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櫟波尺蛾

栓皮櫟波尺蛾

栓皮櫟波尺蛾是櫟類樹木的重要食葉害蟲,屬昆蟲綱,鱗翅目,尺蛾科,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南陽、三門峽、濟源等市。該蟲成蟲呈灰褐色,前後翅外緣線有黑褐色三角形小斑點,觸角雙櫛齒狀,複眼圓形,黑色。以蛹在土內越冬越夏,蛹期9個月。栓皮櫟波尺蛾寄主較雜,主要危害栓皮櫟、槲櫟等櫟類,也可危害野生山楂等樹木。大發生時櫟葉被食一空,狀如火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栓皮櫟波尺蛾
  • 拉丁學名:Larerannis filipjevi Wehrli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鱗翅目
  • :尺蛾科
  • 分布區域:河南省的南陽、三門峽、濟源等市
形態特徵,生物學,防治措施,

形態特徵

成蟲
灰褐色,雄蛾體長7~10mm,翅展20~30mm,前後翅各有3條黑褐色波狀帶(後翅不明顯),前後翅外緣線有黑褐色三角形小斑點7~8枚。觸角雙櫛齒狀,複眼圓形,黑色。雌蛾體較粗,翅退化為小翅,狹長,前翅約為後翅的1/2,翅展5~7mm ,灰褐色,前翅亞基線、外緣線、後翅中橫線處有由黑色鱗片構成的波狀紋各一條。前、後翅外緣、後緣均具整齊的緣毛。體黑褐色,背部有灰黑色鱗片組成的縱紋兩條。足有灰白色和黑褐色相間毛環。產卵器黃色,平時縮入體內。
近圓柱形,長0.8mm,寬0.5mm,表面有縱裂整齊的刻紋。初產呈翠綠色,後漸變為淺綠或紅綠色,孵化前為黑紫色。幼蟲:老熟幼蟲體長23~28mm,黑褐色,腹部第2至第3節兩側有2 個黑色圓形突起。體背有4條黃色或褐色線。蛹:紡錘形,長6.8~10.3mm,寬2.4~3.9mm。初化蛹為淡綠色,漸變為棕黑色、棕紅色,羽化前為灰黑色,有光澤。第六節氣門處有1個大而呈棱形的凹陷。未端呈叉狀。

生物學

河南省一年發生一代,以蛹在土內越冬越夏。蛹期9個月,成蟲於1月下旬開始羽化並交尾產卵,羽化多在13~19時。羽化後1天開始交尾,雄蛾有強烈的性誘現象。 卵多產在樹幹的粗皮裂縫內,很少產在樹冠枝條上,每隻雌蛾產卵170粒,最高達280粒。卵期30~35天,於3月下旬開始孵化,孵化期3~8天。幼蟲共5齡,初孵幼蟲24小時後開始鑽入櫟樹芽苞內取食嫩葉,1~2齡幼蟲危害葉片呈不規則缺刻,4月上、中旬正是4~5齡期,也是危害高峰期,能將葉片吃光或僅留葉脈。危害期長達40 天以上。幼蟲受到振動,立即吐絲下垂,懸於空中,稍停後可沿絲爬回,或藉助風力轉移至另一植株上危害。4月下旬5月上、中旬老熟幼蟲落地尋找疏鬆土壤化蛹,深度一般不超過6cm。
栓皮櫟波尺蛾主要寄主——栓皮櫟栓皮櫟波尺蛾主要寄主——栓皮櫟

防治措施

1.葉面噴藥。栗園、疏林地可採用葉面噴灑2.5%敵殺死5000倍液(或快殺靈)防治,防治效果可達90%以上。
2.施放煙劑。對鬱閉度0.6以上的林分,採用林丹煙劑(或敵馬煙劑)防治,每hm2用藥15Kg,於早晨或傍晚放煙,防治幼蟲,效果可達80%以上,但要注意預防火災發生。
3.燈光誘殺。於7--8月份成蟲發生期,用400瓦黑光燈或200瓦水銀燈誘殺成蟲,每晚可捕殺千頭以上,多者上萬頭。
4.人工防治。幼蟲期組織人力,利用幼蟲被震後,易於墜地的特點,人工震動樹幹,用掃帚捕殺。
5.生物及仿生製劑防治。注意保護利用天敵資源,如捕食性天敵、鳥類,步甲、螳螂及黑卵蜂、舟蛾赤眼蜂等。在幼蟲期噴灑仿生製劑病毒等,如25%滅幼脲Ⅲ號1000倍液,蘇雲金桿菌(BT)1000~2000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