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之芳

柴之芳

柴之芳,放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高安全能源技術與交叉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柴之芳
  • 別名:男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寧波
  • 出生日期:1942年9月 
  • 職業:放射化學家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代表作品:某些核的快中子激發曲線測量、官廳水庫水系保護的研究、京津渤區域環境綜合研究
  • 主要成就: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個人簡介,個人經歷,研究方向,社會兼職,成就榮譽,

個人簡介

196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二系。1980-1982年由洪堡基金資助,在德國科隆大學任訪問學者。
曾先後在美國普渡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核研究中心、荷蘭德爾夫反應堆研究所、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等地任訪問學者或客座教授。1992年晉升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個人經歷

柴之芳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現任蘇州大學醫學部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院長,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 1964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二系放射化學專業。1980-1982獲洪堡基金資助,在德國科隆大學從事核技術及其套用研究。其後,曾在美國Purdue大學, 法國Strassburg核研究中心, 荷蘭Delft大學, ECN能源研究中心, 東京都立大學等地短期工作。長期致力於核技術和核分析方法學的發展,並將其套用於一些交叉學科中,在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中子活化分析鉑族元素豐度特徵,金屬組學,環境毒理學和納米安全性,核爆炸現場快中子譜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現從事核能化學、金屬組學和納米生物效應研究,負責和組織了多項基金委重大研究計畫、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共發表論文440餘篇,其中SCI收錄300餘篇,包括Nature, Nature Nanotechnology, Chemical Society Review,PNAS, JACS, Nano Letter等,中文著作8本,英文5本,在國際重要會議作大會或基調報告50多次。曾任或現任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領銜委員(Titular Member)、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ellow)、 以及其他5個國際學術組織的委員或顧問, Radiochimica Acta, Metallomics等4本國際雜誌的編委。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國家級和部委級獎7項。2005年獲國際放射分析化學核化學領域的最高獎-George von Hevesy獎, 是迄今開發中國家第1個獲獎人。
柴之芳 院士柴之芳 院士

研究方向

長期致力於放射分析化學方法學及其在交叉學科中的套用研究。建立了鉑族元素放射化學中子活化方法,發現了一些與生物滅絕事件有關的地質界線鉑族元素豐度特徵及其多種化學種態,豐富和發展了地外撞擊理論;倡導並建立了分子-中子活化方法,實現了細胞、亞細胞及分子水平的多種微量元素化學種態的研究。還將核方法套用於金屬組學,環境毒理學,納米安全性和核反應快中子譜等研究。

社會兼職

獲2005年國際放射分析化學核化學領域最高獎George von Hevesy獎、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被蘭州大學聘為翠英講席教授,蘭州大學放射化學與核環境研究所所長。
2012年,加盟蘇州大學,現任蘇州大學醫學部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院長。
2018年,被聘請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正式入職該所的核能材料工程實驗室,擔任首席科學家職位。

成就榮譽

獲得國家級獎項4項,省市級獎項3項
1. 1978年,某些核的快中子激發曲線測量;全國科學大會獎,排名4
2. 1978年,官廳水庫水系保護的研究;全國科學大會獎, 排名3
3. 1983年,京津渤區域環境綜合研究;國家科技進步獎 2等獎, 排名6
4. 1988年,核分析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套用;中科院科技進步獎 2等獎,排名1
5. 1991年,鉑族元素豐度特徵研究;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1
6. 1992年,銥化學種態的分子活化研究;美國核學會個人獎。
7. 1999年,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活化研究;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2等獎;排名5
8. 2012年,納米生物安全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2等獎,排名5 (已終審通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