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士館

校士館

校士館,民間稱考棚,是封建科舉制童試之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城當地鄉賢鄭廷榮父子慷慨捐銀24000兩建造校士館,後被毀。現存的校士館是按照慈城縣誌上校士館圖樣重建的。它坐北朝南,占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整組建築為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布局: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大門、儀門、大堂、二堂、挑試所;左右軸線上對稱地建有文場、公祠等,採用傳統工藝的明清建築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校士館
  • 別稱:考棚
  • 作用:科舉童試
  • 占地面積:8000平米
簡介,相關內容,

簡介

慈城校士館代表了一個時代、一個文化的縮影,折射出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全景,為我們及後代了解古代科舉考試制度提供了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場所。校士館曾經是古慈谿縣的驕傲,它是古縣學的考棚,也是慈城歷史上人才輩出的生髮之地。5個狀元、3個駙馬、519名進士、1000多名舉人等,士學名人正是從這裡開始,仕途的前程也正是從這裡考進第一步。
校士館校士館

相關內容

慈城的考棚是可以顯耀的。因為古慈谿的歷史上有過向敏中、袁煒等宰相級的人物5人,有馮岳、張九德等尚書級的人物10人,還有楊文元、桂彥良、姜宸英等學者性的高官多人。在中國1300多年的科舉歷史上,能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人物僅18人而已,而慈城的楊守勤能連得會、狀兩元,可謂與三元文星擦肩而過(鄉試第二名)。中國的考棚歷來是福祿之星的孕育之地,一場考試平步青雲,多少人為之嘔心瀝血。
的考棚也與古慈谿眾多的名人隱士和古書院的人才培養相關。慈城從西周起就有“四皓隱士”之一的大理(官職)黃公聞名於天下(有黃墓渡世代流傳),戰國時最著名的人物為越國名將文種(列入慈城孔廟的鄉賢祠先祖名人牌位),漢朝時有從事王修、孝子董黯等,三國時有吳都鄉侯闞澤、隱士虞喜等,唐宋時有著名書法家虞世南、博士姚登孫等。明清時期更是慈城士學和職官名人集中湧現的年代,並使重教尚文為古城民風,單為進士、舉人的立坊就超過三十座。據不完整的統計,古代的慈谿有過慈湖、德潤等著名書院(相當於現代的學術研究院)近十個,由文化名人、書院人才、縣學生員組成的文化根基,是慈城歷代人才輩出的福音,更是世代家族的開創、承襲之恩澤。慈城的考棚大概起源於宋朝。按照王安石作《慈谿縣建學記》一事來看,慈谿的縣學起源於孔廟的廟學,後來被定為縣辦公學。中國的教育起源本來只是以私塾形式為主的個人家教,漸漸轉化為廣收門客(學派),後來才轉為太學(國子監)、縣學(孔廟)等。隋唐後國家選拔人才實行層層考試的科舉制度,考棚理應由此而生。此後中國的公考學業都從童生做起,進而秀才、貢生資格,相當於現在的國小、中學、大學學歷。慈城的考棚可能是童生和秀才的選拔地方,但慈谿縣在宋時就有15萬人口之多(清朝最多時有30萬),所以考棚的功能級別卻不低。古代要進縣學的生員,先得通過縣、府、院三試合格的童生資格,故有的人到老都通不過三級考試,世上這才有老童生之稱。能進縣、府、州公學的,一律都為秀才資格,也只有取得秀才資格的才能去省城鄉試。秀才鄉試中舉後或考入國子監求學的,同為貢生資格,因為貢生有恩、拔、副、歲、優等五種途徑可以放官,所以一般也稱老爺(社會地位的標誌)。鄉試、會試都是三年一試,功名之難可想而知。慈城歷史上有過很多的舉人坊,說明縣民對中舉的幸運也是很崇敬的。慈谿縣的科考從唐至清曾有千年歷史,而平均每年的中舉比例僅一人而已,約同現代的二十萬分之一體彩特獎。
慈城校士館慈城校士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