頭頂端和弦軸頂端都雕成葫蘆形。琴頭、琴桿和琴箱筆直相連,猶如一把帶柄的寶劍插在西瓜上。有3 條琴弦。琴箱底部有一鐵柱支撐琴身,適於席地坐奏。
改革的根卡
改革的高音根卡,全長78 厘米,琴箱和琴桿用色木製作,箱體用16 塊木板拼合車旋而成。琴桿縮短,增加了指板。增大了共鳴箱和皮膜面積,改蒙蟒皮,並在共鳴箱內近後口處設定內皮膜,以增加共鳴,使音量顯著增大,3 條琴弦發音均勻,便於下把位按弦和演奏技巧的發揮。由於琴座改成月牙形,還利於將琴置於腿上坐勢演奏。
根卡的定音
琴弦按五、四度關係定音,常定為e1、b1、e2,有效音域在三個八度以上。它保持著傳統根卡的民族風格和音色,音響宏亮,音色清柔動聽,富有濃厚的高原韻味。適於獨奏、重奏和參加樂隊合奏,或為古典歌舞囊瑪和民間歌舞堆謝伴奏,擅長演奏民族民間曲調和外國樂曲。與它配套的還有中、低音根卡,它們已成為藏族新型民族樂隊中的主要拉弦樂器。

種類

在西藏民族樂隊中,已使用系列根卡樂器,它包括有高音、中音和低音根卡三種,它們已成為藏族民樂隊中的主要拉弦樂器。
高音根卡
1958年,北京樂器研究所姚文林所長,在傳統根卡的基礎上,改革製成高音根卡。全長67厘米,琴箱、琴桿均採用色木製作,琴箱用16塊木板條拼接膠粘後車旋而成。縮短了琴桿,增加了指板,琴箱前口改蒙蟒皮為面,並在琴箱內腔近後口處設定內皮膜,兩皮膜間置有音柱,以增加共鳴,使音量顯著增大。張三條鋼絲弦,用小提琴弓在弦外拉奏。由於琴座改為彎月形,可左右轉動,利於將琴置於腿上以坐姿演奏,它保持著傳統根卡的民族風格和音色特點,音響洪亮、音色清柔動聽,更富有濃厚的高原韻味。??
50年代中期,西藏歌舞團陳大林、張祥生等音樂家,先將傳統根卡用於樂隊演出,後於1963年和1965年先後兩次改革根卡,製作出高音、中音根卡,並廣泛地用於音樂演出中。他們的高音根卡,全長77厘米。琴箱呈橫置的小壇,琴箱前口蒙以蟒皮,面徑12.6厘米,往後漸大,壇底最大處直徑16.5厘米,壇底為木製底板,中央開錐形音孔,外徑5.2厘米。琴桿設有烏木指板,板長35.2厘米。琴頭置三軸,張三條小提琴弦,琴弓用小提琴弓。琴箱下設木製彎月形底座,用金屬桿與琴箱相連。置琴於左腿上坐奏,音色清亮優美,可奏多種雙弦和音。?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有一間改革樂器陳列室,在玻璃櫥窗里,並列著兩支高音根卡。其中一支琴箱呈壇形,箱長13.5厘米,箱壁用色木板條拼粘而成,壇底也用色木製作,箱前口蒙蟒皮為面,面徑12厘米,壇底最大處直徑17.2厘米,底板中央開有一個圓形出音孔,孔徑5.6厘米,改革者在琴箱內腔近出音孔處,設定橫斷面內皮膜,將內腔分為前、後兩腔,前腔的箱壁兩側,各開有由五個小孔組成的花朵狀音窗,兩皮膜間支有音柱,蟒皮的振動通過音柱傳導到內皮膜上引起共振而增強音量。琴頭、琴桿用一整塊色木製成,長67厘米。琴頭為圓柱形,頂端呈葫蘆狀,下開長方形弦槽,兩側置三個弦軸。弦軸花梨木製,軸長13厘米,軸頂亦為葫蘆形。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上窄下寬,其上粘有紅木按弦指板。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馬高2.5厘米。張三條鋼絲弦。琴底設木製縛弦和彎月形木製可調琴座。此琴為1958年北京樂器研究所改革之高音根卡,選料考究,製作精良。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另一支高音根卡,則為西藏歌舞團改革之作。
演奏時,採用坐姿,將根卡豎立於左胸前,琴底的彎月形琴座置於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桿,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均可用於按弦,右手執小提琴弓於弦外拉奏,演奏中琴體轉動較小,主要靠右手運弓調整馬尾擦弦角度。根卡按五度關係定弦,高音根卡常定弦為:d1、a1、e2,音域d1—e3。高音根卡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豐富,右手有長弓、跳弓、頓弓、碎弓、撥弦等,左手可奏雙音、和弦、泛音、顫音、揉音等,凡一般拉弦樂器的弓、指法和換把等,都可用於根卡之上。可以獨奏、重奏、合奏或為古典歌舞“囊瑪”、民間歌舞“堆諧”和藏戲“堆嘎”伴奏,擅長演奏藏族或各民族曲調,富有濃郁的高原風味。較著名的樂曲有:《阿瑪勒火》、《仲巴囊松》和《啥林林薩拉拉》等。
中音根卡
20世紀60年代,中國音樂工作者對根卡進行改革,製成3弦的中音根卡中音根卡定弦為:g、d1、a1,音域g—a2。中音根卡音色柔和渾厚。共鳴箱為半球形,用羊皮蒙面。琴頭和琴桿成直線,琴頭上雕塔式裝飾。弦軸與小提琴弦軸相同。琴桿正面為指板,用小提琴弦。
低音根卡
繼1958年改革製成高音根卡後,姚文林在保持根卡造型風格的基礎上,將規格尺寸放大並改革共鳴箱的結構設計,又研製成功皮面和木面兩種低音根卡。
皮面低音根卡,共鳴箱與高音根卡相同,所異之處是在前口皮膜的裡面裝置了一個皮膜控制器,可以減輕或消除噪音和調整音色;在琴馬與皮膜之間墊有圓形桐木薄板,以擴大琴馬壓力面積和增加皮膜彈性,防止氣候潮濕時皮膜發軟塌陷;在系弦板與皮膜之間塞以圓木球一枚,可加強皮膜的彈性;在共鳴腔四周和後音窗周圍分別開4個~6個花朵形出音孔,以開放音量,減少悶音。木面低音根卡,共鳴箱前口蒙以梧桐木或白松木薄板,板面呈拱形,中央略厚,四周較薄,為使其易於振動發音,在板里四周開有環形凹槽。低音根卡全長150厘米、琴頭長24厘米、琴桿長60厘米、琴箱長26厘米、最大外徑46厘米、前口直徑34厘米、後出音孔直徑22厘米,張四條琴弦。
演奏時,宜採用坐姿,奏者坐於椅凳上,將三腳形可旋轉琴架支於地面,琴體直立於奏者左側。也可採用馬頭琴的演奏形式,將琴箱靠於左腿內側,琴桿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在弦外拉奏,亦可彈奏。音域兩個多八度。音色渾厚優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