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研製基地展覽館

核武器研製基地展覽館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慶祝建州50年之際,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展館日前正式向遊人開放。展館坐落在海北州州府所在地,有"原子城"之稱的西海鎮,這裡曾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武器研製基地展覽館
  • 時間:青海省藏族自治州慶祝建州50年
  • 地址:海北州州府所在地
  • 特徵:有"原子城"之稱
第一個基地,發展與變化,

第一個基地

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
1958年,在以毛澤東周恩來等的決策和領導下,中國軍民在海拔3400多米的金銀灘草原,自力更生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試驗和生產基地--221廠。在此後的30多年裡,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人民解放軍、警衛部隊指戰員,在這塊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區內,艱苦創業,攻克了核子彈氫彈尖端科學技術的種種難關,成功地實現了武器化過程,生產出多種型號戰略核武器。
為了體現中國政府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一貫主張,1987年,中國政府決定撤消221廠。1995年5月15日,基地通過環境整治,達到國家有關環保法規的要求,並通過國家驗收,宣布全面退役。目前基地原址已移交地方政府安排利用,在全世界開創了核武器研製基地化劍為犁的先例。
今日的金銀灘草原,天藍草綠,不時可見吃草的牛羊、牧馬和白色的帳篷。過去生產核武器的原子城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青海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了銘記中國核彈產生的光榮歷史,紀念貢獻了青春甚至生命的基地建設者和研製人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海北州政府在221廠原地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展館,向世人展示中國核武器研製的輝煌歷史。

發展與變化

神秘樓變成展覽館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西海鎮上,有一幢由紅磚砌成的三層樓房,這幢樓房與今天西海鎮上眾多新建的高樓相比略顯低矮、陳舊。不過,這幢樓對我國首枚核子彈的成功研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核子彈的設計、精確運算、科研數據等尖端科技都是出自這裡,它就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科技樓”。如今,這幢樓已改成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展覽館,從這裡人們能從容地了解到中國第一顆核子彈和第一顆氫彈在當時的“最困難時期”“最艱苦的條件下”,是如何研製成功的。
歷史圖片展區歷史圖片展區
昔日對這幢樓的警戒和保密非常嚴格,用“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來形容並不為過,同是在核基地工作的科研人員,沒有特別通行證休想靠近這幢樓半步,即使是同在這幢樓工作的同事,沒有“特批”也不可能進到別人的工作間。在當時,這裡是戒備森嚴的神秘“禁區”。
隨著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全面退役,這幢“神秘樓”已被揭開神秘面紗,向人們展現其真實的面容。
蘑菇雲模型成為展覽的亮點
走進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展覽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聳在展廳右側的兩朵“蘑菇雲”,即中國第一顆核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爆炸時的模型,在“兩朵雲”的右下方,擺放著一顆型號為A2923、按一定比例“複製”而成的核子彈模型。在展覽館裡,這三件“驚世之物”是最能吸引觀眾眼球的展品。
展出的核子彈和氫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模型展出的核子彈和氫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模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成功炸響的第一顆核子彈,在羅布泊的沙漠深處升起的就是這朵“蘑菇雲”。兩年零八個月後的1967年6月17日清晨,中國第一顆氫彈在大漠深處炸響,兩聲巨響至今仍讓中國人揚眉吐氣。這些震驚世界的響聲中,凝聚著成千上萬科技工作者在戈壁灘上隱姓埋名、自力更生的智慧和汗水。
在展覽館的第三展區,有一台看似音樂調頻設備的儀器常常讓觀眾流連忘返,它就是我國首台國產電子管手搖計算機。在當時用它運算一組核彈科研數據,大約需要半年時間,而現在運用當今先進的計算機運算同樣的數據,只需一小時即可完成。雖然這台電子管手搖計算機與現在的高配置電腦無法同日而語,但它也是為成功研製首枚核彈立過赫赫戰功的“功臣”之一。
核子彈模型核子彈模型
如同這台手搖計算機一樣,許多昔日為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立下過汗馬功勞的精密儀器、科研設備,如今已成為展館裡的珍貴文物了。例如,首批從廣西開採來的鈾礦石、音頻振器、精密電錶、防化面具、303型電流測儀器等,都已成為我國首枚核彈誕生過程的見證物。
立下汗馬功勞的“防寒四大件”
在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建設之初,最先進入金銀灘草原戈壁的科研工作者就是從“三頂帳篷”開始起家的,首批“開拓者”在茫茫戈壁灘上憑著三頂帳篷艱苦創業,最終建成了中國“原子城”。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實屬不易,僅是這裡惡劣的氣候,就時常考驗著科研工作者們的身體和意志。
展出的歷史圖片展出的歷史圖片
當時,為了應對那裡的惡劣環境,在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研製進入攻堅階段時,凡參加攻堅戰的科研人員均配發防寒四大件:棉帽、棉大衣、“大頭鞋”和床氈子,這就是至今仍在戈壁灘上廣為流傳的“防寒四大件”。
“我願以身許國!”這是當時參加核試驗的科學家們共同的心聲。在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研製初期,當時正值我國遭遇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更為嚴峻的是1960年蘇方撤走了全部援華專家。在這種嚴峻形勢下,王淦昌、鄧稼先、郭永懷等一大批科學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術骨幹,他們懷著“受命於危難之際”的責任感,從全國各地來到草原戈壁灘上,隱姓埋名、夜以繼日地工作著,最終取得了成功,他們為祖國尖端科技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展出的歷史圖片展出的歷史圖片
展覽館用實物和圖片展示了這一艱苦歷程。
原子城嚴密的保密制度
在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展覽館裡,有一個單獨設立的小展台,陳列著一張“十四組保密守則”,這個守則於1984年6月7日簽訂,“十四組”即為221基地某分廠的第十四組車間。雖然保密守則簽訂的時間已進入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但這份守則卻依然“嚴厲”。“守則”共有七條規定,其中有“嚴守秘密,做到萬無一失。”“不準泄露車間的工作性質、生產能力、生產數量、生產進度。”“無關人員不準進入他人的生產工作場所。”
展廳內陳列的科研工具文物展廳內陳列的科研工具文物
在這張“保密守則”的下方,還展出了幾十種當時“原子城”基地職工及家屬使用過的各種證件,如工作證、出入證、購物證等等,單出入證就有十多種,連家屬出入基地也有專門的通行證。證件上除了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籍貫、工作單位、職務及貼有持證本人照片外,每個證件都寫有一個秘密代碼,如“四”或“22”、“三”等。展館講解員說,這些“秘密代碼”她至今還搞不清,她曾多次問過從基地退休的多名老同志,但老同志們由於早已養成“嚴守秘密”的習慣,他們至今都不願意透露其中的“奧妙”。
“原子城”基地當時保密的嚴密程度,至今在“原子城”流傳著這樣幾件事。上世紀七十年代,海晏縣有一名年輕人參軍來到了221基地工作,他隨戰友先是乘火車走了一天一夜,後又轉坐汽車,然後又步行,走了幾天幾夜最終才到達目的地。他在這裡工作了幾十年,從基地退役後,這名老兵驚奇地發現,原來他工作的地點離他家只幾公里遠。當年入伍時與戰友乘火車、轉汽車繞來繞去都是為了“掩人耳目”,均是出於保密考慮。
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對夫妻同在221基地工作三年,可互相沒見過一次面,誰也不知道對方在什麼地方上班。有一次,夫妻在一條路上相遇了,兩人面面相覷,他們才知道原來夫妻同在一個分廠上班,而且車間相隔才幾十米遠。
“保密非常嚴格,即使同住在一個宿舍里,互相也不知道對方是乾什麼的。”曾在“原子城”基地工作了幾十年的老幹部說,在當時基地里流傳著這樣一個順口溜:“穿一樣衫,吃一樣飯,知道你姓啥,卻不知道你幹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