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織品種

中國古代絲綢紛繁的品種足以讓我們後人眼花繚亂。商至西周的織物多為平紋或簡單顯花織物。春秋戰國起,絲織品種逐漸增多,不僅有素織的絹、紗、縞、紈等,也有帶花紋的綺和錦。唐代以後,不僅綾和羅的組織更加豐富,還出現了緙絲、緞、絨和妝花等新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染織品種
  • 外文名:Varieties of dyeing
  • 種類:絹、紗、綺、綾、羅、錦、緞等
  • 說明: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
染織品種,分類方法,印花品種,

染織品種

中國古代文化-中國紡織印刷-染織品種
中國古代絲綢紛繁的品種足以讓我們後人眼花繚亂。商至西周織物多為平紋或簡單顯花織物。春秋戰國起,絲
染織品種
織品種逐漸增多,不僅有素織的絹、紗、縞、紈等,也有帶花紋的綺和錦。唐代以後,不僅綾和羅的組織更加豐富,還出現了緙絲、緞、絨和妝花等新品種。

分類方法

綾羅綢緞是日常生活中對絲織品的通稱,並非一個完整的分類方法。中國古代絲織品種有絹、紗、綺、綾、羅、錦、緞、緙絲等。今天,絲織品則依據組織結構、原料、工藝、外觀及用途分成紗、羅、綾、絹、紡、綃、縐、錦、緞、綈、葛、呢、絨、綢14大類。
1.綾
斜紋組織為基本特徵的絲織品,可分為素綾和紋綾。素綾是單一的斜紋或變化斜紋織物,紋綾則是斜紋地上的單層暗花織物。綾盛行於唐代,其中以繚綾最為著名.
展品:
2.羅
採用絞經組織使經線形成明顯絞轉的絲織物。羅在商代已經出現,在唐代浙江越羅四川單絲羅均十分著名。其中單絲羅表觀具有均勻分布的孔眼——後來稱為紗。
展品:
3.絹
古代對質地緊密輕薄、細膩平挺的平紋類絲織物的通稱。平紋類織物早在新石器時期已經出現,並一直沿用至今,歷代又有紈、縞、紡、綈、絁、紬(綢)等變化。
綢字原寫作紬,指抽繭緒加捻成線織出的平紋織物。清代的綢有江綢、寧綢、春綢、縐綢等,指平紋地或斜紋地上顯花的暗花織物。民國時期,大量的平紋素織物也稱為綢。今天,綢成為絲織品的通稱。
4.緞
經緯絲中只有一種顯現於織物表面並形成外觀光亮平滑的絲織品。緞織物最早見於元代,明清時成為絲織品中的主流產品。

採用挖梭工藝織入彩色絲線的提花織物。根據不同的地組織,妝花織物可分為妝花紗、妝花羅、妝花緞等。妝花始於唐宋,盛於明清,是中國古代絲織品最高水平的代表。
染織品種
5.妝花
中國明清時期用挖梭(俗稱過管)方法織造紋飾的彩色提花絲織物。織錦中雲錦的品種之一。產地在江蘇南京一帶。
6.織金
在不同地組織上再織入金線的織物,出現於唐代,流行於宋元,最為著名的是元代納石失。織金通常要求紋樣花滿地少,充分發揮顯金效果。
7.1 經錦
錦是用彩色絲線以重組織織成的多彩顯花織物,是古代絲織品中結構最為複雜、變化最為豐富的一種。織錦始於西周,唐以前主要採用以經線顯花的經錦
7.2 緯錦
受到西域紡織文化的影響,魏唐時織錦開始使用彩色緯線織出圖案,稱為緯錦。中唐起,緯線顯花成為絲綢提花織物中的主流。
7.3 宋式錦
明清時期,蘇州織錦頗為盛行,其部分花色繼承宋代風格而稱“宋式錦”。宋式錦採用特結經固結顯花紋緯,紋
染織品種
樣多為幾何紋骨架中飾以團花或折枝小花,配色典雅和諧。
7.4 雙層錦
以雙層組織顯示圖案。其組織早在漢唐時期已經出現,明清又重新流行。其圖案均為兩色,正反面紋樣一致,色彩相反。多為中小型的滿地紋樣。
8.絨
全部或部分採用起絨組織、表面呈現絨毛或絨圈的絲織物。漢代出現絨圈錦,在錦上織出絨圈。明清時期的絨有漳絨、漳緞等多種名稱。
9.緙絲
採用通經斷緯法以平紋組織織成。織制時以本色絲作經,用小梭將各色緯線依畫稿挖梭織入,最後不同色彩的緯線間出現空隙,如“雕鏤之狀”,因此又稱刻絲、克絲。緙絲技術出現於唐代,盛行於宋代,一直延續至今。

印花品種

1.直接印花
將染料或顏料拌以粘合劑,並用凸紋版或鏤空版將其直接印在織物上顯花的方法。秦漢時期,直接印花採用型版印花與手繪相結合的方法,以後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2.夾纈
將絲綢夾於兩塊鏤空花版之間,利用花版的緊夾進行防染,解開花版,花紋即現。夾纈始於唐,並盛行於唐宋兩代,明清時期依然使用,多見於浙江西藏一帶。
3.絞纈
染織品種
用線或織物本身將織物扎結後入染,解結成紋,紋樣具有暈色效果。絞纈又名扎染,出現於東晉時期,唐宋時極盛,至今一直沿用。
4.蠟纈、灰纈
蠟纈是用蠟作防染劑進行防染印花的產品。蠟纈又稱蠟染,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的棉布上,似由西域輸入,魏唐間流傳漸廣。由於中原地區產蠟很少,唐代出現以灰代蠟的防染印花,亦稱灰纈,明清時被廣泛用於棉織物,即現今流行的藍印花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