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腐爛病

核桃腐爛病

核桃腐爛病是一種真菌所致,在顯微鏡下,分生孢子器埋於木栓層下,多腔,形狀不規則,黑褐色,有長頸。春秋兩季為一年的發病高峰期,特別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危害最重。一般在核桃樹管理粗放,土層瘠薄,排水不良,肥水不足,樹勢衰弱或遭受凍害及鹽害的核桃樹易感染此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桃腐爛病
  • 別名:黑水病
  • 病原中文名:胡桃殼囊孢
  • 病原拉丁學名:Cytcospora juglandicola
  • 病原分類地位:球殼孢目
  • 病原類型:球殼孢目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核桃樹,其他果樹
  •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和枝幹
  • :半知菌亞門真菌
症狀,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植保要領,

症狀

主要危害樹幹的皮層。載有數主桿和側枝上的病斑,初期近菱形,暗灰色,水漬狀,微腫起,用手指按壓流出帶泡沫狀的液體,病皮變褐色,有酒槽味。病皮失水下陷、病斑上散生許多小黑點(分生孢子器)。當空氣潮濕時,小黑點上湧出橘紅色膠質絲狀物(分生孢子角)。病斑沿樹幹的縱橫方向發展,後期皮層縱向開裂,流出大量黑水。大樹主幹上病斑初期隱藏在韌皮部,有時許多病斑呈小島狀相互串聯,周圍集結大量白色菌絲層。一般從外表看不出明顯的症狀,當發現由皮層向外溢出黑色黏稠的液滴時,皮下已擴展為縱長數厘米,甚至長達20~20cm以上的病斑。後期沿樹皮裂縫流出黏稠的黑水糊在樹幹上,乾後發亮,似刷一層黑氣。枝條失綠,皮層充水與木質部剝離,隨水迅速失水,枝條幹枯,其上產生黑色小點,另一種是從剪鋸口處發病,沿稍部向下蔓延,或向外一分枝蔓延,枝繞一周,形成枯梢。

病原


Cytcospora juglandicola稱胡桃殼囊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在寄主表皮的子座中。分生孢子器形狀不規則,多室,黑褐色具長頸,成熟後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香蕉狀。

發生規律


菌絲體或子座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核桃樹液流動後,遇有適宜發病條件,產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或昆蟲傳播,從嫁接口、傷口等處侵入,病害發生後逐漸擴展。生長期可發生多次侵染。春秋兩季為一年的發病高峰期,特別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害最重。一般在核桃樹管理粗放,土層瘠薄,排水不良,肥水不足,樹勢衰弱或遭受凍害及鹽害的核桃樹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

1,刮治病斑:一般早春進行,也可在生長季節發現病斑隨時刮治。刮後塗抹傷口。
2,冬季日照較長的地區,冬前先刮病斑,然後塗刷白塗劑,預防樹幹受凍。

植保要領

1、發病期,及時清除病株殘體,病果、病葉、病枝等。
2、拉秧後徹底清除病殘落葉及殘體。
3、對保護地、田間做好通風降濕,保護地減少或避免葉面結露。
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適量灌水,陰雨天或下午不宜澆水,預防凍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