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沖舞

柴沖舞又名柴擔舞、柴沖花,起源於常山縣新昌鄉對塢村一帶。舞時以柴刀拍擊柴沖(一種挑柴的竹竿,兩米多長,兩頭削尖)、刀殼,發出一陣陣有節奏的打擊聲,是村民在長期砍柴勞作中形成並積累起來的一種粗獷彪悍的民間舞蹈,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2008年,柴沖舞被列入衢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柴沖舞
  • 別名:柴擔舞、柴沖花
  • 起源:常山縣新昌鄉
  • 屬性:民間舞蹈
  • 非遺名錄:2008年衢州市級
歷史沿革,表演特色,傳承發展,

歷史沿革

據對塢村《王氏家譜》記載:(柴沖舞)“舞之刀、揮之沖、樂而舞之。人可多、又可少、隨而舞之。”對塢村王姓是北宋大臣王介的後裔,元末時芙蓉村的王仲五攜全家遷來此地定居,人丁興旺,繁衍成村。在清乾隆年間,有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山村一片豐收景象。村民興高采烈去山上砍柴時,肩上扛著柴沖,手中拿著砍柴刀,以柴刀擊拍柴沖、刀殼,邊跳邊舞,以此表達豐收的喜悅。

表演特色

後來村民在農閒季節或喜慶節日時,紛紛從家裡拿出柴刀、柴沖聚集在村口的坪地上,用柴刀與柴沖、刀殼拍擊作為道具,擊拍出陣陣強烈的節奏聲,有板有眼跳起舞來。跳此舞時,拍打柴沖發出的特有響聲和著雄勁剛強的節奏,被看作是一樁樂事,久而久之,慢慢地演變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村民在慶賀豐收時跳柴沖舞,在村中發生疫病時也跳起柴沖舞,以期用陽剛之氣驅魔消災,趕走疫病,祈求平安。

傳承發展

上世紀六十年代,省歌舞團曾派人到原芙蓉鄉對《柴沖舞》進行採訪編舞,後因文革動亂未能在省里演出。1996年11月,我縣舉辦民間藝術踩街演出,《柴沖舞》得以展現,受到觀眾好評。
近年,當地政府和百姓都非常重視這項民間舞蹈的保護和傳承,專門成立工作班子,建立《柴沖舞》傳承基地,組建以老、中、青相結合的業餘隊伍,開展業務培訓,並多次參加縣、鄉文藝演出,曾獲全縣民眾文藝會演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