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燒瓷業

民國時期柴窯窯房的構造與布局,與清代的大體相同。窯房屬穿逗式木構架建築。總面積一般為1000平方左右。長度一般為37米,跨度一 般為14米,外檐高一般為7米。木構架所用材料,多為質地堅硬、不易腐朽的樹木。構架一般為3米×3米的方形 柱網,樑柱均為砍去枝丫、削去樹皮的自然軀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柴窯燒瓷業
  • 總面積:1000平方左右
  • 長度:37米
  • :7米
簡介,造型,窯身結構,窯門,窯頭區,大肚區,小肚區,低溫區,掛窯口,余堂,觀音堂,窯底,煙囪,護牆,結構,作用,望火孔,勞動組織,裝窯方法,架設臨時火床,加裝工作,裝設灰溜,裝砌發火孔、除渣孔,裝砌投柴孔,燒窯,燒上半夜,燒下半夜,總結,

簡介

柴窯燒瓷業。工匠們非常巧妙地利用曲木的重心立柱及其彎曲之外形起拱架梁。構架不區形制,恍如一片枯稿的森林,施工製作十分獨特。屋頂坡度一般為4分水,屋面是冷攤的小青瓦,屋面局部升起,用作散熱通風。窯爐所占的面積,約為窯房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除去窯爐所占空間,其餘均屬兩層結構。二樓樓面平窯篷拱腳標高,底層高度一 般為9尺,是存匣、裝坯、開窯取瓷之場地。樓面系用厚約6厘米的木板鋪就,此層主要用作儲存燃料(松柴)。樓面設有—閘口,通過閘口松柴可直接下滑到窯門前。此外,在窯房內,沿窯牆還設有一磚砌台階,供把樁師傅由此登上窯篷觀察焙燒情況。
解放前,柴窯窯爐稱呼頗多:因其所燒燃料為松柴,故稱柴窯;因其為景德鎮獨創,故稱景德鎮窯,簡稱鎮窯;因其形似半個雞蛋覆於地面,故稱蛋形窯;因其酷似半個瓷瓮橫臥於地,故稱瓮形窯;因其外形頗象女人體型,故又有人稱其為女體窯。

造型

說到柴窯窯爐的造型,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種傳說,”說古時候有個皇帝曾下令要景德鎮為他燒造一張瓷器龍床,並限一年內做好,若到期未燒造出來,就要把參與燒造的瓷工全部斬首。可是時間過去了一天又一天,瓷床始終未燒成。一天,把 樁師傅陳德厚的女兒翠芳坐在椅子上歇息,不知不覺便睡著了。忽然,眼前閃出道道金光,一個手持佛帚的白髮老人來到她的身邊,對她說:“若要燒成龍床,辦法有兩條:一是要按女人的身型重建新窯;二是燒龍床時,當窯火燒得旺盛的時候,你必須跳進窯去。這樣,龍床才能燒成。”說完,佛帚一揚,金光消失了。後來,在翠芳的再三要求下,瓷工們才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窯型改成了女人的身型。這一日,大夥將龍床裝入了重建的窯內,正當窯火燒得旺盛的時候,翠芳趁人不備突然衝到窯前,叫了聲“爹爹保重”就毅然跳進了烈火中。後來開窯一看,龍床果然燒成了。翠芳壯烈犧牲了,可瓷工們卻因此而得救了。直到民國時期乃至建國之初,景德鎮燒瓷所使用的仍為這種女人身型的窯爐。當然,這畢竟是個傳說,我們可以不去信它,但它卻生動地反映了古代瓷工的一種愛和恨。
柴窯全窯由窯身、煙囪、護牆及望火孔幾個部分組成,概由窯磚砌成。
紫窯燒瓷紫窯燒瓷

窯身結構

窯身全長18—20米,容積為l60一200立方米,一次可裝燒日用瓷10—15噸。窯身大致分以下幾個部分:

窯門

設於窯身最前端。窯門為滿窯的進口,開窯的出口。每次將窯滿好後,須用磚塊把窯門封住,僅在其上部留一洞(稱投柴口),焙燒時從此洞投柴 入燃燒區。

窯頭區

緊挨窯門的區域稱窯頭區。爐柵及灰坑均設在這裡。爐柵由68隻大器匣缽組成;灰坑前寬後窄,前深後淺,略有坡度。窯頭區為燃燒區。

大肚區

緊靠窯頭區的區域稱大肚區,全窯的最高點和最寬點便在此處。因其緊靠燃燒區,故焙燒時這裡溫度最高,一般在1300—1320℃之間。大肚區內,通常焙燒上等細瓷或高溫顏色釉瓷。

小肚區

位於窯體之腰部。高度,低於大肚區;寬度,窄於大肚區;溫度,低於大肚區,一 般在1260一1300℃之間。小肚區內,通常焙燒普通瓷器。

低溫區

這個區位於窯體之後部。焙燒時,這裡的溫度一般為1170—1260℃之間。此處通常焙燒普通瓷器或低溫顏色釉瓷器。

掛窯口

處窯室與煙囪的交界處,為煙囪底部進煙氣口。

余堂

煙囪底部之空間稱余堂。焙燒時,這裡的溫度一般在1130一l170℃之間。余堂內,通常焙燒土匣或粗瓷。

觀音堂

位於窯背端 穹窿處,因其形似廟堂,故俗稱觀音堂。觀音堂內,通常裝燒用作修窯的窯磚。

窯底

即窯床,為裝燒製品的承載底板)。底板上通常平鋪一層窯磚(或作一層三合土地面),上鋪一層0.2—0.3米厚的紫石英砂(俗稱“老土子”)。

煙囪

煙囪的前壁垂直支承在掛窯口頂蓬上,後壁支承在窯背端牆上,兩側支承在蒸尾牆上,後壁與兩側往上逐漸向中心收縮,囪口呈三角圓形,頗似鋼筆筆尖,尖端背向窯頭。囪壁厚度為8—8.5厘米,稱薄壁囪。囪體底腳大,自重輕,傾斜分層眠砌(磚縫為傾斜平縫),伸出房頂露於室外的部分僅約6.5米。囪的高度,若自地面算起,其高一般為20米以上;若自掛窯口算起,其高一般為18一20米。這種結構獨特的煙囪,具有多種功能:一是可增強煙的抽排能力,當風向改變時,其排煙能力仍可基本趨於平衡。二是當煙氣流量有所 減少時,也可保持適當出口動壓,使流速不致低於允許範圍之下限,可以避免倒灌。三是可以部分地防止因流動體動壓的影響而產生的抽力波動。

護牆

結構

砌於窯身周圍之牆,稱護牆。護牆的寬度一般為2米餘,高度一般為3米餘。護牆與窯身、窯囪周圍的牆間,均留有10—30厘米的空隙,護牆以下的間隙全用砂土填實,護牆以上至護牆面一段,間隙漸次加寬,其間每隔40—60厘米堆疊40—60厘米的窯磚至護牆面,並以鐵條或木柱搭架於各段堆疊窯磚上,再以窯磚散鋪其上,將整個空隙完全閉蓋。

作用

其作用大致有三:
(一)因有不流動而難傳熱的空氣層在此間隙內起保溫效用,可大大減少熱損。
(二)高溫燒成時,窯壁稍有膨脹餘地。
(三)窯身翻修時護牆可免翻動,較為省工省費。
在閉蓋窯身周圍間隙的表面,沿窯天篷再橫置豎堆窯磚l至4層,兩側均以堆至距窯天蓬1米以上為限。堆碼窯磚的作用大致有:兩側堆以等量的窯磚後,兩側弧度對稱的窯天篷可藉以壓迫天篷腳緣,使在高溫燒成時支持天篷脊向兩側下壓的重量,使天篷不致變形;兩側堆以不等量的窯磚,經多次高溫燒成後稍可糾正因砌窯工手法不準而致兩側不對稱的偏差。

望火孔

柴窯一般設有7個望火孔,其中圓形孔4個:1個設在前端的窯頂天篷上,1個設在窯頂天篷的正中,1個設在左側天蓬上,1個設在右側天篷上;另有方形孔3個:1個設在煙囪後壁觀音堂的上部,1個設在煙囪前壁掛窯口背側的上端,1個設在窯囪前端的右側或左側。

勞動組織

柴窯行業內部的勞動組織,是以窯爐為單位進行組合的。每座窯的勞動組織中,通常配有把樁師傅1人(把樁師傅為全窯燒窯的總負責人。其時一個把樁師傅可以同時兼任幾座窯的把樁工作。把樁師傅的報酬是以燒窯的次數計發的,其年收 入一般可以超過一個中等燒瓷業主的年收入);駝坯工1人(負責滿窯、上半夜燒窯及調配全窯所需坯匣;並親自到坯廠組織坯、匣到窯廠 焙燒);加抄工1人(每根匣柱頂端一層匣缽由其擱上);收兜腳工2人(開窯時,當每根匣柱上的匣缽全部端出後,由其把匣柱最下一層匣缽收起來);匣工1人(僅配合收兜腳工乾點活。昔時這一工種均由廠主的親戚擔任,可以吃飯拿錢不幹活,故稱其為穿“黃馬褂”的);打雜工1人(負責挖泥巴、準備燒窯材料等);小火手1人(小火手即剛滿師的工人。按昔時規矩,學徒滿師後還得在窯廠見習—年,見習期間要乾一些看門、燒窯之類的雜活);三夫半1人(負責把柴塊運到窯門口,並協助收兜腳工於些活);二夫半4人(其職責與三夫半同,技術比三夫半差,工資比三夫半低);一夫半2人(其職責與三夫半同,技術比二夫半差,工資比二夫半低);推匣屑工1人。以上工種,除把樁、駝坯、加 杪、收兜腳、打雜、小火手為長做工外,其餘均為“散做”。此外,還設有管事4人。過去,在柴窯燒瓷行業中有“馮、余、江、曹大似天,張、王、劉、李站兩邊”之說,那時,各窯廠的“上三腳”(把樁師傅、駝坯工、加 杪工)是由馮、余、江、曹四姓人把持著的,張、王、劉、李等各姓人只能擔任其他各個工種。

裝窯方法

柴窯裝窯是從窯爐後部裝起的,連煙囪下部也裝以少量的低溫青釉坯胎或琺花釉坯胎,此為其它類型瓷窯所未有的。具體裝法是:在觀音堂及余堂左右邊緣下部的斜出處,裝以磚坯;在余堂中空長約2.6米處,裝以大器匣缽柱八排,1、2排6柱,3、4排7柱,5、6排8拄,7、8排9柱,其高度均高於掛窯口,低於望火孔。不過這些匣柱只在下部20一30個匣缽內裝燒坯胎,上面全是空匣,其目的主要是利用這些匣柱分排 擋住由掛窯口下部衝出的平行火焰,使其轉變通行方向,往上沖升,促其順暢通風;其次是可以作為固體熱源穩定煙囪底部溫度,減少抽力波動。另外,因煙囪斷面積較大,故裝些匣 柱還可以作某種程度的平衡,用以維持動壓控制流速和適應流量。至於利用餘熱焙燒瓷坯和磚坯則是次要的。
當裝好余堂所有匣柱後,即在掛窯口裝以8柱大器匣缽,並在每兩匣柱間留適當空隙,再將匣片蘸上調好的湖泥封閉其上部空隙,僅留下端近窯底的空隙不封,使窯身與煙囪底部隔開。
因各窯的長度及所裝燒產品不同,故各窯所裝匣柱排數及大、小器匣體柱排數的搭配也稍有不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全窯約總裝44—46排;窯前端約襲小器匣柱17—22排,窯後端裝大器匣柱(5寸灰可器匣)10餘排,再裝6寸藍邊三大匣10餘排,兩者總計22—28排。有的窯在此大、小器匣柱之間,裝設口徑中等的匣缽2、3排。如果小器匣缽柱多裝數排,大器 匣缽柱則相應少裝。在前面小器匣缽窯位區域內,每排一般10柱,即以窯身中心線為界,兩側各裝5柱。左側俗稱“起手”,右側俗稱“落手”。正中兩 柱稱“當門”,左方緊靠當門 的一柱稱“起手牆下”,右方緊靠單門的一柱稱“落手四托”,次為“落手三托”、“落手二托”,最後靠前的一柱稱“落手牆下”。而在每柱之內因其上下高低不同又有一種習 慣叫法,即靠腳的一手匣缽稱“重一”(一手為7個高約9.25厘米的匣缽, 全高約64.75厘米。如果系裝其他類型匣缽;以此相當高度推算),面上第二手為“重二”,再往上便是“重三’、“重四”、“重五”……。裝靠窯頂篷的一手又稱作“杪頭”。在後面大器匣柱的區域內,每排所裝柱數則要視窯身的寬窄而定,每排一般裝11柱至14柱。

架設臨時火床

全窯匣柱裝畢,即架設臨時火床。方法是在窯門內的火坑表面,用口徑約19厘米的大器匣缽、重疊的短匣柱,橫直支架構成若干以撐松柴的十字架與若干個通風方格。由於火坑表面之長度僅為其寬度的三分之二,因此須在其寬的一方用3個重疊的匣 柱直架於火坑表面,這樣便空出了4行大空格。同時還需在第一空格的對角線上斜裝一塊耐火磚,俗稱為“棋子”,待火燒至一定階段時即卸除若干個,以增加其通風量。在靠窯身第一橫列的4個空格及靠的第二橫列中央,兩個空格內的耐火磚應平鋪,多在火燒至適當時刻先後卸除。而第二橫列兩旁的各一個空格內的耐火磚則應豎架,燒火時很少取下。在架設火床的匣柱斗接及棋子搭接處,均以匣片塞緊墊平,用黃泥漿糊嚴,最後撒上一層糠灰。

加裝工作

臨時火床設好後,在竅門處還須裝設灰溜門(火坑門)、投柴孔、發火孔、除渣孔等。

裝設灰溜

裝設灰溜的方法是:將製備好的兩腳相距約55厘米(與窯門等寬)的方形鐵板 倒嵌於窯門下部(即火床前),再以窯磚裝砌於方形鐵板背面。

裝砌發火孔、除渣孔

裝砌發火孔、除渣孔的方法是:當灰溜門方形鐵板背面的磚砌至約36厘米高時,再以一方形鐵板仰嵌於已砌好磚層上。接著平鋪一塊窯磚於鐵板底,再依鐵板的兩腳側緣緊接耐火磚的兩端側鋪兩塊窯磚,然後將兩塊窯磚放置其上,形成每邊長約23.4厘米的五邊形,再以大小不一的磚塊填塞縫隙。發火與除渣孔,除發火與清除灰渣時啟用外,其它時間均封閉著的。

裝砌投柴孔

裝砌投柴孔的方法是:從發火孔、除渣孔砌至距火床約130厘米處,再設投柴孔,其砌築方法與砌築發火及除渣孔相同。投柴孔砌好後,續往上砌至距火床約230厘米處時,再並列對稱空出兩個直徑約5寸的圓孔,並將兩個口向外、底向內的5寸匣缽嵌入其中,此即為眼。燒窯時,窯工從這兩個眼顏色的變化即可判斷窯內的溫度。接著在兩眼之上用窯磚繼續往上封砌,直至窯門篷頂為止。最後在整個窯門外從上到下糊一層黃泥,將所有縫隙填平。窯裝好後,即可開始燒窯。

燒窯

燒窯分燒上半夜與燒下半夜兩個階段。

燒上半夜

也稱燒上半段。這一階段,又分3個小階段:一為發火階段。封門以前,在火床的左右及後緣周圍,預先用柴堆成高約1米餘的中空半圓環形圍牆,另以蔑箕盛乾柴l0餘塊,置於火床上,封好窯門。再從發火孔投進引火物,將蔑箕內乾柴點燃。然後從發火孔投進5——8塊乾柴,並打開投柴孔燒火2個小時左右,待窯內前面l、2、3排匣柱略紅,再掩門燒火。至此,發火階段告畢。二為烘坯及燒 氧化焰階段。發火階段完畢時,窯頭區的溫度已提高到600℃左右,煙囪也已開始有效地通風了。從這時起,即可逐步加大火力。這樣燒—段時 間後,煙囪口即開始冒出微微之煙,窯中的火焰也正從前段漸漸延伸到後段。至火焰被拉至掛窯口附近時,窯煙便逐漸變黑變濃。當火焰進入煙囪並冒出濃烈的烏煙時,烘坯及燒氧化焰階段便大體結束。三為燒還原焰階段(這一階段,通過燒還原焰,將坯胎中的高價鐵質還原為低價鐵質,即把氧化鐵還原為三氧化二鐵,使燒出的瓷器呈青白色。這種色澤 ,為景瓷的重要特色之一。)此時投柴量須明顯增多。因鎮窯未設減少通風量的裝置,故除煙囪作用的變化之外,只有靠增加投柴量的方法產生還原氣氛,使窯室前後段匣缽內坯的還原作用漸次完成。窯內還原的狀況可以通過觀察煙囪冒煙的情況來判斷。當囪口冒出“獅子頭煙”時,即說明窯內已進 入全面的還原階段。當煙囪口冒出的煙痕逐漸稀薄,即說明窯內還原焰已進入末期。

燒下半夜

也稱燒後半段。這一階段又分作熱火、速火2小段:(一)熱火階段:當余堂內匣柱已紅5分之3、火苗已超過匣柱頂3一4尺以上時,須將鐵鉤伸入火床卸去前裝的平鋪棋子,以擴大火網通風面積、加強煙囪通風力。各窯卸棋子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第一次卸下4棋子後停兩小時左右再卸下兩棋子的;有分作3次卸的(即每間歇l—2小時卸一次,每次各卸下兩個棋子);也有分作兩次卸的(即僅卸4個棋子);還有分作幾次卸下8個模子的。總之,卸棋子時間的選定,卸塊數的多少,都要視室內溫度上升等情況而定。(二)速火階段。此階段又分為第一次清除炭渣、第二次清除炭渣及熄火3段:⑴第一次清除窯內炭渣。方法是先用小塊柴投燒1次或2次,投柴後,不再用柴塊封門,改用一匣缽(口向內、底向外)嵌入投柴口內,約過5—6分鐘,見匣底暗紅後,即將冷水潑 入火坑內,接著用通鉤將火床上未燒化的柴塊及炭屑全部鉤下,並將冷水灑於其上,再把其移走,然後啟開除渣孔,用通鉤插入,扒清前一、二排匣柱下部直行火路內的炭屑,使其全落於火坑內,再將水潑於其上,然後把它移去。接著將10餘塊乾柴置於已清除炭屑的火床上,封閉除渣孔,用蔑箕盛松樹皮屑數箕,由投柴孔傾 入火床上燃火,仍照常投柴掩門燒,前後大約須8—12分種。⑵第二次清除窯內炭渣。在第一次清除炭渣的前後,每小時投柴總量及每次投柴數量較前均略減少,而每小時投柴的次數卻較前增多,故稱燒速火。⑶熄火前的保溫燒煉。這階段維持窯內等溫 燒l——2時,目的是為了縮小全窯之溫差,使瓷釉熔流而光滑。其燒法是在;定時間內停投時間更短,投柴次數愈加多,每次所投柴量愈減少,而投柴速度則愈快,使全窯的火焰流漸由細嫩而變得有如清水一般。此時,把樁師傅即從煙囪背的看火孔中吐一口濃痰下去,若痰落至窯底呈白光沫而飛散,即說明全窯瓷器已經燒熟。至此,止火停燒。熄火後,經過一段時間冷卻,便可開窯。在一般情況下,整個燒窯時間為18—24小時。

總結

綜上所述,柴窯不僅結構巧妙、容積很大,而且熱效高、燒成時間短,具備了其它各式古代陶瓷窯爐難以兼備之優點。再加上獨特的、井然有序的燒成工藝,使鎮窯不僅能燒成粗精不一的各類瓷器,而且還適應各種傳統色釉尤其是名貴顏色釉產品的燒成。這些,均為其它窯型所難以做到。
當年,各柴窯燒瓷廠家的管理模式一般為:廠主—分管下港採購窯柴管事——管開窯簿的管事——協助管開窯簿、負責量坯入窯及驗收窯柴的管事。
那時候,各柴窯燒瓷廠家對燒瓷燃料(松柴)均看得很重,普遍做到了以下各點:(一)燃料(松柴)進廠要驗收。(二)焙燒時,燒煉工人都能全神貫注窯內的火焰變化情況,凡可少添柴時,都儘量少添;凡可不添柴時,都儘量不添。(三)有的窯廠還經常增加燒窯次數,這樣利用熱窯燒瓷可節省不少燃料。(四)燃燒過的松柴,即變成木炭(俗稱烏煤),這種烏煤,除留少量用於燒窯點火外,其餘全部賣給制坯廠家或居民燒飯、烤火或烘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